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婶子推荐的居然是林月英和赵大嘴两个人。

推荐她们二人张婶子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林月英是家中的独女,家庭条件不错。

赵大嘴的丈夫在衙门上工,虽说没有正式的官职,待的也是一个派出衙门,那比村里其他人家也富裕的多。

家里条件好,她们二人就没那么嘴馋,应该不会贪墨灶头上的那点吃食。

二来,家庭条件好,卫生也好一些,不像村里的那些大小娘们们,哪有闲钱收拾自己。

张婶子去找林月英,她满口答应了。

现在林月英跟黄二牛家冰释前嫌,她又不耐烦那绣花的活,有这上工的美事儿,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婶子和林月英两个人用手拉手的去了赵大嘴家。

“堂嫂,恭喜你呀,有好事儿要发生。”

“小英啊,这嘴儿今天抹了蜜了!你就算是不说甜话,上堂嫂这来也是想吃啥就吃啥!”

林月英推了张婶子的胳膊一把,“婶子你说!”

“做一顿午饭,包吃,一天二十文,干不干?”

“哎呀妈呀,还有这种好活的,那当然干呀!”

林月英撅起嘴巴说道,“我说要有好事发生,你还不信我!”

“信信信,我的好妹子,我说怎么今天早上咱家门头有喜鹊喳喳喳的叫呢!原来应在了这里呀!”

赵大嘴爱说话,爱传闲话,却从来不说恶毒的话,在靠山村里属于不那么讨人嫌的人。

赵大嘴把手上的水往身上一擦,“走走走,咱们早点过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最后,张婶子和王月英居然被赵大嘴推着走出了家门。

工作积极是好事啊!

要是给女子工作的机会,哪个都有积极性!

倒是哪个想在家里洗衣服做饭干家务看娃啊!

黄大山到了村长家开门见山的说道,“村长爷爷,我这需要很多帮工,村里十三岁以上的男子都可以来上工,一天给开二十文。”

“难得你想着村里人,你过来找我就是为了找帮工?”

“还有咱村的盖房队,我也需要。”

“二黑这几天我看没在家,这是领着村里人出去了。”

郑二黑是靠山村盖房队的队长,自封的。

最开始就是他去拉活组织人们一起出去打工、盖房,慢慢地形成了规模。

在册的人口有十八个,每次出班都能保证最少有十五个人。

慢慢地口碑越来越好,附近的村子找他们的越来越多。

“行,那就等郑叔回来了再说。”

“什么时候开始上工?”

“现在就可以上工,今天啥时候都行,明天也可以,今天啥时候上工,都算一天的工钱。

只包吃午饭,要是下午来的今天就不包饭了。”

“行,这么算够仁义,我这就去给你叫人去。”

“麻烦您老了!”

村长摆摆手,“人老了,活动着才精神。”

黄悦煮的大肉不到半个时辰就煮软了,唉,饲料猪就是好煮软。

黄悦记得小时候,她去姥姥家看杀年猪,那肉都要煮一下午才软。

杀年猪的时候,最喜欢在猪毛里找猪蹄甲,套到自己手上拿着玩,或者用来盛烛泪,自己再找一截线栽里面,把自制的蜡烛碗点燃特别有成就感。

锅里的肉筷子一插就透过去了,黄悦又焖煮了一刻钟。

锅里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肉香飘了半个村子。

“谁家在煮肉?”

“这不年不节的,谁家有那闲钱猪肉吃!”

“你闻闻!”

凑到一起绣花的女子们讨论起来。

“还真是肉香!”

“你看那风都是从村尾传过来的。”

“要是村尾黄家的话,倒是有可能。”

“也不知道他家是走了什么运?”

“是啊,这么好的差事都肯扒拉咱们村子,他们家收东西只收咱们村的,你就说咱们手里的东西,十里八村的哪个村子没有。”

“还有咱手上的绣帕,要是去镇上,一条帕子给咱们五文钱就不错了,这边能给咱们十文,要是换二斤大米更合算,咱也算是吃上米的人了!”

还想再酸两句的人也偃旗息鼓了。

这人啊,不能恩将仇报,放下碗就骂娘!

“大哥,村长怎么说?”

“村长肯定大力支持咱们村里人来咱家帮工啦!他老人 家去帮咱们喊人了!”

黄悦看她大哥身后并没有跟着什么人,“那盖炉灶的事儿呢?”

“咱们村的盖房队出工去了!”

黄悦想了想,“没事,我这边有。”

黄悦想着还要煮糯米,这锅要跟着建筑队走,盖一个炉灶用不了几天又得换个地儿拆了重新垒,这样太麻烦了。

她想起来之前姥姥家就买了一个改良版的铁炉灶,就是用大车的轱辘轴承改的,焊上三个腿就是一个灶。

一百八一个,黄悦直接买了五个出来,配好了五个锅。

张婶子一行人来的时候,黄悦正在开锅,拿着大肥肉。

“哎呦,我的祖宗,夭寿喽!”赵大嘴看着黄悦那豪放做派直喊祖宗。

“这么好的肉你用来开锅!”

幸好开的快,不然,还不好操作呢!

“糟蹋不了,弄黑的给狗吃!”

貌似好像她空间里还有一块开过锅的板油。

“人都没有肉吃,狗倒高尚了!”

等看到张婶子的时候,黄悦才反应过来,不会吧,不会吧,张婶子居然找的赵大嘴和林月英。

好吧,她家不缺百灵鸟了!

“哥,小明,你们把灶台先抬出去吧!~”

本来要通知人们平账的,去了几家,都没人,看来是出去找山货去了。

那就晚上再平账,反正自己家有蜡烛用,其实黄悦更想用灯泡。

黄悦其实想用一个铁锅专门用来蒸馒头,她从系统商城里买了那种商用的大蒸笼 ,五个蒸笼一个蒸片一个锅盖,一共花费八百五十元。

趁张婶子她们跟着出去了,赶紧放进厨房,假装是之前就买的。

其实黄悦的消费早就花够第二个十万元了,她也不知道怎么了,系统不再扩容随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