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门房毕竟也是尽自己的职责,李云志并没有怪罪他。

而是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新来的门房战战兢兢的回道:“回,回少爷的话,小的叫门墩。”

李云志:......

三宝听到这个名字哈哈大笑了两声,指着新来的门墩说道:“你这起的都是什么名字啊?”

门墩虽然被三宝嘲笑的有些脸红,但是仍旧梗着脖子说道:“夫人说了我为人正直,敦厚,以后家里看门的活就交给我了。

若是有陌生人上门不经主家许可,一律不准进。

所以夫人就给我起名叫门墩。”

李云志抽了抽嘴角,算了,只要他娘高兴就行。

李云志看了一眼一旁的三宝:“你拿二两银子给他,算是奖赏他忠心办事。

今天你做的很对,只是以后遇到陌生人上门要先礼后兵。

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姓名后及时进去通传。

说话的时候也要客气几分,免得得罪了人。”

门墩儿听到这话赶紧应了下来,他们家少爷真是大好人,怪不得能考上解元呢。

不仅不怪他势利,还给了他二两银子,还教他以后如何守门。

门墩趴在地上磕了个头:“多谢少爷,小的定然会谨记少爷的教导,尽心尽力看好门房的。”

李云志便没有再说话,带着三宝回了房间。

他们家的院子可不算小,这一路走来,李云志见到了不少陌生的面孔。他知道他娘这回买了不少下人回来。

李云志在门房那里发生的事。杨春华已经收到了消息,她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都怪她没有交代清楚,光想着若是陌生人想上他们家来必须要通报,没想到会把他儿子也拒之门外啊。

好在这点小事李云志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在葛山长家待了一天,葛山长教了他不少东西,他需要好好整理一下。

再者他还有一本未完结的小说,他马上要去京城了,临走之前需要把全部的稿子写出来。

葛山长说京城局势复杂,建议他年前进京。

这样他不仅可以早日清楚京城复杂的局势,还能适应京城的环境。

往年京城里有大笔批考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本来学问顶好的学生最后却考不出好成绩。

尽管李云志服用过洗髓丹,身子骨好的很,但李云志不想出一点差错。

所以他决定接受各葛山长的建议,年前进京。

说是年前进京,这几日恐怕就得动身。

现在已经九月份了,再过两个月天气就冷了,到时候赶路也不太合适。

但是走之前李云志会把一切安排妥当的。

当天晚上李云志房里的灯亮了很久,三宝都睡醒了一觉他还在忙。

第二天李云志起来依旧精神奕奕的,李云志看了半个时辰的书,又练了半个时辰的书法,家里才准备开饭。

吃过早饭后,李云志让三宝去给陈沐送信,告诉他自己年前要启程进京,问他是否一道同行。

让六福去给于东升送剩下的尾稿。

又让李富贵把村长请到了家里来。

村长来的很快,现在的李云志早已经今非昔比,一进门村长就要给李云志行礼。

李云志一把托住了他:“村长爷爷,您这是干什么?可是要折煞我吗?”

村长诚恳的说道:“你现在是举人老爷,就是县太爷见了你也得礼让三分,这规矩可不能坏。”

李云志听到这话笑着说道:“村长爷爷,这规矩是定给外人的,您又不是外人,我一直把您当成长辈,您若是给我行礼,我是万万不能受的。”

一句不是外人是长辈,给足了村长面子,他激动的是老泪纵横,能有个把他当长辈的举人,他死也瞑目了。

李云志又扶着他坐下。

然后说起了正事。

“村长爷爷,这次我让我爹请您过来,是有两件事想要跟您商议的。”

李云志如今的身份摆在这里,他若是想做什么事,村长只会鼎力支持。

但是现在李云志却把村长请到了家里,说要跟他商议,这是给他脸面。

村长笑呵呵的说道:“志哥儿,有什么话你尽管说,若是需要村长爷爷出面的,我也是义不容辞。”

李云志直言道:“第一件事是修缮祠堂,咱们李家村虽然大,李姓人家也居多,但是祠堂已经多年未曾修整。

那些世家大族都是有家族传承的,虽然咱们李家也有祖宗家法,但是不够完善,约束力也不强。

这修建宗祠的银子有我家出,你找几家愿意遵守家规的加入,自成一脉,咱们算是同宗。

他们若是愿意接受约束,将来我若做了官自会庇护他们。

他们若是不愿意,自然也不强求。

一旦入了宗,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村长听到这话点了点头,这么好的事,恐怕傻子才不愿意吧。

李云志之所以这样做也有他的打算,朝堂局势错综复杂,靠他自己恐怕在朝堂很难有长远的发展。

自古以来,哪个世家大族都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就算是家族里其他人官位不显,但是总有用到的时候。

李云志现在就得开始谋划。

“第二件事,我想着是不是在咱们村子里建几间学堂,让村里的孩子都读书识字。

若是有天赋的再送去县城的学堂。

到时候我会设立教育基金,银子也由我出,就从粉条加工坊每年抽出我家的一成利润来。

不过这些银子的去向村长爷爷要严格把控,省得有那些投机取巧的小人,打着送孩子去读书的名义谋取私利。”

村长听到这话,深深的被震撼了,让村里的孩子都去读书,这得多大的胸襟和格局。

若是他们村里的孩子人人识文断字,将来就算不科举,也能找到其他出路。

村长站起身深深的朝着李云志行了一礼,一旁的李富贵赶紧去扶他。

村长声音哽咽的说道:“志哥儿这胸襟真是让我深感佩服,我自愧不如啊。

村长爷爷替李家村所有的孩子谢谢你,你放心这事我一定办好。

我这身子骨硬朗的很,再活个十年八年的肯定不要紧。

只是这银子不能让你一家出。

这修宗祠的事我就不说什么,但这学堂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我回头召集村民开个大会,从大家伙的利润中再抽出一成来作为那什么教育资金。”

李富贵听了这话有些犹豫的问道:“村长叔,村民们会答应吗?”

不怪李富贵有疑问,毕竟村民们的日子也不算富裕。

虽说这几年有了粉条加工坊,温饱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要让他们往外掏银子,恐怕没有一个人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