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三百二十一章 文科会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十九年三月初九,清晨。三寸人间

这时候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气温有些泛凉,一大批士子聚齐在京师顺天贡院门前,焦急等待着三年一度科举会试的入场。

即便冻得哆哆嗦嗦,不少士子也还是紧张异常,其甚至有人忘却了周围温度,拿着书籍仍在默背。

不过,在赶考的诸多士子当,却也不乏一些年纪轻轻便学富五车、成竹在胸之辈,夏完淳和瞿昌各自负手站于最前头,看着其余焦虑不已的众人,都是呵呵笑个不停。

“平日不知刻苦勤习,会试临近时如此做法,又有何异,还不如回去种地算了。”瞿昌显然有些看不起这些士子,冷笑着说道。

夏完淳心颇有正义感,道:“昌兄所言差异,天下士子本是一家,既然来此,都是为国效力,怎么能说让他们回乡种地呢?”

“哈哈,我也是说说。”两人朝夕相处了这么久,瞿昌自然知道夏完淳的心思,当下摇头说道:“不过是看不惯这些毫无学识之人还想入朝为官,发发牢『骚』而已。”

夏完淳点点头,虽然没再多说什么,看那样子却也是不置可否。

眼下来京士子大部分都是抱着试试看或者溜缝子的心思,甚至他们还听说,有人已经贿赂了礼部尚书李选,或是一些本和朝廷在职官员有亲戚关系的,都已经有了所谓的“答案”。

正在两人各自互相『乱』想时,一直紧闭的顺天贡院大门从里面被人推开,却是司礼太监李凤翔带着几个同考翰林走出来。

李凤翔先是睨眼看了一眼外头这些士子,才是不紧不慢的说道:“咳咳,杂家是圣钦点的誊录所主官,快开始了,都进去吧。”

士子们连忙点头,纷纷将手书籍留在贡院人手,继而鱼贯而入,进门之后,早有一批太监和贡院人在此按规搜身,为的便是防止考生有“夹带”。

所谓“夹带”,即是把考试的答案或提纲带在身,说白了,是考试带小条的舞弊行为,士子们一一经过搜身之后,才是分批次进入贡院。

贡院的明远楼旁有一棵元代古槐,相传这里是光『射』斗牛的地方,所以时人又叫它“昌槐”,素为京城名槐。

这昌槐的根部生在路东,主干弯曲向西,因而树冠呈在路西,长势如卧龙,相传此槐与考生的运有关。

历次前来顺天贡院参加会试的考生们无一例外都要膜拜,以登龙门,连夏完淳和瞿昌二人亦不能免俗,都在诚心膜拜。

贡院的科考也给附近的胡同带来了繁荣,如出现了售笔纸一条街的“笔管胡同”,有会馆『性』质的旅馆街道“鲤鱼胡同”,因为考生多骑驴进京赶考,又出现了“驴蹄子胡同”这种市井称呼。

其鲤鱼胡同原本是一条小胡同,先叫“老人胡同”,进京的考生没钱的寒门占据了绝大多数,一般都骑驴进京住在驴蹄子胡同。

相传,有一次会试时一个穷考生因没有钱,走着进京只得住到老人胡同的一位老人家,在科考的前三天忽降雨水,胡同地面成河,有大鲤鱼出现,后这位穷考生竟考了第一名“状元”。

从此,老人胡同名气大振,以后考生们又纷纷住到老人胡同,想借运高,胡同也改名为“鲤鱼胡同”,有鲤鱼跃龙门之意。

到了现在这崇祯十九年,经过朝堂议定,有关政策陆续出台,不少私设会馆『性』质的旅馆都陆陆续续被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强令迁到南城,继而在宣武和崇一带又出现很多会馆。

与前者不同的是,这些新出现的会馆多为官办,为前来赶考的士子们提供食宿和一些经济的支持,相当于朝廷资助教育事业。

在贡院至公堂,倪元璐、方逢年、冯铨和张瑞图四名崇祯皇帝钦定的主考官早已落座,其余十几名同考官也是各自摆放桌椅分级落座,整场都显得异常肃穆。

看着众考生拜槐而来,四名主考官计议几句,最后是由张瑞图起身指向旁侧小屋,正『色』道:“本官为陛下钦点此次会试主考,开考之前,有些话要提醒诸位。”

“此次会试,成规如同以往,击鼓为令,点香计时。”

“诸位士子都还年轻,今后还有的是机会,莫要因小失大,铤而走险,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言罢,张瑞图心道自己算是仁至义尽,咳咳几声,继续道:

“本官宣布,此次春闱,正式开始,落座应试去吧!”

士子们纷纷行礼作揖,齐声喊道:“学生知道了。”

话音落定,士子们开始按照之前分配好的座位和场次陆续入座,在他们的考棚之,早有贡院的官员将考试有关用具尽数备齐。

东西也不多,一间考棚,一盆炭火、一支蜡烛,便是全部了,今后的三日,他们吃睡都将在这小小的考棚里。

夏完淳告别瞿昌,寻到自己的考棚,深吸口气,伸手推门走了进去,见到内布置之简略,也是叹了口气,摇摇头坐在位置开始观卷。

他没看几眼,却忽然听到考棚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却是一个誊录所的小太监走过来,用锁头从外面死死锁住了自己的考棚。

这也是考虑到士子之间互相串换答案,使考试无法真实明显的反映出每个人的真才实学,按规矩来说,本来会试规定要连续被关十几天。

一份试卷,士子进去之后,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五六小时肯定会做完,那个时候考试的士子一没书籍可以阅读,二又不像现代那样有手机可以打游戏,那他们做什么?

无非是睡觉、发呆而已。

历史,贡院年年修缮,在永乐、嘉靖、万历三朝时又各自经过一次从头到脚的整改,然而失火之事依旧层出不穷,其一个较大原因,是闲来无事的士子不小心打翻火烛或炭火,从而酿成失火大错。

虽然贡院外处处都有大水缸,但以这个时候而言,一旦起火便很难扑灭,再者说来,贡院九千多间考棚,也并非时时刻刻都有人紧盯,一旦生火,很难第一时间得知。

更何况,因为一次考试让士子们过半个月狭小的牢狱生活也不尽人道。

所以此次会试一个较大的改革便是,三场会试,每场为期三天,结束后士子都可以回去休息准备几日,再来参加下一场的会试。

这样既保证了士子有充足的精力应对考试,又把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

要知道,一旦贡院起火,重建那几十近百万两的白银还是轻的,更为严重的是人员损伤和一些书籍因此而损毁,那种价值是无法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