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恐怖灵异 > 大国崛起1857 > 第七百八十三节 日本狮子大开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八十三节 日本狮子大开口

第七百八十三节日本狮子大开口

光绪只能调翁同酥协防天津,翁同酥一介人哪里懂什么军务,加历来不为湘淮集团的军官所喜欢,结果他调来的軍队,根本不肯卖命,气的翁同酥跳脚大骂,却毫无办法,调去一支部队不等敌人来炮了,日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天津城,当年英法联军还轻松。.

翁同酥不等日本打到通州,他自己也跑回了北亰城,他说湘淮军那帮王八蛋不肯卖命,都是李鸿章指使的,要皇帝拿办李鸿章。

光绪皇帝说,此时谈拿办李鸿章什么用都没有,当务之急是赶紧找人抗敌,或者议和,他想让翁同酥去跟日本谈判,但翁同酥宁死不屈,表示他拼了老命也要跟倭寇死战到底,不肯背负恶名去跟日本谈判。

日军步步向北亰逼近,一帮子满清王公大臣急了,他们轮换着去皇帝和皇太后面前哭诉,但慈禧表示自己归政给皇帝了,让他们都去找皇帝。

皇帝那里有半毛钱的办法,一着急也跑去跪求皇爸爸出山了,慈禧这才不情不愿的出来,立刻派人去找李鸿章,告诉李鸿章说,现在不是矫情的时候,在矫情啊,这江山都要完了。

这时候李鸿章看到情势不妙,也不敢在继续拧下去了,但他知道自己出山也没什么好果子吃,所以写了一封奏折,举荐了一个人两江总督刘坤一。

慈禧马采纳了这个意见,调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关内外军务,授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澄和四川提督宋庆为帮办。这几个人,除了吴大瀓是进士出身之外,刘坤一是镇压太平军出身,官至两江总督,曾是曾国藩手下大将,能靠军功打到总督的职位,也只有曾国荃等区区几个人物能够做到,可惜曾国荃几年前死了,不然他倒是最佳人选。宋庆出身淮军,但却不是跟着李鸿章混,主要是在安徽巡抚手下任职,但借着一个安徽人的身份,也能得到淮军的认同。

有这两个精通军务的老将在,很快重整了军纪,湘楚军在通州拦住了日军,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最后是武士道的日军压垮了悍勇的湖南人,单凭民风彪悍已经无法战胜高度组织的现代化軍队了,但他们的表现八旗和淮军要好太多了,他们不但没有跑,还发挥了湘军擅长防守的特点,用机枪大炮大量杀伤了日本人,此战冷静两个月,日军损失了三万兵力,开战以来日军历次伤亡加起来都多。

但此战也让湘楚军损失惨重,遭到重创的湘楚军,此时溃败四野,到处劫掠,甚至还发生了几个王爷从北亰往西逃亡的车驾,被湘军劫持的事情。

此时整个北亰人心惶惶,由于天津被占,往南逃的道路只剩下一条,那是京汉铁路,但人多的都挤不去了。况且听说日本舰队都进了长江,大家也不敢往武汉跑,很多人选择坐车到河南下车,坐不车的,打算往西跑,八旗贵族的传统路线是往张家口跑,去承德避暑,皇帝叫做巡狩。

此时权贵们不但自己想门路跑,他们心里还有太后和皇帝,鼓动太后、皇帝一起跑。

慈禧也有些慌张了,哪里想到倭寇这么能打,怎么都打到京师了,他还想着让小皇帝玩玩,玩够了,知道自己的斤两了,也不折腾了,她该垂帘垂帘,该听政听政,也没有大臣聒噪了,谁想到玩的这么大。

能不跑慈禧当然不想跑,他派人去招呼李鸿章,都这时候了,和谈吧。

李鸿章还是不出山,他主张迁都再战,还举荐翁同酥领兵。

这不是胡闹吗,让大学士领兵,大学士这辈子,除了写章说大话之外,哪有这本事。慈禧知道李鸿章这是有气,要不是翁同酥的弹劾,他也不至于被罢免,现在求着李鸿章了,李鸿章伺机报复。

慈禧也早看这帮帝党不顺眼了,马召开廷议,斥责翁同酥等一干官员盲目主战,误国误民,将翁同酥问罪,处斩。同时趁机打击了一大批帝党分子,包括一些认不清形势,站在光绪一边的八旗权贵。

