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周王侯 > 第二三五章 兵临岛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海之上,波涛翻涌,巨浪排空。从昨日天黑之后到现在,风力明显已经加强了许多。宁海军水师和王府卫士杭州守军组成的海上大军从攻占月牙岛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连续攻下了六座位于桃花岛西北方向的外围海岛。

这些海岛上的匪兵总数超过八千人,几乎和官兵的数目不相上下。然而他们分散在七座海岛之上,又无法在海面上作战,更无法相互救援,所以,正如事前计划所预测的那般,他们在五六个时辰内被各个击破。在官兵强大的攻势之下,一旦被突破登岛,基本上便宣告了他们的灭亡。

五个多时辰中,海匪八千余人尽数被歼,桃花岛西北方向的障碍被一一清除干净。虽然官兵的损失也不小,登岛作战过程中,官兵死伤千余人,大船也因为风浪之故而倾覆了六艘,船上近七百名士兵葬身大海,但总体而言,这种损失还算能接受。蛙跳战术在攻下了距离桃花岛最近的一座名叫海王岛之后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王府的龙首大船上,虽经过一夜的鏖战,船上的几名领军首领却还面无倦色。特别是小王爷郭昆脸上闪烁着兴奋的光彩。他亲自率人拿下了两座小岛,王府卫士大展神威,沈昙和何超率领的人手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遭受任何的伤亡。郭昆本人手刃了五名海匪头目,此刻他们的首级正血淋淋的装载一个布袋之中,悬挂在龙首大船的桅杆之上。

桃花岛的轮廓已经出现在前方的海面之上,风雨之中,那座巨大的岛屿如一只怪兽伏在海面上。所有人都知道那才是最后的目标,那也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只有拿下桃花岛,杀了海东青,此次剿匪才算大功告成。所以,没有人会在此事懈怠。

一场军事会议迅速的在龙首大船的船厅之中召开了。

“严大人,小王爷。虽然你们都已经知道战况的具体情形,但卑职还是要禀报二位昨夜的战况。从昨晚天黑开始到现在,我大军成功攻占七座海匪盘踞的岛屿,歼灭俘获海匪八千五百余,扫除了桃花岛外围的障碍。我兵马亦有损失,共损失战船六艘,兵马死伤两千余。总体而言,达成了之前预定的目标,且伤亡数字控制在预计之内。”宁海军指挥使宋延平大声说道。

虽然这些情形在座众人尽皆知晓,但再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还是露出欣慰的笑容来。

“好,好。事情如此顺利,教本官都觉得很是意外。林觉此计确实奏效了。此第一大功要记在他的身上。”一晚上因为晕船而呕吐了七八次,此刻面色依旧苍白的严正肃,此刻却看不出半点的颓唐。

“严知府所言不差,林觉的计划确实证明了是有效的,但计划是一回事,关键还是执行计划的人。这一点我倒是觉得小王爷居功至伟。若不是小王爷率王府卫士们身先士卒,激励了全体将士的士气,我想战事也不至于如此顺利。”宋延平笑道。

这种明显的拍马屁的话,没人听不出来。严正肃微笑不语,他知道这些人的习气,战事失利,自然会推诿责任,战事一旦顺利,便开始抢夺功劳。宋延平这话虽不是为自己争功,但却也跟争功并无二致。但此刻正是大战之中,严正肃虽然性子直爽,却也知道此刻不宜多言。

小王爷郭昆脸上冒着红光哈哈笑道:“宋指挥使过誉了,这既非林觉的功劳,也非我的功劳,而是全体将士之功。要说首功嘛,我觉得还是宁海军将士才是。毕竟你们才是主力,而且损失了那么多的兄弟。”

宋建功和何超连忙谦逊表示不能这么说,说一切这是宁海军分内之职责云云的客套话来。

严正肃终于忍不住了,沉声道:“诸位,现在可不是论功的时候,桃花岛还没拿下来呢。那才是我们此次的真正目标。咱们该立刻商议如何攻下桃花岛的办法才是。”

郭昆和宋延平尴尬的咳嗽两声,却也都明白严正肃说的对,此刻论功还是早了些。

宋延平拿出了一张根据林觉的情报绘制的海图和桃花岛的地图展开在众人面前,指点道。

“严大人,小王爷。桃花岛就在十里之外,再过半个时辰,我们便可抵达桃花岛西北方向。若林觉从岛上送来的情报不差的话,那么此岛当有四处登岛的码头。东边的码头首先要予以排除,因为海域狭窄,又在东边的那座小岛的威胁之下。南边是迎风之处,且要绕行十几里,故而也只能排除。我和王副指挥使商议过,最佳的进攻之处便是北边的两座码头。既背风,又海面开阔。在蛙跳战术成功之后,我们进可攻,退则可迅速回到海王岛,可谓是进退皆宜。不知小王爷和严大人以为如何?”

