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之上,姜溟远远眺望着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开口问道:“姚先生,你觉得朝廷大军接下来的战术是什么,会从哪个方向主攻?”
站在他身旁的姚拱轻抚胡须,随即缓缓说道:“谢锐此人虽无大才,但在贪狼城待过几年,对于城防想必很是了解。在下认为,他会避开城防建筑最为完善的北城,专攻最为薄弱的南城!”
“而且他之前已经在世子手下吃过几次亏了,一开始必定只会派遣小股力量谨慎试探,所以我们可以先示敌以弱,放松谢锐的警惕,等他指挥大军全面进攻之际,再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见姚拱说的和自己想的大致一样,姜溟不禁会心一笑道:“先生此言有理,本世子已经吩咐了下面的将士,若遇小股敌人攻击试探,只需用弓箭滚石反击即可,等到敌人大部队上来了,再用枪炮招呼!”
“并且本世子还强调过,若是敌人打着的是山海关潘将军的旗号,还要多放一些水,免得误伤友军嘛!”
“殿下英明!”
听到姜溟如此细致的作战安排,姚拱眼中难掩惊喜和尊崇之色。
在他看来,世子殿下不仅文治方面的头脑了得,就连军事天赋也相当卓越,便是与当年的燕王相比也丝毫没有逊色,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殿下,朝廷大军来了!”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警戒的士卒高声喊道。
姜溟按照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人影幢幢,旌旗绵延不绝,给人一种黑云压城的既视感。
“才七万人就有如此大的规模,要是几十万甚至百万大军,那是何等的雄伟壮阔之景啊!”
姜溟心中忍不住感慨道。
从前看历史书的时候,总觉得几十万大军只是一个数字。
而如今亲眼目睹了真正的古代军队,即便只是几万人,远远望去都已经十分震撼了。
真就应了那句话:人上一千,扯地连天,人上一万,无边无沿呐!
不过他现在并没有被朝廷大军的规模吓到,反而是因此激发出了体内的好战基因,热血都逐渐开始沸腾起来了。
毕竟以他手里掌握的枪炮数量,打个几百几千人都是杀鸡用牛刀了,唯有对上数万大军,才算真正能够崭露头角,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小小的热武器震撼!
“马上通知各城门守军,准备迎战!”
“是!”
另一边,朝廷大军一路浩浩荡荡杀到了贪狼城外。
坐镇中军的谢锐远远看着这座雄伟的城池,神色十分复杂。
就在十几天前,他还是镇守这座城池的将领,没想到如今角色互换,他反而成了攻城的一方了!
好在他带领的是整整七万朝廷精锐,而燕王府的反贼最多不过几千乌合之众,整整十倍以上的人数差距。
这波优势在我!
“谢大主帅,咱们这是从哪儿开始进攻啊?”
莫真策马来到谢锐身前,漫不经心地问道。
在他旁边还有潘文王狗儿等各军将领,都在等着他发号施令。
“贪狼城向来以南门城防力量最为薄弱,所以自然要主攻南门方向。不过燕王府反贼狡猾异常,需得先派出一支骑兵试探性地进攻,看看城中反贼的兵力到底如何!”
谢锐这上来就要骑兵攻城的策略看似离谱,但在大玄其实是一种中规中矩的战术。
因为太祖皇帝刘雄是从北方边境发家的,他在长期与北方的蛮族和力真的作战中吸取了不少经验,与当时的左膀右臂燕王姜天海一起参考异族骑兵攻城的战术,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大玄的攻城战术。
简单来讲就是先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绕城的同时不断对城墙上的敌军射箭,借此试探出城防的薄弱点,之后再组织大军对着薄弱点猛攻。
不过这个战术并非一成不变,有时候你以为敌人要攻城了,其实只是前锋的试探;但你要是以为对方只是试探,想要保留实力,那么敌人很有可能抓住机会直接前锋转主攻,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攻上城墙了!
正是利用这套灵活多变,令人防不胜防的战术,大玄从一个边陲小国开始,率领铁骑一步步攻克了无数坚城,灭掉中原诸国,打下了如今的辽阔疆域!
所以谢锐提出先以一支骑兵试探进攻的时候,除了莫真父子表情有些嗤之以鼻外,其他人都并未反对。
不过虽说是试探,但毕竟贪狼城中的情况谁都不清楚,要是贸然跑上去挨敌人军械最为充足的第一轮攻击,那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谢锐即便下达了军令,但还是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揽这前锋的大任。
“咱家觉得这个前锋由潘文潘将军担任最为合适,他麾下一万精骑皆是久经沙场的精锐,莫说只是试探守城反贼的实力了,就算是直接拿下贪狼城都不成问题!”
就在场面沉默的有些尴尬之际,王狗儿突然站出来说道。
当然他这番看似好心的话语,也只是想把潘文架起来送上去当第一轮炮灰而已。
如此明显的挖坑,在场众人基本都看出来了。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潘文不仅没有推脱,反而十分平静地对谢锐说道:“末将不才,愿意担任前锋!”
众人见状脸上皆是露出一副看老实人的表情,尤其是挖坑的王狗儿,眼中更是难掩鄙夷之色。
不过谢锐并不在乎这些,反正有人愿意主动出来扛这个苦差事,那他自然非常乐意:“好,潘将军豪气干云,本帅就祝你旗开得胜!”
“是,末将这就下去准备了!”
潘文拱了拱手后便直接策马回到了自己的军阵之中。
此时他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抢下先锋的任务不为别的,只是想按照之前和姚拱商议的那般,与城内的燕军打个配合。
一会他只需要假意攻城,然后回来虚报城防力量,定能打朝廷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到时候他再揭竿而起,与城内燕军里应外合,如此大事可成!
想到这里,潘文立刻带着他的一万骑兵奔向贪狼城。
“来了!”
听到由远及近传来的一阵隆隆马蹄声,姜溟顿时就来了精神。
当他看到来军旗帜上写着大大的“潘”字时,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好戏这就要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