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刑事法庭的穹顶下,三百六十盏聚光灯将证人席照得通明。我将最后一份dNA检测报告推向前方,纸张与大理石台面碰撞的轻响,在寂静的法庭里如同惊雷。大屏幕上同步投影出黄志雄基因库的实时影像,液氮罐的蓝光映照着各国法官凝重的面孔。
“被告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试图将人类改造成符合‘高端食材’标准的生命体。”我指向证物展示区,十二具保存完整的受害者遗体在特制玻璃棺中陈列,“他们的骨骼、肌肉甚至脂肪分布,都经过精密计算和改造。”
黄志雄在被告席上突然暴起,翡翠领带夹被他捏得粉碎:“你们这群伪善者!难道那些政客享用‘特殊食材’时,会在意来源?”他癫狂的笑声在法庭回荡,却被国际刑警迅速制服。此时,旁听席后排突然骚动——某位戴着金丝眼镜的政要,因过度紧张打翻了水杯。
休庭间隙,林涛发来紧急加密信息。他和宋旻浩在黄志雄瑞士银行的保险柜里,发现了更惊人的证据:数十张照片显示,多国政要参与“食材品鉴会”,餐桌上摆放着标注受害者姓名的“特色菜品”。最刺眼的一张照片里,某个正用银刀切着“牛排”的身影,赫然是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候选人。
“我们需要新的解剖。”我盯着照片中“牛排”边缘的银质餐盘,那上面隐约可见齿痕,“用微痕检验技术,或许能提取到品鉴者的dNA。”
深夜的临时解剖室里,冷光灯将“牛排”样本照得纤毫毕现。大宝戴着放大镜,小心翼翼刮取餐盘表面的唾液残留:“师父,这上面有三种不同的dNA分型,其中一个与联合国安理会某常任理事国的官员完全匹配。”
当这份铁证在二次开庭时被公开,法庭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各国代表互相推诿,摄像机镜头疯狂捕捉着政要们扭曲的表情。而在物证展示区,那具被改造成“雪花牛肉”的受害者遗体,此刻正以一种诡异的“完美”姿态,见证着人性最深处的堕落。
“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被告黄志雄犯有反人类罪、种族灭绝罪及非法人体实验罪,判处终身监禁。”首席法官的声音颤抖着落下,但这远不是终点。各国开始自查官员与“华源食品”的关联,全球范围内掀起对高端餐饮业的彻查风暴。
三个月后,龙番市新建的法医博物馆里,黄志雄的翡翠领带夹与刘杰明的袖扣,被永久封存在防弹玻璃柜中。展牌上写着:“这不仅是物证,更是对所有企图将生命商品化者的警示。”而在博物馆地下,新建的基因数据库正收录着每一位受害者的dNA信息——这些“无声证词”,将永远守护人类最后的尊严。
某天深夜,我站在解剖室的窗前,看着远处屠宰场的霓虹灯光。手机突然震动,是国际刑警发来的密报:“南极冰层下发现神秘冷藏舱,初步检测显示,舱内‘货物’存在基因改造痕迹……”
解剖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我握紧刀柄。这场与罪恶的博弈,或许永远不会终结,但只要解剖刀还在法医手中,只要“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誓言还在,那些被冷藏的真相,终将在某一刻破冰而出。窗外,警笛声由远及近,新的案件正在召唤,而我,已经准备好再次剖开黑暗,让沉默的证据发出最响亮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