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七百八十二章 科举初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境打的火热,从成都到并州,一片混乱的战场,蜀国,汉中,凉国,魏国,吴国都投入大量的兵力,你算我谋,厮杀不停,没有一刻消停的。

然而,在吴国的金陵城,却是考试考的有些火热。

金陵城的科举,读书人的盛宴,悸动各方人心,这么多杰出的读书人齐聚一堂的画面在天下都少见,甚至不少大儒亲赶赴金陵城观战。

要说读书人齐聚一堂,如今无论江东书院还是金陵书院也有这样的场景,金陵书院的学子过万,可不是说说的。

但是科举和书院的情况不一样,敢来参加科举的,多少有些文学功底,大部分都是各地杰出的读书人,这可是精英读书人的大聚会。

这一次科举因为只是一个过渡,是有一批被举荐上来,直接过关进入决赛的学子。

而初考是为了选拔和后面那些举荐上来的学子角落的名单,是为了参加真正科举的名单。

初考维持两天的时间,考题当然不是明朝那种变态到极点的八股文,简单来说,就是主考官宣一个论题,然后考生撰写文章吃货皇后。

没有明文的规定,可自由发挥,这和后世学论文差不多,就是一个论题,然后是表现观点。

这一次初考,第一天的论题是论旧政,第二天的论题是论吴国新政。

虽然吴国的变法已经有一点时间了。如今新政基本上已经开始稳下来了,但是孙权还是想要看看,这些读书人是如何看待新政的发展了。

所谓的吴国新政。是以内阁,军机处,御史台为核心,六部二十四司部为支架的朝堂制度,实行的很好,但是缺点肯定有的。

官吏的位置,九成九都是来自读书人。所以读书人的观点,至关重要。孙权就是想要知道,他们对新政的感觉。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观点,兼听则明。

日落时分。考试已经落幕,这时候一个个学子鱼贯而出,走下了石头山的考场,期间三三两两,开始交流考试的心得。

“这一次考试,论题居然是论朝堂制度,大王的这一个论题真够胆子,也不怕我们在文章上骂他!”

“大王心胸开阔,岂会如此小气!”

“兄台。这一次你考的如何?”

“尚有把握!”

“唉,我就不行了,对于朝堂新政。我并没有过多了了解,所以也写不出好东西来!”

“其实这一次只是初考,真正能上榜的,才能进入真正的科举,和天下英豪论成败!”

“真正的尖子,是被各大书院给推荐进入科举的。他们根本不用初考!”

“其实有初考,已经是大王给我们机会了。我相信,这一次我一定能上榜!”

“……”

上千学子之中,神态各异,有了明显很沮丧,而有的却是兴奋,也有些的流连出自信和傲然。

残阳映辉之下,孙权的身影站在石头山了一个凉亭上,他背负双手,目光看着的一个个走下上的学子,嘴角勾勒起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欣欣向荣的读书人!”

这种情景,和后世高考情景差不多,也是他想要看到的一个光景,可惜,现在他还不能把数学科目放进科举里面。

他把阿拉伯数字变成了权数之后,权数的发展,一日千里,如今不少学院都开设了经理科目。

不过数学想要发展,还要点时间,大汉数百年,传承儒学,在十年八载之中,孙权是扭转不了以儒学为核心的读书人。

“你小子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蔡邕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孙权身边,顺着孙权的目光,有些欣慰的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学子。

“呵呵!”孙权笑了笑:“第一次科举,能有这样的光景,也算是一件喜事吧,爹,你就不要板着脸了!”

老头子对着他,向来板着脸,就好像自己欠他九千八百万,难得看到他的笑容。

“老夫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看到这样鼎盛的光景,读书人之幸运啊仙植灵府!”

蔡邕这时候,老脸倒是没有掩盖他舒爽的笑意。

“爹,这只是一个开始!”孙权豪气的道:“我孙仲谋,总有一天会做到,天下人人不挨饿,天下人人有书读!”

“若是有此一天,老夫死也瞑目了!”

蔡邕闻言,目光烔烔,他这一生,大起大落无数次,很多事情都能看开,即使当年他被孙权强行带回江东,失约于王允,如今他也看开了,唯一的执念,就是就能让更多的人读书。

“爹,你老人家还年轻,可不能说这样的气话!”孙权笑眯眯的道,郑玄如今已经下不了床了,估计过不了今年就会油尽灯枯,他现在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儒,就只有蔡邕了。

“臭小子,老夫我已经花甲之年了,要是在江东书院,还能活几年,也就你这个臭小子敢把我给揪出来。”老头子撇了他一眼,冷哼的道,如今敢这么对孙权大呼小叫的,也只有他这个老丈人了。

“爹,正所谓,能者多劳,我这也不是没有办法了吗?”孙权讪讪一笑,这事情他做的不厚道,连蔡姐姐也有些怨他:“这样吧,爹,你要是培养出一个能抗住教育司的继承人,我三跪九叩的把你送回江东书院养老!”