宋延平作为宁海军的指挥使,自然非泛泛之辈。几句话便将登岛地点选择的优劣之处说了个清楚明白。这说明他事前还是做了一番功课的。

“宋指挥使所言不差,岛北的码头应该是最佳的进攻之选。其他的码头可排除,岛北两座码头中选择一处便可。我觉得靠西边的这里好些,似乎地形开阔的多,崖壁也没那么陡峭。林觉这图上标注的箭塔也少些,守卫的兵马也少些。”郭昆指着地图道。

“小王爷,容卑职说一句。此时此刻,除了地形可做参考之外,兵力驻守已经不足为凭。昨晚我们攻占西北诸岛的消息定已经被海东青所得知,现在他定然已经做好了兵马的调配。林觉这图上特意标注了纵横的通道,那说明海匪是随时可以机动支援的。在此情形下,我们无论从何处攻击,遭遇的都有可能是全岛匪兵的防守,这一点需要明确。切不可被这图上标注的海匪守卫的数量所误导。”宁海军指挥副使王锴沉声说道。

郭昆脸上红了一红,神色有些尴尬。但他却不得不承认王锴所言是正确的,自己确实考虑不周。

宋延平看了王锴一眼,心中叹了口气。自己这位副手领军的本事是不错的,但就是有些不通人情世故,两耳不闻窗外事。就算是要提出反对意见,也不知这么直白,而要婉转些的好。这会影响他在小王爷心目中的观感。

“王副使说的没错,小王爷说的也没错。事实上我想的攻击地点正是北岛靠西的这处码头。我的理由除了小王爷所言的地形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海况的因素。诸位应该感觉到了,风力正在加剧,船队已经发生了战船倾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不考虑能否持续进攻的问题。若攻岛不顺,被拖延时间的话,风浪再大些,整个大军便有全军倾覆于海上之虞。选择西北方向的码头,距离海王岛最近。一旦发觉情形不对,我们可以快速撤离至海王岛。比之其他码头的距离,西北方向的码头可节省八里到数十里的距离。可让我们无后顾之虞。”宋延平沉声道。

船厅中一片沉默,宋延平这话在这时候说出来似乎有些不恰当,但这也确实是众人心中的隐忧。昨夜几艘大船倾覆之后,足见在飓风袭来的海面上的危险性。此刻外边浪涛翻涌,巨浪如山涌动着,船队中的每个人其实都心惊胆战。特别是那些老旧的船只,虽经修缮,但面对如此惊涛骇浪,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若是大军倾覆于海上,那可真是一场笑话了。

严正肃沉声开口道:“宋指挥使,大战在即,这种话还是少说的好。未战先言退,这恐不妥吧。本官虽非领军之人,但也知道,领军之将若是不抱死战之心,战事恐难取胜。特别面对的又是一场硬仗的时候。”

宋延平微笑道:“严大人教训的是,但是严大人难道愿意看到一场胜利变成一场失败么?若当真风浪加剧,船只无法承受,难道还要强行进攻?这可是违背天时的。非是我未战言退,我要为这万余兄弟们性命负责。其实也是为杭州负责,为严大人和王爷负责。我等可以死战,哪怕是死在海中,但宁海军覆灭的后果,严大人不会不明白吧。”

严正肃沉吟半晌,微微点头不语。小王爷郭昆更是不会有任何的异议。实际上,宋延平吃准了严正肃和小王爷的心思,他知道,这位知府大人和梁王爷父子之所以同意林觉的建议,那是要赌上一赌。一个是为了自己离任前的政绩,一个是为了改变一些不利的局面。他们希望的都是一场胜利,无论是大胜还是小胜,只需要一场胜利即可。他们绝不希望将已经到手的胜利变成一场惨痛的失败。所以他们绝不会愿意输个精光。

“那就这么决定了,攻击西北方向的码头。诸位当无异议了吧。”小王爷郭昆沉声道。

王锴张了张嘴,但他忽然看到了宋延平严厉的目光,于是忙闭紧了嘴巴。

“以十五艘战船为先锋,强行冲到码头近处抢滩,后续大船便以此为跳板杀上海滩站稳脚跟,再伺机攻上崖顶。这里没有什么花哨可言。但愿林觉能助我们一臂之力,也许能在崖顶制造些混乱也好。虽然以他们的那点人手,恐怕是做不到的。”宋延平沉声道。

“他做不到可不成。所谓里应外合之计,便是要他有所作为。他不是说可以夺下码头的控制权么?只送了一次情报之后便无声无息了。现在我们到了,他却不知在哪里。”小王爷郭昆沉声道。

严正肃皱眉看了郭昆一眼道:“小王爷的要求未免苛刻,林觉在龙潭虎穴之中能活下来已经不易了,提供的情报也很重要。若非他的情报,我们能这么顺利么?更别说整个计划都是他的计划了。我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他的安危,他没消息更有可能是他已经出事了。他若死在岛上,哎,那可真是……哎!”

“知府大人莫要担心,林觉那个人还是有些本事的,当初去龟山岛,没人以为他会活着回来,他还不是生龙活虎的回来了?我相信他不会有事的。再说了,大伙儿都是提着头去干,个人的生死倒也不必多言了。”宋延平道。

“哼,我们提着脑袋干,那是因为我们知道会有所得。他提着脑袋干为了什么?岂可相提并论?说起来,他之所以这么做,还不是因为龟山岛上的事情带来的后患?这件事本府和王爷都有责任。他若是死在岛上,本府将终生不安。”严正肃沉声道。

众人无言以对,不过严正肃的话却也无从反驳。说起来林觉这次来拼命,王府的责任最大。林觉为王府解除了那么大的危机,到头来被海匪追杀时王府却根本没有给他应有的保护。刚才小王爷还说那样的话,听起来确实教人寒心。

“诸位大人,桃花岛到了!”船厅外传来兵士的叫喊声,打破了船厅之中的尴尬。众人齐齐朝船厅长窗之外看去,但见风雨之中,桃花岛虎踞龙盘一般雄踞在前。高高的崖壁之上,来回奔走的匪兵的身影清晰可见。巨浪击打着崖壁的岩石,飞沫如云,气势之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宋延平拱手对郭昆和严正肃道:“小王爷,严大人,卑职要下令攻岛了。”

郭昆叫道:“本人和王府两千卫士愿为宋指挥使差遣。”

严正肃也沉声道:“杭州厢兵一千八百将士听候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