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重生高三:科技霸主归来 > 第204章 AI 心理疗愈师,抚平战争创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4章 AI 心理疗愈师,抚平战争创伤

新世界的重建如火如荼,城市焕发生机,科技日新月异。然而,在物质废墟被迅速抹平的同时,战争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却并未随之消散。

失眠、焦虑、恐惧、应激障碍……无数亲历战争的人,包括士兵和平民,都在默默承受着无形的痛苦。

传统的心理干预手段,面对如此庞大且复杂的群体性创伤,显得杯水车薪。

就在这时,一种新型的“医生”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AI 心理疗愈师。

这是未来智能在苏晚晴主导的 AI 公益部门推动下,结合“风 AI”的情感理解能力、庞大的心理学数据库以及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出的全新解决方案。

欧洲,某战后重建社区心理服务中心。

一位名叫卡尔的老兵,正坐在一个舒适的房间里,戴着轻薄的 VR 眼镜。他曾是一名坦克驾驶员,在“暗影”之战中目睹了太多惨烈的场面,战后患上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夜不能寐,时常被噩梦惊醒。

此刻,他眼前的景象并非狭小的房间,而是一片宁静的湖畔。阳光温暖,微风和煦,耳边传来舒缓的引导语,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

“卡尔,放松……你现在很安全。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声音,来自 AI 心理疗愈师“聆心”。它没有实体,却能通过分析卡尔的生理数据(心率、皮电反应等)和语言模式,精准把握他的情绪状态。

“我……我看到……” 卡尔的声音有些颤抖,VR 眼镜中的画面开始根据他的情绪反馈, 巧妙地进行切换。原本宁静的湖畔,远处隐约出现了战场废墟的影子,但非常模糊,并且被一层柔和的光晕包裹。

“聆心”没有强迫他回忆,而是引导他:“那只是过去的影像,像褪色的照片。你现在在这里,在安全的湖边。感受阳光的温度,听听水波的声音……”

通过 VR 场景的构建和 AI 的精准引导,“聆心”帮助卡尔在安全的环境下,逐步面对、处理那些创伤记忆,而不是被它们淹没。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房间,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正在“聆心”的陪伴下,通过全息影像,与根据她记忆和描述生成的、栩栩如生的孩子虚拟形象进行“对话”。

这不是为了制造幻觉,而是 AI 采用的一种名为“空椅子疗法”的变种,帮助这位母亲梳理情绪,表达未曾说出口的爱与告别,最终达成内心的和解。

除了个体化的 VR 疗愈,AI 心理咨询服务也通过各种终端普及。

任何人都可以匿名接入“聆心”系统,进行实时的文字或语音咨询。AI 能够 7x24 小时在线,提供耐心、专业、且绝对保密的心理支持。

它能理解倾诉者的痛苦,分析问题的根源,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放松训练,甚至能在识别到自杀风险时,第一时间联动相关机构进行干预。

起初,人们对 AI 能否胜任心理疗愈工作持怀疑态度。

“冷冰冰的机器怎么可能懂人的感情?” “跟 AI 说话?太奇怪了吧!”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涌现,怀疑逐渐被认可和感激取代。

相比人类心理医生,AI 疗愈师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绝对耐心与保密: 它不会疲惫,不会带有个人偏见,能永远保持耐心倾听,并且严格遵守保密协议。

全天候可用: 随时随地提供服务,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个性化方案: 基于大数据和个体情况,能生成最高效、最匹配的疗愈方案。

消除病耻感: 很多人不愿向人类袒露内心创伤,但面对 AI,他们更愿意放下防备。

《全球战后心理健康白皮书》发布,数据显示,在 AI 心理疗愈系统普及的地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显着下降,民众幸福感指数明显提升。

“AI 不仅能重建我们的家园,还能治愈我们的心灵。” “感谢林神,感谢未来智能,科技真的可以向善!” “我的儿子终于能睡个好觉了,‘聆心’救了我们全家!”

网络上,类似的评论随处可见。

林风看着这些报告和评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正是他创办未来智能,发展 AI 技术的初衷之一——不仅仅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是要让科技服务于人,提升人类的福祉,弥补世界的创伤。

AI 心理疗愈师的成功,再次证明了科技向善的巨大潜力。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关于 AI 能否真正“共情”、过度依赖 AI 是否会削弱人类自身的情感能力等讨论也从未停止。

但无论如何,在这个新世界的黎明,AI 正如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无数被战争阴影笼罩的心灵,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