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寒门崛起 >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平安练兵,宗宪碰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平安练兵,宗宪碰壁

今日是浙军成军第十日,浙军的兵士山贼土匪出身,自由散漫惯了,连续九日的高强度训练,让他们身心俱疲,每一个细胞都在本能抗议......

不过,有心抗议,无力回天,现实中,他们只能躺平了接受训练的蹂躏。

因为朱平安在第五日就为他们量身打造了训练套餐:队列训练,凡是转错了或者走错了的兵士,一律出列杖刑三下,杖刑后不得休养,仍要继续训练;拳脚、兵器训练,凡是动作出错的兵士,同样出列杖刑三下,之后继续训练,而且每一日,朱平安都会令所有伍长抽签,两伍实战对练,胜利的一伍先行吃饭,失败的一伍不仅要后吃,还要给胜利的一伍洗一天衣服。

除了队列、拳脚、兵刃训练,朱平安还增加了“号令金鼓旗帜”训练。古代不像现代,没有无线电、电话等即时通信工具,想要大军听从指挥作战比较困难,战场上人喊马嘶,声音嘈杂,通过喊话指挥大军不现实,只能通过金鼓等大声乐器及旗帜来指挥,简单来说就是击鼓前进,鸣金收兵,行军旗帜。朱平安除了帅旗之外,还根据明军总体情况,设置了五方五色旗,即前方红色旗、后方黑色旗、左方青色旗、右方白色旗、中方黄色旗,代表前军、后军、左军、右军和中军,举红旗是令前军听令,举黑旗是令后军听令,举青旗是令左军听令,依次依然。旗帜不断连续挥动,代表催促兵士做好准备,旗帜向前挥动,乃是令兵士前进;旗帜向左挥动,乃是令兵士左转;旗帜向右挥动,乃是令兵士右转;旗帜转一圈而向后挥动,乃是令士兵们后退。

像队列、拳脚、兵刃训练一样,号令金鼓旗帜训练中出错了,一样受到惩罚,同样杖刑三下......

如此,以至于浙军兵士训练间隙之余,经常自嘲,他们“竹板饭”吃的最多......

朱平安为浙军量身打造训练套餐,使得浙军兵士自由散漫的属性无从发挥,不会挥还挨板子呢,要是发挥了,轻则屁股不保,重则小命不保。

当然,朱平安也知道劳逸结合、松弛有度的道理,适时给他们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进行思想教育及军歌拉练,同时保证他们的伙食每日都不断荤菜......

军法很严,训练很苦,板子很痛,饭菜很香,浙军兵士痛并坚持着......

在朱平安高强度操练浙军的时候,满怀雄心壮志胡宗宪在现实面前一次次碰壁碰的头破血流。

胡宗宪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打工人,他在离京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时,便立下了一个宏愿:“此去浙江,不平倭寇,不定东南,誓不回京!”他要在江浙,在东南,以倭患为契机,书写他人生的辉煌篇章。

平倭寇,定东南,军事武略乃是重中之重。

所以,胡宗宪一上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巡按辖内各军营卫所。

不巡不知道,一巡吓一跳。不说地方上的军营卫所了,就是应天及附近的军营卫所都令胡宗宪无言无语至极!在来应天前,胡宗宪做过功课,翻阅过应天及江浙兵备档案资料,对于应天及江浙兵备情况摸了一个书面底。按照档案资料记载,应天有可战之兵十二万,然后现实却给了胡宗宪一个又一个响亮的耳光。

胡宗宪第一站巡按的是大校场营,根据档案资料记载,大校场营有可战之兵三万。资料还记载,大校场营训练有素,兵威鼎盛,乃是应天的模仿榜样军。

不过,现实呢。

胡宗宪来到大校场营,发现大校场营的守门兵士松松散散,十个守门兵中有两个是老弱病残,甚至其中一个还是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兵......

“老丈,您这一把年纪了,怎么还当兵啊?”胡宗宪询问道。

“唉,家里没地了,没的收成,还要交粮,我儿得码头扛活挨日子,我替我儿当兵应卯......”白发苍苍的老兵闻言,叹了一口气回道。

胡宗宪闻言,良久不语。

等胡宗宪步入大校场营内后,发现营内的老弱病残现象更严重,一抓一大把,肉眼观察,达到了全军一半还要多,另外还有很多人练兵器都没有,一看就是来军营混日子的。

整个军营都是一片散漫混日子的氛围,晒太阳、聊天、打闹、聚赌......各种休闲娱乐的方式都能在军营内看到,但唯独看不到训练场景。

胡宗宪面色阴郁,请大校场主将击鼓聚兵,足足用了半个时辰才聚齐营内兵士。

胡宗宪带人一番核查后发现,大校场营兵马数目严重不实,与他们上报的纸面人数相比,严重不足,就是加上老弱病残,整个军营也就只有六千八百九十一名兵士而已,比他们上报的人数缩水了近八成。

上报三万人,实际止有六千八百九十一人,亏空两万三千多,空饷两万三千多......

还真是肆无忌惮!!

堂堂京营成了这般地步,兵无战力,将无顾忌,胡宗宪痛心疾首,怒极反笑,“呵呵,大校场营也是京营,京营啊,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老稚疲癃居什之六,徒手寄操居什之二,真是天高皇帝远,太平日久,有恃无恐啊......”

“呵呵,胡大人,有些兵士请假了,故而不在营,还请体谅则个......”

大校场主将张大人呵呵笑着上前,一边小声的解释,一边不着痕迹的塞给胡宗宪一张银票。

胡宗宪推掉了银票,面无表情的目视主将,扯了扯嘴角,“张大人,两万多兵士都请假了吗?!这么巧?!”

大校场主将张大人尴尬的笑了笑,小声道,“可不是有些巧了......”

胡宗宪面色顿时阴沉。

“呵呵,胡大人息怒,其实说实话,不止我军营如此,其他各军也都如此。”

大校场主将张大人干笑了两声,解释道。

“如今倭患日益严重,如此情况,如何御倭?!”胡宗宪冷笑问道。

“自从靖难之役后,咱们应天城可是有百余年未曾碰过入侵了。倭寇宵小也就在乡野肆虐而已,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来咱应天城啊。”

大校场主将张大人毫不担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