如今新政刚刚执行,吴国底蕴本来就不大,如果让一个教育司司长的位置,是从下面一步步爬上来,是不现实了。

只能征辟能抗住大旗的人,但是这方面。孙权没有太多的人选。

不要看如今吴国读书人辈出,但是想要找几个能成为朝堂顶梁柱的,还真的没有几个。

“混账。你还三跪九叩,你是在咒老头子我死吗?”

蔡邕这些年已经养成一个习惯,绝对不能给孙仲谋这厮好脸色,因为他每一次总能把自己气的短命好几年。

“口误,完全口误,我这不是表示对你的尊敬吗?”孙权无语,他又说错话了。

“要说能扛住教育司大旗的。老头子心里面倒是有一个人选,就看你这个大王肯不肯割爱了!”

蔡邕瞪了他一眼。才悠然的道。

“说来听听!”

“程道!”

“江东日报主编,程道!”孙权有些意外:“他能行吗?”

“你小看他了吧!”

蔡邕冷笑的道:“要是说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儒,吴国不缺。但是能适应朝堂,能进退自如的人,还真不多,此人无论在知识还是性格方面,都可以适应教育司的职位!”

身在朝堂,身不由己,他领教育司以来,也强迫自己放低了不少脾气,不然根本适应不了宦海这一个环境。

他就算在怎么自持身份。毕竟是教育司司长,在官场,就要适合官场的规矩。教育司终究在内阁和吏部下面,他若是自持身份,很容易得罪人,阎王好斗,小鬼难缠,一个司部的运转。和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想要领导教育司,不仅仅要有知识名望。还要懂得做官,这方面他对程道倒是有些看好。

“我和他商量一下!”

孙权沉吟了一下,才道。

本来他还想要用程道这张牌来开辟一个新闻司,管理日益渐鼎盛的舆论界,现在看来,程道这张牌,留不住了龙血武帝全文阅读。

老头子毕竟老了,他要是看好一个继承人,自己也不能拦着。

————————————————

初试过后,金陵城的读书人开始期待着上榜的名单。

不过成绩倒是没有这么快出来,毕竟成绩要经过蔡邕,蒯良等人的批改还有递交给孙权核实,需要时间。

这一天,御书房之中,孙权在勤奋的梳理各地呈上来的奏书,西境的情况变幻莫测,打的火热,但是如今和他都没有太多的关系。

他也没有必要一心把自己心思都在算计在他们的身上,一国崛起,绝非靠着算计他们的实力而强大,最重要的终究是自己的强大。

只要吴国足够强大,他可以横推中原,扫平天下。

所以趁着西侧乱战的时间,他刚好用可以清理一下吴国内政,今年的官吏考勤的时间到了,吏部开始对官吏进行考勤。

“元叹,这一次考勤,孤打算和他们新账老账一起算,吏部肯定要得罪人了!”

孙权抬头,看了一眼站在书案之前的顾雍,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吏部尚书顾雍闻言,面容有些苦涩,不过他也有心理准备了,他笑了笑,道:“变法的时候,我们求稳,所以很多官吏虽然明知道有问题,但是他们的位置也没有动,今年的考勤,大王想要大动干戈,微臣也明白!”

考勤司是二十四司部之一,负责官吏考勤,如今已经开始组成一个个考勤小组,赶赴各地,这一次他心中明白,孙权就是利用考勤的机会,把旧的那一批老油条官吏给替换下来。

“你可扛得住!”孙权问道:“要知道,这些官吏,背后都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他并不想要大动干戈,不过该换下来的,也不能姑息,为官者,万民之生机,他不得不谨慎,只有官吏清明,百姓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

“大王请放心,吏部主持官吏的升降,当做到公平公正,这一次,无论谁来说情,都不好使!”顾雍冷冷道。

他可还想要进步,自然不想在这事情上给孙权一个不好的印象。

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乃是如今朝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张昭早晚要退,不管周瑜这个户部尚书,还是自己这个吏部尚书,都盯的很紧。

周瑜以张昭的对立面来竞争,而自己以张昭的继承者来竞争,但是这个前提是,必须要把自己事情做好。

“这事情,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考勤,孤要撤一批人,不管县令还是郡守,包括六部,二十四司部,只要尸位素餐的,该撤了还是要撤,这也算是为了震慑朝堂,焕发点新活力,不要让他们以为自己屁股下的那张椅子做的有多稳,当然,也肯定会遭受一些人的反弹,你和御史台合作吧!”

孙权建议的道。

“大王的意思,用考勤的成绩和御史台同时发难!”顾雍目光一亮,这一来,自己倒是能能松一口气,有御史台扛锅,他得罪人就少了不少。

“张纮的御史台自从变法以来,有些沉默,恐怕也需要一个立威的机会!”孙权微笑的道。

“微臣知道怎么做了!”

顾雍点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