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3日上午,魔都汤臣别墅的智能大门缓缓开启,冬日暖阳透过量子镀膜玻璃洒进1000平的客厅。29岁的陈赫慵懒地躺在量子按摩沙发上,面前的全息茶几自动升起一杯冒着热气的美式咖啡。他滑动着星达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最新剧集《量子纪元》的播放数据——上线三天,全网播放量突破15亿。
“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陈赫对着正在调试360度拍摄设备的机械臂喃喃自语。半年前,他因十部爆款电视剧的出色表现,获赠了这座配备无土栽培系统与光伏电网的智能别墅。更让他惊喜的是,别墅地下一层的私人影视工作室,配备了星宁最顶尖的量子拍摄设备,AI导演系统能实时根据他的表演风格调整剧本。
“赫子,准备试镜了!”别墅外传来熟悉的声音。陈赫的表叔——着名导演陈凯歌,正带着一群工作人员走进来。量子幕墙自动切换成虚拟摄影棚场景,机械臂迅速调整灯光与机位。“这次是部家庭伦理剧,”陈凯歌调出全息剧本,“不过我们要尝试用量子技术呈现‘记忆回溯’的特效,每个闪回镜头都用量子粒子流来表现。”
陈赫起身时,手机突然震动。星动短视频弹出推送,是他大学同学兼好友朱桢的新动态。视频里,朱桢在自己的别墅工作室兴奋展示:“兄弟们!跟着赫子签约星宁,果然没错!”画面扫过满墙的奖杯与正在自动剪辑的量子工作站,“我刚成立的工作室,首部网剧就拿到了5000万投资!”评论区里,其他被签约的朋友纷纷留言:“等我新剧上线,咱们组团直播庆功!”
此时,陈赫的母亲——国家一级话剧演员胡小玲,从二楼走下旋转楼梯。智能管家自动递上她的专属智能披风,内置的纳米传感器能根据情绪调节温度。“妈,您不是说要给年轻演员讲讲传统表演?”陈赫笑着指了指全息会议桌,“今天正好有几个新人来试镜。”胡小玲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科技再发达,表演的根基还是不能忘。”
试镜开始,五位新人戴着神经感应头盔走进拍摄区。AI导演根据他们的基础数据,自动生成适配的试镜片段。陈赫坐在一旁观察,突然叫停:“小李,你刚才的哭戏情绪太浮于表面。”他起身示范,量子摄像机立即捕捉到他眼中泛起的泪光,“记住,真正的表演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情感的共鸣。”
休息间隙,陈赫带着表叔参观别墅的“家庭记忆博物馆”。全息投影中,泛黄的老照片化作动态影像:幼年的陈赫在话剧后台模仿母亲的表演,少年时期与表叔在片场的合影,还有他拿到第一个影视奖项的珍贵画面。“这些老物件,现在都成了数字遗产。”陈凯歌感慨地抚摸着虚拟相框,“但亲情和艺术的传承,永远不会变。”
傍晚,别墅的智能厨房自动准备了团圆饭。无土栽培的有机蔬菜、量子保鲜的澳洲龙虾,搭配着胡小玲亲手调制的酱料。餐桌上,一家人讨论着行业变革。陈赫的父亲——资深编剧陈祖昭放下筷子:“现在的年轻人创作太依赖AI,却忘了故事的灵魂在于生活。”他转向陈赫,“你新接的那部科幻剧,记得多融入些人文思考。”
深夜,陈赫独自坐在工作室。他调出星宁影视的分红数据——仅去年一年,他个人财富增长至16.9亿,而旗下工作室的年轻演员们,也通过流量分成实现了财务自由。窗外,魔都的霓虹与别墅的量子灯光交相辉映,他打开星动短视频,发布了一条日常:“从话剧舞台到量子片场,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对艺术的热爱。感谢星宁,让每个梦想都有绽放的可能。”
评论区瞬间被点赞和留言淹没。有粉丝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光影世家!”也有新人演员留言:“赫哥,求工作室扩招!”陈赫笑着放下手机,启动量子拍摄设备——下一个剧本,他想讲述一个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就像他们这个家庭,在科技浪潮中坚守艺术初心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