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风起北方 > 第二卷 一战风第三七一章 利刃出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卷 一战风第三七一章 利刃出鞘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三七一章

利刃出鞘

厦门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还想一个小镇,属同安县管辖。到了去年,也就是一九一五年时,考虑到厦门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外国使领馆在此处较多,以及她通海重要『性』,北京『政府』才将她从同安县分离出来,设立了厦门道,辖晋江、莆田、厦门、大田、思明(大小金门岛)等县。此时的厦门完全是一座岛屿,没有与大陆相连,也还没有称“市”,但城镇规模以及初具形态;临海的巨大地理优势,加上欧美日等国列强在满清时期就在此设有通商据点,所以虽然不是“市”,繁华程度却比福建省会福州一点也不差。据后世资料统计,一九一五年时,厦门(岛)包括鼓浪屿在内已经有人口超过十万,城镇人口在四五万,算是不小的城镇。

唐国谟的第十混成旅大部驻守在厦门岛上,鼓浪屿和大小金门岛只有很少一部分兵力驻扎,那四门七五炮也在厦门岛上,被安排在岛西北的石湖山附近由重兵看护。这里距离厦门岛最靠近大陆的厦门港口和高崎港口都不是很远;西南到厦门港口二点五公里,东北距离高崎港口二点六公里。不管北军是从西北的苏岭、三脚岭、太平山一带渡海攻打厦门港口,还是从最北面的集美方向渡海攻击高崎港口,火炮的调动都比较容易,所需时间都很短。

虽然这样安排了火炮,但唐国谟心下里盘算北军是不敢随意攻击厦门港口的,因为那里可是有不少外国列强,特别是英国人开的公司仓库洋行建筑等,里面可全部都是英国人的东西,北军是不敢轻易攻击那些房屋建筑的。另外列强们在鼓浪屿岛上还有一个公共租界,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丹麦、荷兰、瑞挪联盟、日本等九国先后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如果北军攻击的太猛烈,炮火就可能危及外国公共租界;唐国谟很是希望北军能够去招惹一下这些外国人,到时候自己可以凭借外国人的势力击退进犯的北军。

九月二十七日下午,北军先头部队抵达厦门岛西北的海沧一带,并在最南端的京口村岩山一带集结;部队虽然在集结,但却没有要马上发动渡海攻击的意思。那里虽然距离大屿岛和鼓浪屿岛很近,但海面相对东北太平山方向到厦门港口的宽度要宽很多,最少要宽出一公里以上。从鼓浪屿岛过来距离是近了不少,可那里是外国人的公共租界,他们会允许中国军队随便进入经过吗?答案显是不可能!在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唐国谟和他的一群手下认为这是北军搞的调虎离山、瞒天过海之计,目的是想吸引第十混成旅的注意,最终他们还是会在太平山或者集美地区发起渡海攻击的。

“北军的攻击方向只有这两个位置,有船没有军舰照样无法从海上发起攻击,从大陆方向运送兵员最短的海面路线就是这这处,所以他们在京口岩山一带调集军队绝对是假象,是疑兵”!指着厦门岛一带的地图上的某两个地方,唐国谟煞有介事的对自己的一群部下卖弄着自己的聪明。说实话,和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的兵油子相比,他这个“天津武备学堂”的毕业生确实算得上是凤『毛』麟角,智高一头了。

“镇守使大人,不、省长大人高瞻远瞩,一眼就识破了北军的诡计,到时候打他们一个落花流水,让他们知道我们第十师(孙大炮已经将唐国谟的第十混成旅扩编成师,番号为中央陆军第十师)不是好惹的”。有善拍马屁的立即就送上一顶高帽子,大声夸赞唐国谟的英明;也有一声不吭只在旁边听的;这些不说话的人里面,即有孙大炮从广州派来的,也有厦门日本租界过来的日军参谋人员,是专门协助唐国谟作战的。

听到部下称呼自己为“省长大人”,唐国谟即伤感又满足。他在起事之前,曾经给他的老上司、福建镇守使兼护军使李厚基(唐国谟入闽就是跟随李的第七旅过来的,十四团也是第七旅属下)去过电报,把自己的意思说了一下,希望老上司能够和自己一样响应孙大炮的号召,脱离北京『政府』。要是有李厚基这位福建镇守使在福州响应,那意义可比唐国谟在厦门的效果要好的多;在厦门举事,能够影响到的也就厦门周遭地区,对远一些的福建地方就没有多少影响力。而在福州就不一样,福州是福建省会,是福建第一大城市,也是福建文化、经济、政治和军事中心。作为福建现在实际的最高掌权者,如果李厚基在福州响应,那意味着整个福建都归属了华南国,比起他这个厦门镇守使分量重的多。

可惜李厚基不知是不敢还是不屑,对唐国谟的电报压根就没有回复,让他这个福建“省长”只统治了厦门岛这个弹丸之地,治下也就两三个县,人口不到百万,省长当的是不伦不类,非常尴尬。不过想起孙大炮『政府』对他的承诺,唐国谟随即就恢复过来,并兴奋异常;现在虽然不是『乱』世,但自己有枪有地盘,此刻还有人需求自己,这就够了。不需要自己去主动攻击福建其它地方,只要坚守厦门岛,让华南国的旗帜飘扬在厦门上空,证明这里不属于北京『政府』,自己的目的和使命也就达到了。至于孙大炮想要攻占福州进攻江西和浙江,那就等广东方面的军队到了再说吧!

