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月底财务核算的日子。
张远再次拿着报表找到郭绍华,这次他的表情是彻底的震惊和狂喜。
“厂长!这个月的财务报表……农机产品的纯利润,已经占到全厂总利润的……百分之四十了!”
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了解轧钢厂困境的人感到窒息!
郭绍华点了点头,这个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在随后的全厂干部会议上,郭绍华毫不吝啬地公开表扬了李怀德和他领导的销售团队。
“李副厂长和销售小组的同志们,勇于开拓,深入一线,为我们厂打开了新的局面,功不可没!”
“技术科的同志们,研发给力,产品过硬!”
“生产科的同志们,加班加点,保质保量!”
掌声雷动。
随后,郭绍华宣布了一个更让全厂职工震动的决定。
“根据之前的承诺,本月农机产品销售利润,将提取百分之十,作为项目专项奖金,发放给技术科项目组!”
“财务科,立刻核算!今天下午就发下去!”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奖金!
而且是按照利润提成的奖金!
这在轧钢厂,简直是闻所未闻!
当天下午,技术科参与农机项目研发的技术员们,真的领到了沉甸甸的奖金信封。
最多的一个人,拿到的奖金几乎相当于他三个月的工资!
消息传开,整个轧钢厂彻底轰动了!
技术员们成了最令人羡慕的对象,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
其他部门的职工也是羡慕不已,同时更看到了希望!
紧接着,郭绍华又宣布。
“鉴于工厂效益初步改善,经研究决定,从下个月起,提升全厂职工食堂伙食标准!”
“增加肉、蛋、禽供应量!”
“同时,根据后续盈利情况,计划增加季度福利品发放!”
实实在在的好处,砸在了每一个职工头上!
一时间,厂里士气空前高涨,对郭绍华的拥护和赞誉达到了顶峰。
之前因杨卫国事件带来的一些疑虑和低迷,被彻底冲散。
轧钢厂效益大增、技术员拿巨额奖金、食堂伙食改善、即将恢复福利品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遍了厂区内外,自然也传回了95号四合院。
这下子,院里更是炸开了锅。
如果说之前郭绍华当上厂长,大家还只是觉得他有权有势,未来可期。
那么现在,实实在在的金钱和福利摆在眼前,那冲击力就完全不同了!
“听说了吗?轧钢厂技术科的人,光奖金就拿了好几百!”
“食堂顿顿有肉!白面馒头管够!”
“年底还要发福利,油、米、面、布,样样都有!”
这些消息,像一根根针,扎在院里其他单位职工的心上。
尤其是闫埠贵,听到这些细节时,心疼得直抽抽,仿佛那些钱和福利本该是他的。
最关键的是,他上班的小学属于轧钢厂的厂办小学!
但是这一次福利升级却被郭绍华限定在轧钢厂本厂工人上!
像他们这种下属单位是不包括在内的!
这让他感觉自己亏了一个亿!
而这中间的差别都是因为郭绍华的一句话!
这时候他才真切感受到郭绍华的权势!
他看郭绍华的眼神,更加热切了,简直像是在看一座行走的金山。
“郭大妈!您可真是养了个好儿子!这哪是厂长啊,这简直是财神爷下凡!”
闫埠贵再次堵在郭家门口,脸上的褶子笑得更深了,语气也更谄媚。
“绍华这能力,这魄力!啧啧,前途无量,无量啊!”
易中海虽然不像闫埠贵那么露骨,但言语间也充满了对郭绍华“能力”的赞叹,以及对轧钢厂“好日子”的羡慕。
“绍华把厂子管得这么好,职工们都念着他的好,这是大本事。”
刘海中更是把郭绍华夸上了天,仿佛轧钢厂的功劳簿上,也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就说嘛!咱们院儿的郭厂长,出手就是不一样!这才叫领导!”
院里的大妈们更是激动,围着郭陈氏,七嘴八舌。
“哎呦郭大妈,你现在可是享福喽!”
“是啊,儿子这么出息,以后吃香的喝辣的!”
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在院子里弥漫。
原先院子里的人多多少少都和郭绍华有些恩怨。
但是现在?
什么恩怨?
不过是郭厂长之前和他们开的玩笑罢了!
而这种情绪,最直接的转化,就是更加猛烈的“关心”郭绍华的终身大事。
之前的试探和暗示,迅速升级为实际行动。
“郭大妈,绍华现在条件这么好,可不能耽误了!”
“就是!得赶紧找个好姑娘,趁热打铁!”
这一次,不等郭陈氏反应,闫埠贵就真的行动了。
他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一位在四九城颇有名气的“金牌媒婆”,硬是把人请到了家里,然后不由分说地拉到了郭家。
“郭大妈!绍华!快看我给你们把谁请来了!”
闫埠贵满脸堆笑,仿佛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那位媒婆姓王,穿着体面,嘴皮子极其利索,一进门就拉着郭陈氏的手,天花乱坠地夸起了郭绍华。
“哎呦喂,郭厂长年轻有为,一表人才,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金龟婿啊!”
“我手里正好有几个姑娘,那条件,跟郭厂长绝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她说着,就要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相册。
不止闫埠贵,院里其他几个热心肠的大妈也不甘落后,纷纷拿出自己搜罗来的姑娘信息,围着郭陈氏,试图说服她。
“大妈,这个姑娘她舅舅是我们单位领导,知根知底!”
“看看这个,她爸是大学教授,书香门第!”
郭陈氏被这阵仗彻底裹挟了。
看着儿子日益增长的声望和“身价”,她的焦虑感也达到了顶峰。
她觉得,再不抓紧,好姑娘都要被别人挑走了。
晚上,郭陈氏把郭绍华叫到跟前,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儿子,妈知道你忙,但终身大事不能再拖了!”
她将白天收到的几张照片和信息摊在桌上。
“你看,王媒婆介绍的这个,父亲是副处级干部,她本人在百货大楼工作。”
“还有这个,家里是做生意的,条件非常好……”
这次的候选人,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个人条件,都比之前的又上了一个档次。
郭绍华看着母亲期盼又焦急的眼神,再想想白天被媒婆和邻居围堵的场景,只觉得一阵心累。
他知道母亲是真心为他好,也理解邻居们或真心或别有用心的“热情”。
但他真的没有心思应付这些。
“妈,我的事您就别跟着瞎操心了。”
他耐着性子解释。
“我现在所有的精力都在厂子里,农机产品刚刚打开市场,后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而且,结婚是大事,不是买东西,不能光看条件,得看人,看缘分。”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遇到合适的,肯定会跟您说的。”
他试图安抚母亲,但语气中的无奈和抗拒,连他自己都能感觉到。
郭陈氏叹了口气,没再强逼,但眼中的担忧并未减少。
郭绍华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随着他在厂里的成功越来越耀眼,四合院里的相亲攻势,只会越来越猛烈。
媒婆登门,恐怕会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