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神探施公 > 第26章 重要家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调查和缜密侦查,施世伦终于搜集到了关于关升强占民田、逼死人命的铁证如山的证据。

就在这一天,县衙的二堂内气氛凝重,施世伦端坐在公案后,他的表情严肃而庄重,与平日里的谦卑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升被带到堂前,他依然一脸傲慢,似乎并不把施世伦放在眼里。

然而,施世伦毫不畏惧地直视着关升,厉声道:“关升!你强占民田、逼死人命,这些罪行证据确凿,不容你有丝毫抵赖!本官今日就是要为百姓伸张正义,铲除你这恶势力!”

他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充满了威严和正义,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关升狞笑道:\"施不全,你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也敢动我?我姐夫是扬州知府,我表兄在京城吏部任职!识相的赶紧放了我,否则...\"

\"否则怎样?\"施世伦冷笑,\"来人,摘去他的顶戴,扒去外衣,先重责四十大板!\"

衙役们面面相觑,不敢动手。施世伦拍案怒喝:\"怎么,本官的命令你们也敢不听?\"

这时,施忠上前一步,亲自摘掉了关升的帽子。关升这才慌了神:\"施不全!你敢动刑于举人,朝廷不会放过你的!\"

施世伦不为所动:\"举人犯法与庶民同罪!《大清律例》明载,官员士绅犯罪,罪加一等!给我打!\"

衙役们见县令如此坚决,只得将关升按倒在地,举起水火棍重重打下。关升起初还硬撑着骂不绝口,二十棍后就只剩下哀嚎求饶了。

四十大板打完,关升已是奄奄一息。施世伦当堂宣读其罪状,判其革去功名,收监候审。消息传出,全县百姓欢呼雀跃,纷纷到县衙叩谢青天。

然而,施世伦知道事情远未结束。果然,第三天一早,县衙外突然聚集了数十名身着儒衫的举人、监生,为首者正是那日遇到的贺重五——他虽是个地痞,却不知怎的也捐了个监生功名。

\"施不全出来!无故责打举人,违背朝廷礼制!我们要联名上告!\"人群叫嚣着,竟要冲击县衙。

衙役们阻拦不住,眼看人群就要冲入大堂。危急时刻,施世伦整肃衣冠,手持惊堂木大步走出。

\"啪!\"惊堂木重重拍在案上,施世伦声如洪钟:\"大胆!公堂之上,岂容喧哗!\"

这一声喝,竟震住了闹事的人群。贺重五硬着头皮上前:\"施县令,你无故责打关举人,我们读书人看不过眼!若不给我们一个交代,今年秋闱,江都县所有生员罢考!\"

此言一出,众衙役都变了脸色。生员罢考可是大事,一旦闹到朝廷,县令轻则丢官,重则问罪。

施世伦却不慌不忙,冷笑道:\"好一个'无故责打'!关升强占民田三百余亩,逼死七条人命,证据确凿。本官依律惩处,何错之有?倒是你们...\"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聚众闹公堂,威胁朝廷命官,按律当杖一百,流三千里!\"

一些胆小的监生已经开始后退。贺重五见状,咬牙道:\"施不全,你别吓唬人!我们这么多人,你敢都抓起来?\"

施世伦突然提高声调:\"来人!把大门关上!今日闹事者,一个不许放走!\"

衙役们见县令如此强硬,也壮了胆子,迅速关闭县衙大门。那些举人、监生顿时慌了神,有人开始求饶:\"大人恕罪,我们都是被贺重五煽动的...\"

施世伦见震慑效果已达到,便顺势道:\"本官念你们多是受人蛊惑,今日暂且记下这桩罪过。若再有下次,定严惩不贷!现在,除了贺重五,其他人可以走了。\"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逃也似地离开,只剩下贺重五一人站在堂上,面如死灰。

施世伦冷冷道:\"贺重五,你一介地痞,如何得的监生功名?从实招来!\"

贺重五还想狡辩,施世伦已命人取来早就查实的证据——他是通过贿赂前任学政获得的功名。铁证面前,贺重五只得认罪。

退堂后,施世伦回到后衙,眉头紧锁。施忠端上茶来:\"老爷,今日虽然镇住了那些举监,但他们背后势力不小,恐怕...\"

施世伦点头:\"我明白。关升一案已不是简单的刑事案,牵涉到地方豪强与官场的利益网络。若不彻底铲除,我走后,百姓将遭受更残酷的报复。\"

沉思良久,施世伦下定决心:\"施忠,准备文房四宝,我要修书一封。你亲自送往京城,交给我父亲。\"

当夜,施世伦在灯下奋笔疾书,将江都县豪强横行、官场腐败的情况详细写明,请求父亲施琅在朝廷上奏明圣上。写毕,他用火漆封好,交给施忠。

\"此行关系重大,务必小心。我料定那些人不会善罢甘休,可能会在半路截杀。\"施世伦郑重嘱咐。

施忠跪地叩首:\"老爷放心,小的就是拼了性命,也定将书信送到侯爷手中!\"

次日拂晓,晨曦微露,整个县城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施忠身着一袭素色长衫,头戴斗笠,乔装成一名普通的商人,脚步轻盈地离开了县衙。他的身影在黎明的微光中若隐若现,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县衙内的施世伦却如往常一样,早早地起身洗漱,然后换上官服,准备升堂问案。他的神情自若,丝毫没有流露出昨晚与施忠商议的事情。县衙的衙役们也都各司其职,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然而,在县衙外的暗处,却有几双眼睛正密切地注视着这一切。这些人隐藏在阴影中,悄无声息,如同鬼魅一般。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施忠离去的方向,以及县衙内施世伦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