“诸位还是不要太过于乐观高兴”,一个冷漠的声音不适时宜的众人耳中想起,大家一看,原来是日本军事参谋教官藤野三郎少佐。对于这个一直沉默寡言的日本军人,这里的诸位虽然都不大喜欢,但却不敢轻视,谁叫人家是东洋人呢!不过不敢轻视不代表不能轻视,更不代表在心里面轻视。此时在众人里面,不知道有几位已经在心里面骂日本人的娘了!

“诸位先生、唐君,我刚刚接到(厦门)领事上野先生的消息,一个不好的消息,有数艘大型海船正在厦门外海一带游走。据我们的侦察发现船上运载是北京『政府』的军队,目前这些船只是要南下还是停留在厦门,我们无法判定。另外这些海船全部悬挂美国『政府』的旗帜,我们也无法对其进行攻击和拦截;也如果这些运兵船要登陆厦门岛,我们大日本帝国是无权干涉的,请唐君早做准备”。

藤野三郎少佐话刚一说完,屋里的众人就开始炸锅,“旅...省长大人,这可怎么行,这美国人怎么和北军走到了一起?怀特先生(美国驻厦门领事)先前不是说他们不管我们的事吗!怎么现在就出尔反尔,『插』手起这里的事情来了呢”?这个刚说完,那边一个也马上说到:“省长大人,我们应该去找一找怀特先生,让他出面跟美国那边联系一下,让美国人别管这事”。七嘴八舌的众人议论,让唐国谟很是不满,瞪自己部下一眼,心里面怪这些家伙沉不住气的时候也在埋怨美日两国。这美国人,不是说好不管这事吗!怎么就帮助北军运兵了呢?看来泉州那么的北军肯定也是美国人帮助运的;日本人也是,前几天还拍胸脯保证自己的海军可以挡住北军『政府』的船只,现在就说没办法了?

“藤野少佐,这个...这个,这个我们华南国可是与贵国关系最好,孙总统也是贵国最好的朋友,不是说以后这厦门岛或许就是贵国的地方了吗,美国人的船进来怎么说也算是对大日本国的不敬,贵国应该那个...那个。上野领事难道对此事真的不管了,要不要我给广州方面去个电报,询问一下孙总统的意思”?

“八嘎”!藤野三郎还没有说话,一个身穿和服,一直站立在他后面的日本男子突然开口说话,一开口就骂了唐省长一句八嘎。“你的,什么身份,上野领事的事情、大日本帝国的事情,还需要你来教吗”?藤野三郎瞥了一眼自己的这个跟班,皱了一下眉却没有对他进行斥责。正当他要对唐国谟说点什么的时候,门口人影一闪,进来一个身穿和服日本人,在藤野少佐耳边嘀咕了几句之后又出门离开了,自始至终没有看唐国谟这个省长和他那些“众高级官员们”一眼。

一个外国人,如此随意的进出唐国谟这个省长议会的要地,门口的警卫竟然都没有通报一声,这让唐省长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加上先前又被人骂八嘎,省长的脸『色』顿时也不好看起来。一边的藤野少佐可不会管这些,在那个传话的日本人离开之后,他就大声说到:“诸位、省长大人,刚刚上野领事派人传来好消息,厦门外海的美国船只已经离开了,他们不会对厦门岛造成任何威胁。所以,之前的担忧是多余的,各位眼下就考虑如何对付北面大陆方向的进攻吧”!

厦门外海上的船只,入日本人说的一样,自然是山东陆军第二师的运兵船只;和藤野少佐所说稍有不同的是,他们看到的船只已经是一些北返的空船。船上所搭载的山东第二师官兵,已经在九月六日晚上抵达了惠州大亚湾;在暗影系统当地人员的秘密配合引导下,从大亚湾北面鸡心岛和鸭岛一带下船登陆,两个多小时之后顺利登陆控制了社背沙栏和柏岗沙栏,并很快控制了十三公里之外毫无防备的惠阳县城。稍后第二师兵分两路,一路向北准备攻占惠州,一路向西伺机攻占东莞;地方这两个占领,解决了广州东面的威胁之后,第二师就准备直接杀向广州,与广州湾(湛江)来的“法国舰队”一起从水陆两路包围广州。

也就是这个时间,第一师占领了泉州,开始向厦门岛进发。在此之前,一位携带英国公使朱尔典、法国公使康德亲笔信的商人,也已经进入了厦门鼓浪屿。随后此人又被法国厦门领事葛朗台亲自派人驾驶一艘小火轮离开公共租界,送往对岸的厦门岛英国租界。当天晚上,一艘悬挂英国旗帜、一艘悬挂法国旗帜的的一千吨货船,在夜『色』掩护下开到了太平山、象鼻岩一带。在一阵短暂的忙碌之后,两艘千吨海船又驶回鼓浪屿;在公共租界的法国租界附近海面停留了片刻之后,又往东北厦门岛方向驶去。进入厦门港内港海岸的英国租界之后,这两艘船分别靠岸,从船是下来了两百余人,在岸边稍作整顿后迅速消失在南国的夜风中。

苦练了三四年的山东陆军第一师特战大队今夜登场了,他们的目标就是敌人的炮兵队伍。虽然已知敌军只有四门七五火炮,但精细的方锐师长却不想让自己的部下有任何大的损失,只要能够做到,他希望自己的部下在每一场战斗中都能够毫发无损。这一次面对厦门的第十混成旅,情报中提到敌军有四门火炮,方锐就开始上心,和参谋长韩文清商量着如何将敌军火炮除掉。在商议的过程中,韩参谋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敌军不是只有四门火炮,而是更多,从日本人那里获得了超过四门火炮的支援。于是,解决敌军火炮的问题就被认真的对待了,师特战大队就是解决此问题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