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万历1592 > 一千零八十八 黑阎王与黑无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千零八十八 黑阎王与黑无常

光禄寺里采办食材一般都是官员指派厨子负责。

而厨子接了这个采办的差事,那肯定是拿钱拿到手软。

所以前明京师传闻只要出钱孝敬管事官员,就能进光禄寺做饭拿钱。

那谁孝敬得多谁就能进去,进去了肯定使劲儿捞钱,各种以次充好,做饭的手艺如何并不要紧,以至于三千六百多个厨子愣是找不到能做饭做的好吃的,可见贪污腐败之严重。

于是明朝皇帝吃到的饭特别难吃,底下人吃到的也是一样,更难吃,所以光禄寺的饭难吃在京城都是有名的。

萧如薰登基以后,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烧掉了一批账本,其中就有光禄寺的账本,安抚了一群人的心。

萧如薰也不为难那些光禄寺的官员,安排黑鸩查了查,有问题的大清洗的时候顺手把他们裁掉了,夺了官身和功名,贬为平民,回家种地去,剩下极少数有节操的就留下来继续办事。

里头的厨子也是查的查杀的杀,老大一批被赶走了,只剩下四百多人,之后有需要再行招募。

借此,萧如薰清洗了一下光禄寺,换上了一批他自己从底层提拔起来的新人,把这个吞钱的饕餮的嘴巴给管住,然后管住采购大权,安排专人做了一份统计表格。

专人清点官员和宫中需要吃饭的人和牲畜的数量,按照各自等级规定新的待遇,每日吃些什么喝些什么之类的,定点定时定量采购,最大限度杜绝浪费,节省银两。

每一级的官员都有些什么安排,吃多少东西,什么宴会做什么菜,多少分量,哪都有严格规定,细致规定到了发指的地步,不给底下人乱来的机会。

尤其是各宫自己的支出,前明妃嫔多,各宫都有人住,有自己的小食堂,太子太后也是一样的,萧如薰直接一刀切,不管现在后宫无人,直接规定皇家饭食一应有御膳房负责供应,各宫不准擅开小食堂。

说是这样说,但是萧如薰的皇家一共就五个人。

但是不这样规定不行,毕竟这些支出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萧如薰自己的花费,把内外饮食分开之后,御膳房的费用就是萧如薰自己负担,现在人少,以后人会多起来。

当然,若想贪污,办法多得是,于是萧如薰直接下令中央审计司兼管宫廷内帑支出。

宫廷内外的任何支出费用都要经过中央审计司的允许才能拨款进行,回来还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没有贪污,一旦审查出问题,立刻下狱戴罪。

于是继中央调查司的赫赫威名之后,中央审计司也成了宫里面服务的人员最害怕的一群人。

中央调查司的官员穿黑色官袍,朝廷官员称之为“黑阎王”,中央审计司的官员也随后穿上了玄黑色官袍,被称为“黑无常”,反正都是索命的,只是调查司更狠,能杀人。

钱的支出和记账被中央审计司的人掌控之后,下面无论谁出去采购,都要经过审计司这一关。

厨子拿来光禄寺和御膳房的采购申请向审计司的官员申请钱款,然后拿出去采购,审计司派两个官员跟出去监视。

采购回来还要经过审计司的人的复检,看看买的对不对,够不够,然后登记造册,进入宫廷。

做手脚的机会被压缩到了极致,但是依然有人想要动心思做手脚,以为今朝和前朝一样。

有光禄寺的厨子贼心不死,试图贿赂审计司的官员,表示得到的银子大家平分,结果当场就被拿下交给调查司的黑阎王们处置,当天上午犯的事,下午就被调查司的处刑人员斩了。

斩了之后,脑袋还拿到光禄寺示众,告诫他们不要动歪心思,当场吓晕过去三个人,吓尿了五个。

发生这件事情之后萧如薰非常重视,对厨子的选拔也加强了要求,虽然他自己吃自己的御膳房的小灶,但是光禄寺的饭要是太难吃,被臣民调侃,他也脸上无光。

在光禄寺吃饭的不是宫女内侍之类的,而是正儿八经的官员,比如翰林院和内阁的官员,比如医官教习官等等,这些都是官员,吃得不好出去是要说闲话的。

于是萧如薰下令允许吃饭的官员对厨子进行投诉,觉得哪个菜太难吃了,就向光禄寺官员投诉,可以追究到做菜的厨子身上,两次被投诉就可以被审查到底是怎么进来的,等着治罪。

自此,光禄寺的官员和厨子们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吃饭的人却有了口福。

审计司的官员还翻箱倒柜找资料,专门做了一番统计,计算前明万历年间平均每月宫廷内花在吃上面的钱约莫有一万两千二百二十六两之多,每天约四百二十一两银子用在内廷的吃喝上。

