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宛踏空而来,素白长裙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发间一支青玉簪映着天光,流转出莹润的灵韵。

她眉目清冷,手中持着一只青玉净瓶,瓶身雕琢着细密的山川纹路,此刻正泛着淡淡的碧光。

“收。”

她指尖轻点瓶身,声音不大,却如清泉涤荡,穿透了洪水的轰鸣。

刹那间,原本咆哮的洪水骤然一滞,紧接着,如被无形之手攫住,化作一道巨大的水龙卷,呼啸着朝玉瓶涌去!

浊浪翻滚,却在触及瓶口的瞬间变得温顺,如百川归海,尽数没入那方寸之器。

“这……”

城墙上,侥幸逃过一劫的守军瞪大了眼睛。

他们眼睁睁看着淹没城池的洪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去,露出被冲垮的屋舍、泥泞的街道,甚至还有几条搁浅的鱼在泥浆里扑腾。

左相石斐站在高处,瞳孔骤缩。

他本来以为这座城池略高,能躲过这滔天的洪水,可面对这天地之威,纵是朝廷兵马也束手无策。

而此刻,那女子仅凭一只玉瓶,竟能逆转洪流!

“山神娘娘的手段如此惊人……”他低声喃喃,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之前的那些较量,是他不知所谓了。如果山神娘娘真的想要做什么,根本都不需要大费周折,那些神通广大的信徒瞬间就能将他秒杀。

再想到宫中的那一位,还有手握大军的镇国大将军,左相心中冷笑。

那两位恐怕还不知道,这个山神娘娘的力量到底有多么可怕,只是山神信徒而已,抬手间竟然连洪水都能收进去。

隔壁的燕国国师根本都无法与之相比!

他再次朝着空中看过去,心中无限感慨。

凌空而立的王宛神色未变,玉瓶在手中稳如磐石。

她一步步向前走去,所过之处,洪水退避,泥浆干涸。

有百姓跪伏在地,颤抖着向她磕头,口中高呼“仙姑救命”。

她却只是轻轻摇头,道:“非我之功,乃山神娘娘慈悲。”

远处,被洪水围困的一些残存富商呆呆望着这一幕。

他们曾自诩富贵通天,可如今,在这天地之威面前,他们的金银财宝、权势地位,全都成了笑话。而真正能救他们的,竟是一介女子手中的一只玉瓶。

“原来……这世间真有神明……”有人喃喃自语。

洪水渐退,天光微亮。

王宛收起玉瓶,转身离去。她的身影在晨雾中渐渐模糊,唯有那玉瓶的微光,仍在众人心头久久不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山神娘娘的传说,也随着这场洪水,传至梁国大地。

洪水退去的忻州城外,泥泞的官道旁搭起简陋的草棚。

李老汉用树皮般粗糙的手掌按住孙儿的肩膀,颤巍巍指向远处正在帮灾民包扎伤口的荒山小医生。

“瞧见没?荒山来的一位小小女童,都懂医术,那是因为她信仰山神娘娘,得到山神娘娘的照拂!”

七八个孩童围坐在倒扣的渔船边,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大人用芦苇秆扎成的山神娘娘像。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突然举起刚捏的泥娃娃:“我给山神娘娘塑了金身!”

那歪歪扭扭的泥像手心,赫然躺着粒从洪水中捞出来的金瓜子,正是一些富商银库被冲散的财物。

“二叔公,咱们回去就把祠堂改建成山神庙吧?”年轻媳妇搀着咳嗽的老者,悄悄指着远处。

几个衙役正把周家的一些仓库拆出来,火焰里噼啪作响的,映在每个人的脸上。

即便是忻州最厉害的富商又如何,在这一场大洪水中,也被冲得七零八落。

但山神娘娘却是永恒的,也是最厉害的!

众人心中无比骄傲。

茶棚底下,蒋货郎把最后半袋糙米倒进粥锅,突然扯开嗓子唱起即兴编的小调:“琉璃瓶儿收洪水哟~”

周围立刻有人接上:“山神娘娘显圣威~”

调子虽荒腔走板,却引得更多灾民加入,连正在分药的医女都跟着轻哼。

官道旁的柳树上,不知谁系了条褪色的红布。

布条在风中舒展,露出用木炭写的“消灾”二字。

有的布条,也写上山神娘娘的名字。

渐渐地,每棵幸存的老树都挂上了这样的布条,远远望去,像一片赤色的浪。

暮色渐浓时,不知哪个村落率先燃起了香火。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众人传唱的声音,在群山间荡出悠远的回响。

雾气缭绕的荒山,虞洛也听到有很多人向自己祈祷。

那些人似乎在说,山神娘娘谢谢你!

她站在神庙之巅,雪袖无风自动,无声地露出笑容。

青州官署内,烛火将两道身影投在斑驳的粉墙上。

左相石斐指尖轻敲案几,檀木发出沉闷的声响。

王宛一袭素衣,神色平静,仿佛方才那句惊人之语并非出自她口

窗外雨丝斜飞,打在尚未退尽的积水上,泛起无数细小的涟漪。

“建工厂?”石斐声音低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姑娘可知,如今各州受灾,朝廷赈灾尚且捉襟见肘,若再大兴土木,太子一党必会借机发难。”

他指尖轻叩桌面,目光扫过窗外——那里仍有未退的积水,倒映着残破的屋檐。

朝廷的赈灾粮迟迟未至,而太子的门客却已在暗中弹劾他擅离职守。若是再明目张胆地调动人力物力,恐怕……

王宛素白的衣袖拂过案几,腕间一枚青玉镯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左相多虑了。”她抬眸,眼底似有寒星闪烁,“燕国国师如今自顾不暇,镇国大将军麾下兵马早已调往北境,正忙着清洗梁帝旧部。至于淑妃,她此刻正帮太子拉拢江南世家,哪有心思管这些?”

石斐眉头微蹙。三日前密报确实提到,大将军以“肃清逆党”为由,已处置了十二名官员。

他自然知道淑妃的兄弟近日频频出入江南豪族的宴席,却没想到荒山竟也了如指掌。

荒山果然是与众不同的,即便忙碌这么多天,救了这么长时间的灾,也依然纵观天下事。

不愧是山神娘娘的信徒啊!

“即便如此,”他沉声道,“灾后重建非一日之功,若强行征调民力,只怕会激起民变。”

“民变?”王宛轻笑一声,目光投向窗外泥泞的街道,“左相以为,如今的百姓还会乖乖等死吗?”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几名差役仓皇奔来,高喊着流民聚集,抢夺粮仓。

石斐脸色骤变,却见王宛依旧神色淡淡,仿佛早有预料。

“灾民无粮,乱军必起。”她缓缓起身,素白的衣袖拂过案几,“山神娘娘的意思很简单,趁乱布局,方能掌控先机。”

王宛的声音忽然放轻,却字字如钉,“至于是用灾民,还是用乱民……”

“左相是个明白人。”

石斐沉默良久,终于闭了闭眼。

“工厂之事……本相会尽力。”

“山神娘娘要工厂建立起来,给灾民一个安稳的家,荒山也会相助,左相无需太过忧虑。”

话音落下,王宛就凭空消失了。

左相后背一阵冷汗,他捏着手中的一枚青玉令牌,心中感慨万分。

谁能想到,一个突然出现的山神娘娘,给梁国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