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城山下,战鼓雷鸣,喊杀声震天。君墨渊身骑一匹雪白战马,手持一杆寒光闪烁的长枪,宛如战神降世。
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敌军的外围防线,双腿猛夹马腹,战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敌军士兵见状,纷纷挥舞着兵器,试图阻挡他的冲锋。君墨渊毫无惧色,手中长枪如龙蛇飞舞,或挑或刺,枪尖所到之处,敌军士兵纷纷惨叫着倒下。
他的战马在人群中横冲直撞,君莫渊凭借着高超的骑术和过人的勇猛,硬是在敌军密集的防线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枪尖染血,战袍翻飞,他一往无前,冲破了敌军的外围包围圈,身后留下一片狼藉和敌军惊恐的目光。
杨林策马疾驰而来,大声喝问:“来者何人?
”君墨渊冷哼一声:“你不是一心要围剿于我吗?竟不知我是谁?我乃君墨渊!
杨林气得吹胡子瞪眼,叽里咕噜说了一通。
君墨渊不耐烦道:“哼,隋朝都要亡啦,养了你们这帮蠢材!
我告诉你,杨林老儿,今儿个就咱俩,来单挑,你敢不敢?”
杨林怒目圆睁:“小小毛贼,也敢张狂!本王倒要看看你有几斤几两。”
君墨渊回道:“君某正是见不得隋朝的暴虐行径,这才举义造反。
杨林,你瞧瞧你们杨家把天下弄成了啥样?百姓苦不堪言!”
话音未落,两人已交上手。君墨渊枪法凌厉,攻势迅猛,杨林渐感不支。
不多时,君墨渊以绝对的优势将杨林击败,长枪一挥,在杨林手臂上划出一道血痕,杨林狼狈地跌落马下。
杨林的义子们匆忙上前将他扶起,君墨渊趁机策马奔下山去。杨林的手下正要追赶,杨林抬手制止:“慢着!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给我将瓦岗死死围住!”
在曹家庄中,曹延平正于院中耍弄着他那对威风凛凛的双枪,枪尖寒光闪烁,招式凌厉。
这时,管家匆匆跑来禀报:“老爷,门外有一义士,自称来自瓦岗寨,要向咱们借三千担粮草。”
曹延平眉头一皱,怒喝道:什么,定是些山匪强盗!粮草没有,想要粮草,也得问问我手中这双枪答不答应!速速集合庄丁!随我出去会会他们!”
管家急忙劝道:“老爷息怒呀,那来人单枪匹马的,看上去并不像是来抢粮草的。
而且他还说了,等他们把靠山王杨林给灭了,一定将这三千担粮草全数奉还,并且连本带利,一文不少。
”曹延平闻听此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大声说道:“敢和靠山王杨林对阵,这瓦岗寨的好汉可真是有志气啊!快快有请!”
管家把君墨渊带到府中,君墨渊拱手对曹延平说道:“曹员外在下君莫渊。”
曹延平连忙回礼:“好汉不必多礼,敢和靠山王杨林叫阵的,没一个是孬种。老夫非常佩服瓦岗寨的诸位英雄。这 3000 担粮草,我愿意全部奉送。”
君莫渊感激道:“多谢曹员外。”
曹延平大手一挥:“别说谢。要谢也是老夫先谢。我和那杨林有不共戴天之仇。”
君莫渊面露疑惑:“曹员外,你这是?”
曹延平双目喷火,恨声道:“年轻时,我和那杨林一起在军队,都想抢夺先锋大印。那杨林跟我对打,不是我的对手,竟然暗放暗器暗伤我,此乃真是小人!”
瓦岗城外中军大帐,杨林若有所思。这瓦岗寨军旗严整,恐有高人在场。
正在此时,手下来报:“王爷,瓦岗城外不远处发现 300 辆运粮车。”
杨林大手一挥,喝道:“来的好。杨芳、杨道元听令。”
杨林目光炯炯,厉声道:“你们二人各带两千人马随我,前去截粮。不得有误!”
杨芳抱拳大声道:“末将遵命,定不辱使命!”
杨道元也神色坚定地回道:“王爷放心,我等必成功截下粮草!”
杨林微微点头,挥手示意:“速去!”
二人转身,迅速点齐兵马,向着运粮车的方向疾驰而去。
君莫渊在小路上押送着粮草,神色警惕。突然,草丛中一阵骚乱,冲出数千人马,杨林策马奔来,大声喊道:“君莫渊,这一回你跑不了了!”
君莫渊怒目圆睁,回道:“杨林老儿,真当我怕你?”说罢,便策马朝着杨林杀去。
双方瞬间陷入激战,然而君墨渊手下的士卒毕竟是普通士兵,比不上杨林手下的精锐,很快就落入下风,不少士卒倒在血泊之中。君莫渊边与杨林拼杀,边喊道:“杨林老儿,你当你吃定我了?”
就在这危急时刻,不远处传来一阵喊杀声,只见君临峰率领着鬼面黑骑如旋风般冲了过来。鬼面黑旗军个个骁勇善战,杨林手下瞬间不敌,被打得节节败退。
君凌峰大喊:“将军,我来助你!”
杨林见大势已去,脸色阴沉,连忙大喊:“撤!撤!”
君莫渊和君凌峰率领着鬼面黑骑,一路疾驰,终于顺利抵达瓦岗寨。
瓦岗寨门口,程咬金、徐茂公、秦琼、单雄信等人早已等候多时,看到他们归来,连忙迎接。
程咬金大笑着说道:“哈哈,你们可算回来了,真是担心死俺老程了!”
徐茂公也微笑着拱手道:“此番能顺利归来,实乃我瓦岗之幸。”
第二日清晨,杨林坐在中军大帐内,正思考着如何围剿瓦岗寨。
这时,一名手下匆匆来报:“王爷不好了,那李子通听信了伍云召的话,带领人马撤军了!”
杨林猛地站起身,怒喝道:“什么?”
手下颤声道:“王爷,千真万确。他们走之前轻装上阵,把粮草什么的全给瓦岗寨了。”
杨林听后,如遭雷击,失魂落魄地瘫坐在桌椅上,双眼失神,喃喃自语:“五路大军一仗未打,退走了四路。天要亡我大隋呀,我大隋危已……”
大帐内一片死寂,杨林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仿佛能滴出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