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匈奴犯边,这并不算意外。

可朵沙亲率三万骑兵,如此大的规模,如此突然的行动,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侯爷,朵沙此番来势汹汹,恐怕……”齐路沉声开口,忧心忡忡。

林羽没有立刻回应,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目光落在雍州北境那片广袤的区域。

就在此时,李瑶的身影悄无声息出现在了门口。

她手中拿着一卷刚刚译出的密报。

“侯爷,听风楼北魏分部急报。”

李瑶将密报呈上。

林羽展开一看,眉头微微一挑,随即又舒展开来,嘴角甚至勾起了一抹冷笑。

密报上的内容也简单,却是印证了他心中的猜测。

就在朵沙犯边的同时,北魏皇帝耶律兴,也在靠近雍州的边境线上,陈兵数万,军旗招展,摆出了一副随时可能南下的姿态。

“果然是他们。”林羽将密报递给齐路和张兴。

二人看完,脸色更加阴沉。

“淮南王赵陵……楚国朝廷……”张兴咬牙切齿,“这群混账东西!竟然真的勾结外敌!”

“割让两座边关重镇?”齐路更是又惊又怒:“赵桓老儿,还有那赵陵,他们疯了吗?!为了对付侯爷,竟然不惜出卖国土?!”

林羽的指尖在沙盘上轻轻划过赵陵可能经过的路线。

听风楼送来的情报恰好印证了他的猜测。

借刀杀人。

赵陵出使北方,许以重利,甚至不惜割让边陲重镇,就是为了唆使匈奴和北魏。其目的自然是牵制雍凉,最好是能让自己损兵折将,甚至拖垮整个西北。

“倒也并不算出乎意料。”林羽的语气平静。

“他们害怕了。”

“害怕本侯在雍凉站稳脚跟,害怕本侯励精图治,害怕将来有一天,本侯会挥师东出。”

“所以,他们宁愿引狼入室,也要将本侯扼杀在摇篮之中。”

“侯爷,那我们现在……”张兴急切问道。

“慌什么?”林羽瞥了他一眼。

“匈奴骑兵,来去如风,的确是麻烦。”

“他们不善攻坚,却擅长袭扰和劫掠。”

“三万骑兵,看似势大,可想要凭此就攻破我雍州坚城,也非易事。”

“至于北魏的陈兵,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一种威胁。”林羽分析道:“耶律兴老谋深算,不见兔子不撒鹰。在没有看到朵沙取得决定性优势之前,他不会轻易将自己的主力投入进来。”

“当务之急,是先解北境之围,挫败朵沙的锐气。”

林羽的目光落在了沙盘上雍州大营的位置。

“齐路。”

“末将在!”

“传令下去,雍州大营,即刻点兵!”

“命许业绍,率领整编后的两万兵马,即刻北上,驰援边关!”

“许业绍?”

齐路和张兴都微微一愣。

许业绍虽然是老将,经验丰富,可在之前的演武中,他可是被锐字营打得灰头土脸。

而且他麾下的部队,也才刚刚完成三三制整编不久,磨合尚需时日。

此刻派他去对阵凶悍的匈奴骑兵,能行吗?

林羽看出了他们的疑虑。

“正是要用他。”

“演武的失利,对许业绍触动很大。这老将知耻而后勇,近来在整编和学习新战术上,比谁都用心。”

“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证明自己。”

“也让军中那些老将们看看,只要肯学肯变,一样能担重任。”

“更重要的是……”林羽顿了顿,“对付骑兵,并非一定要硬碰硬。”

“许业绍虽然思想有些守旧,但行军打仗经验老道,为人也相对稳重,不会轻易冒进。”

“只要运用得当,新整编的两万步卒,未必就怕了那三万匈奴骑兵。”

林羽随即又补充道:“我会亲自去一趟大营,面授机宜。”

……

雍州大营,校场之上。

两万名完成初步整编的士兵,已经集结完毕。

与过去散漫混乱的景象截然不同。

此刻的他们,军容严整,队列整齐。

虽然身上的甲胄和手中的兵器,多数还是旧式装备,可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与以往不同的精气神。

那是经过严格训练和纪律约束后,逐渐形成的军人气质。

许业绍一身崭新的甲胄,站在点将台上,腰杆挺得笔直。

他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暮气沉沉,取而代之的是沉稳和坚毅。

当林羽的身影出现在校场时,许业绍立刻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单膝跪地。

“末将许业绍,参见侯爷!”

“起来吧。”林羽扶起他。

“北境军情紧急,本侯也就长话短说。”

林羽将许业绍拉到一旁,低声嘱咐。

“匈奴骑兵,其优势在于快,在于冲击力,也在于其机动性。”

“我军主要是步卒为主,切不可与其在开阔地带浪战。”

“你的首要任务,是依托坚城,稳住阵脚,挫其锐气。”

“其次,要善用地形。”

林羽指了指北境的方向:“北境多山川丘陵,并非一马平川。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工事,设置障碍,可以有效迟滞敌军骑兵的行动。”

“可以挖掘壕沟,布置拒马,甚至可以伐木制作简易的鹿角砦。”

“要让他们的战马跑不起来,也冲不起来。”

“还有粮草……”林羽强调道:“匈奴人作战,往往不重后勤,以战养战,就地劫掠。”

“你要坚壁清野,将城外所有可能被敌军利用的粮食、草料,全部收回城内或提前焚毁。”

“断其粮草,乱其军心。”

“至于具体的战术……”林羽沉吟片刻:“三三制的核心在于协同与灵活。”

“面对骑兵冲击,可以尝试步兵结阵,以长枪和强弩在外,刀盾手在内,层层防御。”

“也可以利用小股精锐部队,携带强弩或投石索,进行袭扰和伏击,重点打击敌军的薄弱环节。”

“记住,灵活应变,而保存实力是关键。”

林羽所说的,并非是什么惊世骇俗的秘籍,更多的是结合了前世军事常识和对匈奴作战特点的分析。

这些建议,对于许业绍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而言,并不难理解,甚至有些思路与他过往的经验不谋而合,只是被林羽以更系统,也更清晰的方式提炼了出来。

许业绍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