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科幻小说 > 明末称雄 > 第419章 绝不姑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三桂欺人太甚!”

“南蛮子这是故意挑衅!”

“王爷,他们这是在太岁太上动土。”

“对,老虎不发威,还当我们是病猫了。”

“吴三桂已经忘记他在义州城下被我们大杀特杀狼狈而逃的时候了吗?”

“干脆杀过去,夺回辽西!”

“打破山海关,杀进北京!”

明军在大年夜突袭镇远堡的消息传回辽河西岸的黑山城内,镶蓝旗的一众将领立即暴跳如雷,一个个全都叫嚣着要立即杀回去。

济尔哈朗坐在那里,面色一样难看。不过他还没失去理智,吴三桂不过是手下败将,为何敢突然出兵进犯?

事情有些反常。

若依他以前的脾气,他肯定二话不说,立即就要出兵。不过自明清议和后,盛京那边就屡次三番的传令下来,让他不管如何,都不能挑起边境争端。甚至哪怕明军挑衅,都要退让三分。

多尔衮给济尔哈朗写信,告诉他如今大清形势极为不利,在遭受了刘继业在辽东一年多的肆虐之后,现在各种严重后果已经显露出来。损失百万人口,汉军旗和镶黑旗的数万人几乎尽没,连盛京周边都被掠夺一空。

而楚军在沿海的侵略,更导致大清损失了无数的田庄粮食。

大清正面临着最艰难的一段处境,粮食紧缺,牲畜大减,兼之现在内部也是矛盾重重。甚至连海西女真、漠南蒙古,等这些势力也有离心之势。

在这种情况之下,是绝对不敢再和明军开战了。

多尔衮写信告诉济尔哈朗,现在万不能与明军开战,而且还得尽量维持当前局面。并且谋划与明开展贸易。

坐为镇守辽河西岸前线的亲王,济尔哈朗对于多尔衮所说的辽沈的种种惨境也是感到震惊。

吴三桂啊吴三桂。

济尔哈朗眉头紧皱,对于这个曾经砍下他一臂的敌国将领,他心里一直含着股怒火。曾经吃过的亏,也让他对这个明将更多了几分警惕。

当初吴三桂突袭,让他损兵千余。还断了条手臂。后来又乘势北上,解锦州之围,围攻义州,他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差点锦州城就破了。

说心里话,他还是承认吴三桂是个很厉害的明将了。

这次镇远堡的袭击,是不是又一次大举进攻的前奏?最重要的是,这究竟只是一场边境的小冲突,还是蓄谋已久的阴谋。这到底是吴三桂一人的意思,还是南朝准备开战了?

南朝的大将刘钧在前年前突然遇刺,然后大明的皇帝随后暴毙,有传言说崇祯和刘钧都是他们大清派出的刺客。当时消息传到清国,盛京上下还十分紧张,都以为这是明人趁机寻找的战争借口,准备要趁机重开战事。

好在后来事情平息下来,明国方面并没有紧抓这个问题。

这半年来。明国的消息也是不断,听说现在南朝当政的是刘继业。这个曾经兵临盛京城下。斩杀他们皇帝的南朝大将,如今都已经是南朝的顾命辅政大臣。

听说刘继业如今执掌南朝国政,正大力裁撤兵马,清除异己。南朝把关外的数镇兵马,合并为关外军区,而吴三桂被免去了辽西提督一职。只剩下广宁提督之职,其舅父祖大寿更是被调往京师,锦州镇在裁并之列。

“把明军进犯之事详细经过再说一遍!”

济尔哈朗从头到尾又听了一遍详细的经过,事情很简单,吴三桂在大年三十夜晚。突然率大军跑到边界的镇远堡下,包围城堡,然后让城堡中的清军交出盘山堡的一队巡逻士兵。在镇远堡清军表示根本没有抓过盘山堡明军,这定是一个误会之后,明军却没有丝毫犹豫的立即展开了攻城。

明军只用了很短时间就拿下了一座坚固的堡垒,他们不但带来了上万大军,而且还动用了数门大炮。在攻破镇远堡后,他们屠光了城里的二百余清军,然后挥兵向东,到达东面的几座清军城堡之下,但这次却与在镇远堡时不同,吴三桂对几座城堡发动了攻击,但仅攻击了半天之后,就主动撤回,最后派兵占据了镇远堡。

越想济尔哈朗越觉得事情清晰起来。

吴三桂是有备而来。

就算真的有一队盘山堡巡逻明军失踪,吴三桂正常的做法也不应当是这样带着大兵突然越过边界打过来,更带着大炮,最后还屠了镇远堡。

盘山堡的巡逻明军,只是一个借口,一个进犯的借口。

就算真是明军失踪,正常情况下也是先派人来交涉,绝不应当是这样大军突袭,还屠堡。

不过想来想去,他又觉得这并不应当是明军全面开战的计划。因为南朝这段时间传出了合并辽西辽东为一个军区,裁撤了锦州镇,并把登莱划归中原军区的消息。

南朝真要再开战端,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还削减了两镇兵马?

