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科技王座 > 第163章 为什么精度这么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ps:昨天露出破腚了:五六半原型应是sks、德国也没什么g系列、95顶部那是光瞄导轨而不是什么提把(囧),这是作者的失误,经读者指出后已做修正,感谢指点的各位朋友,在此道歉。

关于95,自出生之日就争议颇多,作者不就此进行争论。单就说明一件事:小说中说的可是95-2改进型,这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型号,仅是作者收集军迷观点,做的一点想象而已。所以拿初版95来指责的,实在不好说什么。

……

中科院学部委员乔康盛背着手,笑咪咪地走在军分区精密机械厂精工车间,东瞧瞧、西望望。时不时还停下来,蹲到某样设备前,仔仔细细地观看一阵,趁操作员休息的间隙拉着对方询问一番。

真空电渣重熔炉成功启用之后,大多数专家因单位有事都已先后离去。也有些专家事务没那么繁忙,他们的地位,单位也不好强行要求他们回去,就留在这里,跟军分区的技术人员一起,对真空电渣重熔炉的使用、改进做更深入的研究。

科学家都是些专注本行业务的资深技术人员,对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务感觉比较迟钝。可是再迟钝,接触时间一长,还是发现了许多跟国内不一样的地方。

拿技术研究最重要的实验设备来说,这可是科研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基础。没有高精密度的观测、控制仪器,光靠肉眼、一双手,就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无法从事越来越精细的微观研究

这些设备,在国内都是宝贝疙瘩,没有哪家研究所能够拍着胸脯说装备齐全。一个研究单位有那么一两件进口仪器,那就跟爱护眼珠子一样,宝贝得不得了:专人看护、保养;用一次必须提前多久申请,然后排队;使用前必须不上机培训很久,确定熟练后才能得到使用机会;操作时间严格掐死,超过一分钟都不行;试验中的耗材精确到克,多一点都不批……

但在借用特种合金厂的设备时,他们感到诧异了。

来的时候,他们大致知道,军分区企业的技术部门跟国内大型企业自己就有研究机构,大而全的模式不一样,技术力量相对较弱。大量研究工作都是找相应的研究所协作,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定课题,研究所进行研究验证,本身是没有太多研究能力的。

但在特种合金厂,实验楼里的设备居然好得令他们吃惊。

矿相解离分析仪、金属原位分析仪、高温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拉曼光谱仪……,各种各样在冶金研究所常见和不常见的仪器,竟然一件不少!

由于仪器的标签上虽然贴的生产单位是军分区精密仪器厂,但内部结构还是大家熟悉的国内厂家风格。所以起初专家们还在暗地里笑话军分区打肿脸充胖子,把国内买来的仪器换了个标签,就说成是自己的了。

因而最开始大家只是感慨军分区有钱,舍得投入,并没太多感想。

毕竟国内的仪器质量如何,紧跟精密仪器发展步伐的他们最有发言权:还行,能用,但比苏联的还是要差一些,比少量从欧美买来的进口仪器就差得更多了。

军分区有钱,大家少少羡慕一下,也就罢了。

对于专家们提出借用仪器的要求,军分区表现非常慷慨,积极帮助调整使用时段,把一半的设备时段都拨给了国内来的专家。

但在等待阶段,当他们看到合金厂自己的技术人员,实际使用设备的情景后愤怒了:他们的动作一点都不规范,好多操作流程由于可能损坏设备,在国内是严厉禁止的。而且用着这么好的设备,他们竟然只是做一些非常初级的检测工作,材料的浪费也大得让旁观者怒发如狂。

这些技术人员根本就是新手嘛!

在国内,他们就是想进实验室也会被拒之门外,靠近一步都会被当做破坏分子监视。

特种合金厂有这么好的设备,却是拿来培养新人,这,这,实在是太浪费,浪费到他们这些外人都看不下去了!

可这毕竟是人家自己的私事。人家有钱、任性,就是要拿昂贵的设备、大笔投入耗材来培养新手,专家们再怎么看不顺眼,心里不平衡,也无法干涉。

一些好心的专家干脆就出声,指导他们如何科学地撰写试验流程、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正确操作设备,当起了他们的老师。

在教导过程中,实际使用这些设备以后,他们惊讶了。

这些设备明明是用的国内的内瓤,但测量精度、自动化程度之高出乎意料,丝毫不比他们用过的进口设备差多少!

震惊之下,他们连忙追问这是怎么回事。

特种合金厂的技术人员,对他们的失态完全摸不着头脑。这些技术人员的的确确是百分之百的新手,只有几个技术骨干是从国内聘请。但即便这些技术骨干,也在国内属于二流,才会被打发到了这边来,帮助军分区建立自己的小工业、科研体系,来了以后,接触到的就是这样品质的仪器,初期惊讶一下,很快久而久之就习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对于专家们的询问,这些技术骨干同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大惊小鬼,难道国内没有这么好的设备?

不可能啊,这些设备本来就是从国内科学仪器厂订购,只不过先送到军分区精密仪器厂稍作改进而已,需要那么夸张么?

被对方这么一反问,国内专家也愣住了,猜想自己是不是反应过度。也许国内仪器厂早就有了更好的设备,只是自己不知道,亦或是研究所没有购买。

于是,专家们一窝蜂给国内打电话,把抄下来的设备铭牌、型号报给单位,说这种型号比原来的旧型号好太多了。要求他们向国内厂家询问是否有该型号仪器,有的话一定要买一台。

可是从国内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是查无此事!