大明的银子可比满清的银子值钱的多,很多老百姓一辈子都没见过银子。

对于平民而言,一般来说五两银子过一年是正常的。

银子的购买力极高,一两银子足足可以买三百七十七斤米,肉食的话,一斤猪肉0.02两,一斤羊肉0.015两,一只大鸡0.05两,一只大鹅0.2两。

等于一两银子可以买五十斤猪肉,可以买六十六斤羊肉,可以买二十只鸡,可以买五只鹅。

这些银子光是拿来买猪肉每天就能买两万一千斤,米能买十五万八千多斤。

这还只是内廷消耗,内廷的皇家和宫女内侍们在吃上面的消耗。

不算光禄寺做的饭菜,光禄寺做的饭菜宫人是没有资格吃的,他们只能自己领禄米自己在宫外做好然后抬到宫里热热再吃。

光禄寺只给有身份的人做饭,比如皇帝皇族,比如一些臣子,在宫里面当差的人之类的,还有逢重大节日,光禄寺要操办宴席,光禄寺所消耗的银两可不比内廷要少。

但是嘉靖以来宫内贵人都不在光禄寺吃饭了。

光禄寺的饭菜那么难吃,是人都知道,起初是没办法,连皇帝都老老实实吃光禄寺的饭菜,更何况其他人?

可后来,从嘉靖开始,皇帝自己带头不吃光禄寺的饭菜,那大部分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谁会去吃?

各宫嫔妃都有自己的小厨房,太后太子公主之类的贵人们也不会去吃难吃的大锅饭,连后来皇帝都跟着太监系统开伙吃饭,足以证明有身份的人根本就不在光禄寺吃饭。

后期在光禄寺吃饭的只有那些刚刚做官没什么关系的小新人和不受待见的老古董。

这样一来,光禄寺所制作的饭食到万历年间已经没什么人吃了,存在感极度下降,逐渐被内廷伙食系统给取代了,内官开始掌控皇家的饮食,然而在消耗上却不见有多少下降。

内廷加外廷算在一起,每月几万两银子如流水一般花没了,可这其中到底是有多少是花到实处的,那还真不好说,就明后期那朝廷上下贪污成风的模样,能有三成被用在实处就很好了。

万历时期,皇帝一天能用掉十六两银子用来吃喝,后来逐步增多,到崇祯时,一天有二十多两银子,还仅仅只是皇帝一人,不算其他皇家贵族,太后妃嫔之类的。

真要算起来,那时候皇家一天用在吃上的怕是不会少于五百两银子。

大秦定鼎,分设御膳房,把皇族饮食从光禄寺的名义负责上也给剥夺了,彻底不和光禄寺玩,之后对原明各大宫内的人员进行清洗。

立国之前,内侍宫女就被沈一贯刷了一批,内廷大清洗之后,又被刷了一批。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五百多内侍和五百多宫女,后来宫中又招募了一批宫女,现在宫中内侍五百多,宫女八百多,加在一起也才一千三百多人,都在内廷系统内的专门食堂吃饭。

皇族人数少,又不在光禄寺吃饭,去光禄寺吃饭的主力人员就成为外廷内廷的官员了,还有新增加的调查司和审计司两司官员数百人。

光禄寺的存在感被大大的削弱了,外廷每月所耗在吃上面的费用较之万历二十五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八十。

内廷也一样,隆武元年四月到八月这五个月间,内廷平均每月在吃饭上的花销不过两千两。

两千多人的内廷,每日不过六十多两银子,比之万历二十五年同时期宫廷内关于吃的支出足足减少了六分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