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以呀,你过来帮忙,我一天给你五十文钱。”

李青芸的眼睛直冒光,一天就能赚五十文钱也挺不错的。

虽然挣的没有她卖糕点的多,不过也挺不错了。

对了,她进城来是为了做糕点生意的,可现在她的糕点生意还没影儿呢。

“嫂子,你不是说我到城里来,也能做做鸡蛋糕卖吗?”

“当然可以,县城人多,不愁客人。

你看看你是想要自个儿卖,还是想要按照以前的模式,把糕点卖给那些点心铺子?”

“嫂子,咱们不能跟你以前在镇上一样,把糕点放到你的摊子上去卖吗?”

张蔓月摇头,她并不觉得这是个好方法。

李青芸看见张蔓月摇头,立马就急了。

“为什么不行?嫂子,你不是说码头的客人很多吗?

以前在镇上的时候,你都可以这样卖,怎么到县城来反倒不行了呢?”

“你先别着急,先听我说。

我不是不让你到码头卖糕点,而是在码头不能再这样经营。

你不需要跟我搭伙儿卖,你完全可以自己支个小摊卖糕点。

除了鸡蛋糕,你还可以卖别的糕点,这样才能把糕点这一块做大做强。

你要是跟着快餐一块儿卖,怎么打出自己的名号?”

李青芸想到自己可以支摊子,跟张蔓月一样这么挣钱,顿时就激动了。

不过她想到自己只会做鸡蛋糕,又不那么激动了。

“可我只会做鸡蛋糕呀,别的我都不会做。”

“你别着急,这个我可以教你。

不过我的时间很紧,一天估计也就能教你一种糕点,你学个四五样,应该就能支起一个摊子了。”

李青芸大喜过望,连连点头,“嫂子,我愿意跟你学,你什么时候教我?”

“过两天吧,等我有空了再说。”

她的手臂还酸得厉害,前两天回家收稻谷,真是把她伤着了,她得好好歇一歇。

做糕点得揉面和面,得花不少力气呢,费手臂,她得缓两天才行。

“那行吧,等你有空了可一定要跟我说。”

“知道了,这两天有时间,你好好在县城逛一逛,缺什么少什么都可以买点。”

这个提议让李青芸狠狠心动了,她还没有好好逛过县城呢,出去逛逛也挺不错的。

可她身上的钱并不多,只怕买不了什么东西。

“县城的东西一定很贵。”

“贵有贵的买法,便宜有便宜的买法,晚上回来我拿钱给你,你带着娘好好出去逛一逛。”

“知道了,谢谢嫂子。”

有人愿意出钱,她当然愿意出去逛街了。

“行了,你赶紧去忙活吧,今天晚上,最迟明天得把东西送去迎福楼。”

“我知道,我肯定会把活儿干好,”

李青芸屁颠屁颠跑去干活。

能有钱可以拿,她干活起来,特别起劲。

宋飞霜在处理卤味,张蔓月在做快餐,家里每个人都在忙活。

张蔓月把饭菜都做好了,把东西都装到车上,准备去往码头。

一个婶子探头探脑地走进来,不住地四下打量。

庭院里收拾得挺干净,虽然他们家养了鸡鸭,但是院子里没有鸡屎鸭屎,还扎着篱笆,把鸡鸭围起来。

小奶猫见到有人进来,冲她呲牙,毛都要炸起来了,可把那婶子吓了一跳。

宋飞霜走出来一看,见到那个婶子,笑着跟她打招呼,“春杏姐,你怎么来了?”

她还抱起小奶猫,小奶猫才顺了毛。

“我这不是闻着你家的饭菜太香了,所以过来看看。

我家今天要请人吃饭,想上你们这儿买点菜撑一撑场面,不知道你们的菜怎么卖?”

宋飞霜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收钱,他们卖快餐都是一份一份的,没有人这么买菜的呀。

“你等等,我问问我闺女。”

宋飞霜跑进厨房,说是有街坊要跟他们家买菜,问张蔓月要怎么卖。

张蔓月有些惊讶,这还是街坊第一次过来跟他们买东西呢。

“娘,先带她过去看,看她想要买什么菜吧。”

宋飞霜把那婶子带到板车前,那味道香的咧,春杏婶悄么么咽了咽口水。

在外头闻着就已经很香了,靠近了闻就更加香了,谁能顶得住呀。

“这是红烧肉吧,你们做得可真好看,红烧肉一份多少钱?”

张蔓月:“一份八两,五十文钱。”

春杏婶瞪大了眼睛,八两五十文钱,那一斤岂不是一百文钱。

他们家的东西卖得可真贵。

“能不能便宜一点?你们要是能卖便宜一点,我再要点别的东西。”

张蔓月摇摇头,笑着说道:“婶子,这是我们家传的红烧肉,是独门秘方烹饪而成,全城就我们家能做出这个味道。

你要是尝上一口,我相信你肯定会满意的。”

他们的东西本来就不愁卖,有没有她这个单子,对他们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

张蔓月并不想搞降价贱卖那一套,她用的大料都挺贵,她也要赚钱的。

那婶子想了想,最后还是咬紧牙关买了一份红烧肉。

张蔓月拿了大海碗,给她装上大半碗,用秤一称,刚好八两,翘得高高的。

收下钱,她把肉交给春杏婶。

春杏婶接过碗,“这海碗我就先拿回去了,等晚上洗干净了,我再拿回来还你们。”

张蔓月点头,“行呀。”

春杏婶端着红烧肉回家,诱人的香味直往鼻子冲,她一路上都在狂咽口水。

他们家不是没做过红烧肉,可她做出来的红烧肉,怎么就没这么香呢。

晚上她的女儿带着女婿回来吃饭,除了红烧肉,她还做了鱼炖豆腐,鸡肉炖蘑菇。

在普通人家来说,用这些菜来待客,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女婿家的条件比他们家好,女婿是个读书人,平日里写书信也能养活自己,可比他们家轻松得多。

也就是因为知道两家人的差距,每回女婿回娘家来,他们都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就怕女婿觉得自己怠慢了他。

那一道红烧肉特别受欢迎,红烧肉一咬就化开了,肥肉松软不腻,瘦肉一点都不柴。

配上一口白米饭,简直快活似神仙。

女婿吃得很尽兴,不顾自己读书人的身份,吃了三大碗米饭。

春杏婶看见他吃得这么高兴,自己心里也高兴。

这五十文钱,花得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