不论是北京也好,还是上海、武汉也好,都没推出过这种型号的仪器。他们倒是承接过军分区的订单,按照他们要求对仪器进行局部改造,但也就这样而已,对于改造的目的、用途一无所知。

专家们对其他事迷糊,但在这些与他们研究紧密相连的大事反应可不迟钝,立即明白到,这些仪器都经过军分区有目的的改造,很可能加装了什么配件,从而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

越是这么想,心里越是像猫抓一样。

这毕竟是在人家地盘上,仪器的改进肯定是不可外宣的绝对机密,军分区怎么可能向他们公开?

绝大多数专家还能保守纪律,虽然一万个想明白其中缘由,可还是按捺住了心中冲动。只有极个别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脑子一发热,就跑去提出参观精密仪器厂的请求。事后知道的考察团领导把他们找去狠狠批评了一顿,说他们无组织无纪律,严重违反外事纪律,尽给人家出难题。

这边批评完,谁知道转过背,不料军分区却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欢迎他们在各个企业陪同下自由参观。并希望他们能帮军分区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这可是意外之喜。

得到允许的专家们马上集体出动,在精密仪器厂办公室人员陪同下,参观了他们的制造车间。

去了以后,他们再次受到极大震动。

特种合金厂的厂房建设,在他们看来已经是超高标准了,一点也不像国内冶金企业一样,又脏又乱,各种设备、部件、原料胡乱堆放,几十上百人挤在里面来回走动,把个车间搞得跟收摊时的菜市场一样乱哄哄。特种合金厂的厂房整洁如新,大量使用自动化控制以后,车间里也不需要太多人员,一个班组也就十来个人,各自定岗,显得非常有序。在自动化行车、轨道运输设备的辅助下,就这么点人便能轻松胜任工作。

但到了精密仪器厂,他们才知道什么是小巫见大巫。

精密仪器厂的厂房倒不是多么雄伟壮观,就是简单的钢结构厂房。可是内部管理之严格,哪怕国内最高档次的实验室,也不过如此了

各种超纯净水制造、供应,严格到苛刻的除尘管理,空气洁净保持把颗粒微尘控制到最低,就连光照方向、强度都有一定之规。

为了保证最高的洁净度,坐在生产线的工人甚至穿上了把头脸都蒙在里面的连体服,只透过面部玻璃进行观看、作业!

传动带上,一块块电路板从上千名工人面前经过,所有人都紧张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没有余暇四处张望。完成一项自己的工作,就将电路板放入内侧传送带,送到下一环节,然后又从外侧传送带,拿起下一块进行操作。每个人都有一个工作台,上面有自动点焊设备、显微仪,以及综合测试设备,简直堪比一个小型实验室。

这哪里是什么生产线,简直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实验室嘛!

相比国内精密制造企业,把门窗封一封,加个排气扇,工人穿个白大褂、带个帽子就算是洁净厂房,精密仪器厂的条件简直高到让人发指!

也只有这样高洁净度的厂房,才能制造出如此高精度的科学仪器,众人看过生产线之后,都服气了。

当国内专家们恍恍惚惚地离开车间,偶然发现十几辆载着明显具有国内仪器特征的运输车队经过,他们一下兴奋了。这就证明,军分区的确大批向国内购买了科学仪器,这点没有错。

他们兴冲冲地跟着车队跑,来到库房,赫然发现这里堆放着数以千计的各式仪器,所有的产品铭牌,都清晰标记着国内生产厂家的名称。

这些仪器入库之后,部分马上被转入生产线。

跟着来到生产线,他们看到了让他们气愤又悲凉的场景:同样是超洁净车间,同样是连头服,可是这个车间的任务却是拆卸!他们将从国内购买的仪器来了个大卸八块,把机械部分保留下来,电气部分却全部弃之不用,像扔垃圾一样,丢到一旁的回收箱里。

这就是真相!

原来军分区从国内大批购买科教仪器,是因为自己的加工产能,暂时无法加工大量的精密机械构件,也无法生产诸如科学透镜之类的光学部件,所以才从国内购买。但他们也只需要这些军分区暂时无法、或是产能不足以满足需要的零部件,至于控制电路,从电路板到元器件,全部用的都是军分区自产的!

说句不好听的,就像特种合金厂、精密机械厂一样,在国内和军分区之间,国内企业充当的是初级加工材料、半成品供应者角色。而军分区才是整根生产链条的最终端,负责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环,对从国内采购的初级加工后的材料、半成品,进行深入处理,精加工后做成最后产品,又返销国内或对外出口!

并且为了提高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数字精细分析能力,电路中所使用的处理器数量之多简直是骇人听闻!

只要是能够使用处理器的地方,都采用了相应的修改。视数据处理复杂程度,从最早期的4040到最新款的z80、8086、8088,一应俱全!最新的8086、8088甚至国内都还没吃透,这边已经开始在规模化运用了!

明白了整个流程,他们对于用国内仪器为内瓤的军分区自产仪器为什么精度如此之高、控制之方便、细微调整功能之精细,再无怀疑。

哪怕国内的光学构件稍差一点,但在军分区如此不惜工本的改造下,还不能大幅提升仪器性能,那才是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