火速杀了翁同酥之后,再去请李鸿章,慈禧知道,此时除了和谈一条路之外,已经别无办法。八旗是靠不住的,算再招募二十万八旗兵,除了让日本人俘虏之外,还能起什么作用,湘淮军都给打残了,临时招募也来不及。至于分散在各地的驻防八旗和绿营兵,那更没什么战斗力了,只能跟八旗新军烂而已。

所以只能和谈。

请李鸿章出山,官复原职,依然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还加全权钦差,赏黄马褂,什么?已经赏过了,那换洗着穿。

这回李鸿章不再端着了,马出面,跟日本公使谈判。

日本人早想谈了,他们也打不下去了,国内经济濒临崩溃,老百姓饿着肚子,成天的骚动,打赢了这些人肯定欢呼,但打不出结果来,他们总不能饿死。

前前后后已经欠下了英国十几亿债务,能抵押的东西都抵押出去了,关税、铁路、煤矿全都抵押到了英国资本家的柜台,一旦打败,等于把日本卖给了英国。

大清拖着不谈,大清的满朝武继续吃香的喝辣的,日本天皇可都要喝稀粥度日了。

所以日本更急,急的他们都不敢打北亰,生怕打急了,这帮人跑了,没处找人谈去。

日本国内的报纸倒是叫嚣的厉害,要灭亡满清,统治原,但日本政府太明白了,谁能接受日本统治原,至少南方那个恐怖的大明不能同意。

于是他们热情的接待了李鸿章,用日本舰队主力将李鸿章护送到了马关,跟伊藤博谈判。

谈判的时候,为了拉平跟身材高达的李鸿章的差距,伊藤博故意让李鸿章坐着一把低矮的椅子,李鸿章也不在意。

日本人狮子大开口,他们要求满清割让满洲、山东和天津给日本,基本日本占的地儿他们都要,跟他们占地沾边的地方他们也要,不但要地,还要钱,他们以大明跟美国的条约为参照,要求二十亿英镑的赔偿,他们说美国是大国,大清也是大国,这点钱赔的起的。

另外他们还要市场,要特权,要求满清开放芜湖、沙市等地为口岸,要求满清允许日本商人在内地办厂、开矿;要求治外法权,要求占有租界。

几乎洋人这半个世纪从满清身取得的特权,日本一个都不能少,而且要更多。

李鸿章直接傻眼了,山东、天津和东北都割让给了日本,他回去得给人打死。

所以李鸿章拖啊拖,一笔笔账跟日本人算。

伊藤博盛气凌人,告诉李鸿章要么答应,要么继续打。

李鸿章表示自己没有全权,做不了主,日本人则告诉李鸿章,可以随时发电报。

总有一些爱国青年是不想看到本国政府和平的,既然已经打到北亰城了,为什么不占了北亰,占领原,他们还在报纸发表了路线图,占领原有了跟大明争霸国的资本,争霸了国,有争霸全世界的资本。

因此在一些爱国人士看来,和平是万万要不得的,所以一个偶然又必然的事件发生了,李鸿章被刺杀,脸了一枪,竟然没有死。

满清也有爱国人士,大赞杀的好,这种卖国贼该杀,不该和谈,该继续打,只可恨没有杀死。

李鸿章受伤了,开始拒绝谈判,各国使者都来看望,伊藤博登门道歉。

大明使者也来看望他了,告诉了他一个消息,在安徽的乡下,他家的祖坟差点被挖了,还说一旦他签订了过分的条约,他家祖坟肯定被挖,而且他死后都休想进祖坟。

李鸿章压力山大。

英国公使劝说李鸿章尽快签订条约,恢复和平,否则日本很可能打下北京。

李鸿章只得继续谈判,这次日本做出了让步,听说是英国从做了工作,告诉日本人太贪婪了。

日本大量放弃割让土地的要求,不再要求割让整个满洲,只要求割让辽东半岛,不再要山东了,天津也不要,因为天津是列强的大本营,英国告诉日本,除非日本想得罪英国、法国否则不要动天津的心思,日本转而要求割让昌黎县。

赔款,日本也做了大幅度的让步,只要求十亿英镑的赔款,这是原先要求的一半。

特权,倒是没有做什么让步,显然日本要求的越多,列强可以一体均沾,为什么要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