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准,长孙无忌罢右仆射!”

“令,授开府仪同三司。”

“臣,长孙无忌,叩谢皇恩!”

长孙无忌稽首而拜,终于是将压在心头的这块石头给去了下去,诚然宰相很香,但以长孙无忌的权势,不需要右仆射一职也能过的很好,可要是多了这个右仆射,那就不见得了。

太过了,没什么好处,火上浇油的下场可并不美好,尤其是,他还是被浇油的那一个,更是不好了。

当然,这开府仪同三司也很荣宠,但,好歹是个散官,无权无势的,也不会引起更多人的在意和嫉恨。

为官之道,当在一松一弛,顺势而为。

逆流而下,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儿。

“朕欲设尚书六部侍郎,做为六部尚书的副贰,同时设置左右司郎中各一人。诸位以为如何?”

待到处理完长孙无忌的小事儿,李世民再次开口道。

此一目的,便是为了防止权臣专断。

隋末战乱导致官僚体系混乱,如今急需整顿官制以恢复国家治理能力。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作为尚书省下属核心机构,其本身权力相当之大,只有如此形成互相监督才能更好的确保政令推行。

李承乾闭着眼就知道下一步是什么。

没有出乎他的预料,只见刚刚回班的长孙无忌又大大方方地走了出来,李承乾一乐。

“陛下圣明!昔周公制《周礼》六官,仅定职分而未察权弊;汉武置尚书台,权重而失制衡。今陛下厘定六部侍郎,分权尚书,实兼周、汉之长而避其短——此非但合天道阴阳相济之理,更见圣心烛照万世之智!”

“臣观侍郎之设,犹北斗辅弼紫微:尚书主其纲,侍郎理其目,上下相维而无专擅之虞。昔光武收三公权归台阁,犹不免外戚宦官之祸;陛下今日分权六部,使贤者展才、庸者敛迹,此诚帝王术之至臻也!”

很好,很符合长孙无忌的人设。

不光是李承乾笑了,李世民也一样。

当然,诸多大臣也是如此,没人会反对的,因为这人是李世民。

唯一乐意跟李世民唱反调的魏征都觉得这个举措很棒,还能有谁反对?

五姓七望?别闹了,现在的五姓七望可没几家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儿的!

“好,如此诸部初拟人选,朝会结束后送往甘露殿。”

“唯!”

——

甘露殿的事儿跟李承乾没什么关系,六部侍郎的安排他也插不上手,他也懒得插手,自己老爹这事儿不可能干不利索,他啊,还是踏踏实实回东宫看看程处默程处亮兄弟俩的学习进度呢。

一进东宫,李承乾便看见了正在吭吭对练的哥俩,如今的他们可是个很名副其实的体育生了。

身体素质,格斗能力,军事水平等等等等都在飞快进步,李靖作为主要负责人,对于他们俩来说无异于顶级教师一对一贴身指导,进步若是慢了,怕是程咬金都能挥舞着鞭子撵着他们二人狠抽!

“歇歇?”

“歇歇,一会儿陪着孤垦块地面出来,棉花种子需要地方耕种,孤打算在东宫搞个试验田出来。”

李承乾坐在树荫下,喝着茶水,望着汗如雨下的程处默兄弟俩邀请道。

石桌上还摆着一壶茶水,那是给这哥俩准备的。

“谢太子殿下!”*2。

二人听见太子开口,当即停下对练,从一旁的树杈子上拿下自己的毛巾沾沾早就准备好的凉水开始擦汗。

他们俩倒不是个外道的人,当然,李承乾也不会介意。

谁有本事,谁有能力,谁都可以稍微随便一些,再说了,总是一板一眼的,这日子过的也没什么意思不是?

“自打你们二人来了东宫,孤这东宫的树杈子,就没有没挂过你们俩毛巾的地方。”李承乾摇头轻笑道,看起来倒是温和的一批。

程处默哥俩嘿嘿憨笑,这没办法嘛,他们也没什么其他的地方挂毛巾不是?总不能找俩太监伺候他们哥俩吧?

那特么的还不如挂树上呢!

“等到明年九科开始招生,孤得去跟父皇要块地方了,人多可真不合适。”

“你们俩好好学,若是今年能通过考核,明年便要去贞观城了,莫要丢人。”

李承乾望着这俩五大三粗的同辈人,可谓是谆谆叮嘱......

他们俩是标杆,丢了人,就不合适了。

“殿下放心,吾等定然不负殿下期望!”*2。

哥俩异口同声,听起来气势十足。

“好,孤等着看你们的成绩,快歇歇,一会儿陪着孤去垦地。”

“话说,你们俩会不?”

李承乾瞅向程处默兄弟二人问道。

不是他信不过这哥俩,实在是......他也不会。

但他知道怎么搞。

“没问题,殿下,您放心,俺们哥俩那都是一把好手!”程处默拍拍自己胸脯子嗷嗷保证道。

程处亮在一旁猛猛点头,“殿下放心,俺们哥俩力气比牛都好使!”

李承乾哑然失笑,能看出来,这俩人是程咬金的亲儿子。

能拿自己跟牛比划,那必然人中龙凤。

“好,一会儿孤告诉你们怎么弄,你们哥俩就怎么弄!”

“殿下放心!”*2。

东宫东北角。

李承乾带着四大金刚,左右护法出现在此处,人手一根锄头,气势汹汹的直奔李承乾早就相中的一块地方而去。

他准备在这个角落用代田法搞个小小的试验田,当然,并不是为了种棉花,毕竟没到季节呢还。

他只是为了后面旱灾出现推行代田法准备一个借口罢了。

他总不能张嘴就来不是?那岂不是显得他这个太子不靠谱?

麻烦!

“对对对,三条沟!”

“宽度一尺,深度一尺!”

“将种子播种于沟中,等到苗发芽长叶以后,便在中耕除草的同时,将沟两边的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的根部!等到需要种植作物的时候,孤带着你们过来亲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