而且眼下可不是开战的好时机,现在正是寒冬季节,此时开战,南朝的水师就无法投入,甚至辽东的兵马也难以配合出战。

其它粮饷等也极不利转运。

综合种种,济尔哈朗都认为这绝不会是南朝开战的迹像。

尤其是吴三桂突袭了镇远堡后,却又雷声大雨点下的退了回去。

“王爷的意思难道这次只是吴三桂自己的挑衅之举?可是为了什么呢?”有些将领听济尔哈朗一番分析后,也觉得有些迷惑不解了。

“为了维持他的地位。”有人冷静下来后,也想明白了。“汉人有句话叫养贼自重,在唐王朝之时,有一位镇守北方的大将叫安禄山,他镇守幽州之时,经常故意挑起边衅。以此增加自己的地位。”

“这样一说倒确实有些道理,如今刘继业当权,关外总督是侯恂,此人是刘继业老师梅之焕的弟子,因此可以说跟刘继业算是同门师兄弟,听说其子也与刘继业关系极近。同是复社之人。而关外的提督是秦良玉,此人也与刘继业关系极近,其子、侄都在刘继业麾下为将,她出任关外提督兼宁远总兵官,也是刘继业举荐。”

“而吴三桂移驻广宁,又免了提督之职,其舅父被调进京,锦州镇也在撤并之列。吴三桂此时突然借口挑起边衅,意图很明显。”

“就算是如此。那我们难道就任由吴三桂这样打上门来,还要忍气吞声?”有人不服气。

“我们不能被吴三桂给利用了。”

济尔哈朗头很痛。

他发现就算自己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可也一定帮助没有。

打还是不打?打,固然解气,可却会可能引发明清两国再开战事,而盛京方面却五次三番的提醒过他,千万不能挑起战事,现在大清打不起。

但是不打?就任吴三桂这样欺压到头上来。让人憋屈。

“传令下去,不准报复。不准出击,所有辽河以西的守军都退守城堡固守。我再重复一次,没有我的亲自命令,不许报复。”

一众清军将领面面相觑,可他们都是正蓝旗的,面对旗主的命令。他们这些奴才不敢反对,只能遵守。

诸将退下,济尔哈朗坐在那里叹气,他身边的谋士走了过来,低声道。“主子爷,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咱们若上了吴三桂的当,真要明清重新开战,那么咱们可就顶在最前边了,现在我大清也是矛盾重重,这个时候切不能被盛京给卖了。万一到时他们来个见死不救,或者借刀杀人,那咱们镶蓝旗可就没处喊冤了。”

如今大清几大势力中,就镶蓝旗实力最弱,不得不防。

“立即派人报告盛京,再派人联系旅顺的楚军,跟吴三桂说不通,现在只能期待刘继业脑子是冷静的,别被吴三桂给利用了。”

北京。

这个新年是刘钧在京过的第一个新年,也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一连数天,里里外外,忙个不停,朝中的各项礼仪朝贺,家中的团聚。

赶在年前,刘老爹也带着刘钧老娘和两个妹妹,以及他兄嫂侄子一起入京了。

刘钧恨不得能有个分身之术,好一一应付。

等到了正月初天,算是稍稍轻松了一点,结果就接到了广宁急报。

“乱弹琴。”

看完傅山送来的报告,刘钧一掌拍在桌上。

“拙劣的谎言。”刘钧一眼就看出了这个报告中隐藏的问题,“他吴三桂真当所有人都是傻子?”

整个事件都充满着太多的破绽,刘钧一眼就能看出隐藏在事件中的真相。他倒没想到,吴三桂还有这样的头脑和胆子,居然不惜挑起边衅,以来抵抗他对辽西军的裁撤。

“现在怎么办?”

虽然吴三桂的手段拙劣,破绽太多,可不得不说这招却很实用。如此一来,刘钧若要继续裁撤锦州镇,调祖大寿入京,就有些不太适合了。

“立即给侯总督和秦提督去信,关外各镇兵马,必须保持克制,未有朝廷命令,任何人不得轻启战事。如果他吴三桂要打,那就让他去打,不准关外军区其它各镇出兵支援他,让他打去。”

刘钧一脸怒意,吴三桂的这招确实让他非常不爽,这种反抗,让刘钧很恼火。如果真的引得清军来战,那会让刘钧的许多计划都得做出改动。

“从现在起,停止向锦州镇和广宁镇给粮饷军饷,一块银元一粒粮食也不要给他们,并禁止补给一切军械。我倒要看看,吴三桂到底有多硬!”

“郡王,万一狗急跳墙?”

确实有这种可能。

但刘钧也别无选择,既然吴三桂祖大寿都已经做出了这种选择,为了对抗他的命令,都不惜挑起战事,那么刘钧就算妥协,又有何意义。今天妥协,不再裁撤锦州镇,不再调祖大寿入京。

那么明天吴三桂可能就会尝到甜头,要挟更多了。他要真以为他手上有十万兵马,就能为所欲为,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那样,那就是他自寻死路!”(未完待续。)

ps:感谢睡在你上铺的兄弟、通微之火、小球迷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