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苏云希有些心不在焉的坐在床上发呆。
在和平年代长大的她,从来没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战争,可就算这样,她也知道,真正的战场上,血肉之躯是多么脆弱,生死也只是一瞬之间。
而古代的战场更是可以用尸山血海来形容,想到自己最爱的人即将奔赴战场,她的心就揪得慌。
正当她胡思乱想之际,一道轻巧的脚步声传来。
此时谢墨安眼里的她就犹如一只猫儿,让人心疼之余又诱人至深。
“你来啦”
哪怕房间里没点蜡烛,苏云希也知道是谢墨安来了。
“嗯”
谢墨安走近床前,默默站定,高大的身影笼罩住她,两个身影交叠。
“什么时候走。”
“明天”
至于明天的什么时辰,谢墨安没说,好似这样就能让分别来的晚一些。
“好,我明天去送你。”
两人就这样在黑暗中默默的注视着对方。
“我都还没来得及给你准备东西呢”
不是来不及,而是忙乱大半天,她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他是去打仗,而她准备的东西,其实他一样都用不上。
“没关系,还来得及。”
…
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好似一瞬间,又好似过了很久,等苏云希清醒过来时,天已经大亮了。
可这个时候她突然不想起床了,仿佛这样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听到动静的苏九走到床前,轻声询问
“小姐,你要起床了么。”
苏云希却没回答,反问了一句
“谢墨安的大军什么时辰走。”
苏九有些讶异苏云希竟然不知道大军早已出发,这会儿大概都已经走了百里路了。
她正迟疑着要怎么说,苏云希却又自问自答说道
“不知道他现在到哪里了?”
苏九一怔,原来小姐都知道
接下来的的几天,苏云希一直有些萎靡不振,家里人都知道她是因为谢墨安出征的原因,所以也都没来打搅他,只是让她安静的待着。
而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京城传出了一则流言,说大庆要与北羌开战了,而原因竟是因为他们想求娶宁安郡主被拒,恼羞成怒之下发起的战争。
一时之间,苏云希处在了这风口浪尖。
有骂她的,说她是害人精,就该为大庆去和亲。
也有为她说话的,说就是因为有了宁安郡主的高产粮种,才让百姓吃上饱饭,他们还说不就是打仗么,他们不怕,是北羌人欺人大甚。
也有理智的人说,北羌人就是狼子野心,求娶宁安郡主只是他们想给自己挑起战争找一个光冕堂皇的理由,实则是他们早就觊觎大庆的丰富的物产,想占为己有,顺便散播谣言离间庆帝与朝臣间的君臣之义,搅乱大庆的朝堂。
而此时的朝堂上,也为此事吵翻了天,那些世家的朝臣都认为应该议和,让苏云希去和亲,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然而却被那些铁骨铮铮的武将指着鼻子骂
“放你娘的狗臭屁,我大庆一个泱泱大国,难道还要靠出卖女子来换取暂时的和平么,那你让我们这些七尺男儿置于何地,不就是打战么,老子不怕死,老子怕的是死后被列祖列宗指着鼻子骂孬种。”
那些被骂的世家朝臣都被气的吹胡子瞪眼的,他们从来不知道,那些被他们认为粗鄙不堪的莽夫有一天会把他们骂的哑口无言。
最后,这一天的早朝在大部分朝臣的主战声中结束了。
庆帝当场下旨,让户部筹集粮草,到时候和新招募的十万大军于正月初一正式开拔,在此之前,就让大家都安安心心过个年。
今年的大年三十绝对是苏家过得最糟糕的一年。
原本考虑到苏云希的心情,加之这段时间京城里关于苏云希不好的流言蜚语,今年苏家和高家是并着一起过年的,甚至还把镇国公府也拉了进来,也不管合不合规矩了,只要开心就好。
可就在当天,苏云希让苏五去把一直留宿在城外的城防营的苏青远接回家一起过年,但是和苏五一起回来的不是苏青远,而是他留下的的一封信。
原来就在谢墨安出城那天,苏青远就带着他的书童从平悄悄躲进的出城的队伍里,跟着一起去往北境了,他还在信里说他要去打仗,一定能为苏家挣一个大将军回来。
看到信件苏家人顿时就感觉天塌了,婉娘和苏老婆子甚至当场就晕了过去,醒来后又哭的泣不成声。
“这孩子瞎逞什么能呀,他才十四岁,上什么战场,他有那个本事么,他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叫我这个当娘的怎么办”
婉娘的哭声让在场的人都听得心酸不已,可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等事情真正落到自家头上,还是没那么容易让人接受。
婉娘甚至还央求苏云希派人去把苏青远追回来。
可苏云希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娘,他们都走了快一个月了,哪里还来得及。”
苏云希也暗自懊恼自己太过粗心,一直深陷于谢墨安的离开和后面的的流言中,没顾上苏青远这头。
虽然苏青远在他走后也请人把他提前写好的报平安的信送到郡主府,而她出于信任从没仔细看过,没想到却被这小子摆了一道。
眼看婉娘又要忍不住了,扶着她的苏二勇只能耐心的开导他
“娘子不必太过忧心,青远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去,那肯定是做了万全准备的,再说他有这份心作为父母,我们哪怕无法接受也只能选择支持。
他这不是逞能,是爱国,再说你要往好处想,谢小子不是这次的主将么,让云希给他写封信,照顾一下这小子,肯定没问题。”
想到谢墨安,婉娘总算安心了些,谢小子是个靠得住的人。
端敏公主也在一旁劝解道
“对,给安儿写信,他一定会照顾好青远的,你放心,他们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看到同样眼眶发红却还在宽慰婉娘的端敏公主,大家突然才发觉,其实最该宽慰的是她。
五年前大儿子牺牲在战场,而今却又要亲手把小儿子和夫君都送上战场,她才是最苦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