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嫁给前世未婚夫,一胎多宝 > 第191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大娘说到这里,眼神里闪过一抹狡黠而略带调侃的光,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有些人啊,真的是不作就不会死!他们总想着在老虎身上拔毛,也不先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个本事和胆量。”

“再说还有一些人啊,不管是脸皮厚得堪比铜墙铁壁,还是心黑得比粪坑还恶心,满脑子都是歪门邪道,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算计别人。”

“看在都是邻居的份上,我奉劝大家,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惦记,惦记了也是白搭,到头来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说不定还会把自己搭进去,惹上一身腥!”

说完这番话,刘大娘转身回到屋内:“哐当”一声关上了自家的大门,再也不愿理会身后汪婆子那喋喋不休的议论声。

“砰!”

木门被重重关上的声音在胡同里格外刺耳。

刘大娘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转而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她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衣角,指节都泛了白。

“呸!白眼狼!”

她朝冉家的院墙狠狠啐了一口,浑浊的老眼里闪烁着怨毒的光。

心里盘算得好好的,以为冉南雪会把隔壁房子的钥匙留给自己,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打着照顾房子的名义,就能顺理成章地搬进去。

这条路上,除了少数几家,哪一家不是十多口人挤在一个院子里,她以为凭着自己与冉家的交情,这房子十拿九稳的事情。

可谁曾想……

刘大娘咬牙切齿地瞪着院墙,仿佛要用目光在上面烧出个洞来。她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中的一员,到头来什么便宜都没占到。

几个老婆子站在胡同口交头接耳,脸上的表情既嫉妒又不甘。

她们盯着冉家院墙的眼神,活像一群饿狼盯着一块肥肉。

有人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等夜深人静时要不要翻墙进去\"借\"点东西……

这样的暗流涌动持续了好几天。

直到一个阳光刺眼的上午,街道办的王主任带着两个红袖章,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冉家小院又加了一把明晃晃的大铜锁。

“各位邻居都听好了!”

王主任的声音像炸雷般在胡同里炸开。

他环视着围观的住户,目光在汪婆子几人身上多停留了几秒:“冉家的房子从现在开始归街道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

他故意顿了顿,让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钉进这些人心里:“如果有人敢私自撬锁,或者想在墙上开个洞偷偷搬进去……”

王主任冷笑一声:“那就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是破坏集体财产!”

冉家的房子他也眼馋,在看到革委会出具的证明后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特别是今早接G革委会刘华中的电话,让他帮忙看护下冉家的房子,他心里那点小九九更是一下子就没有了。

刘大娘还有汪婆子几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下意识往人群后面缩了缩。

之前她们就是在心里这样打算的。

特别是汪婆子感觉王主任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剜在自己脸上。

“一旦发现这种行为”

“我们立即上报革委会!到时候……”

他意味深长地扫视众人:“丢工作是小事,被下放改造也是咎由自取!”

最后那句话像一盆冰水,把刘大娘等人心里那点小心思浇了个透心凉。

汪婆子的腿已经开始发抖,差点站不稳。

“听人劝,吃饱饭。”

王主任放缓语气,但眼神依旧凌厉:“别没事找事。”

说完,他故意把新锁的钥匙晃得哗啦响,这才带着人离开。

围观的住户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出声。

大家都想不明白冉家什么时候搭上这么厉害的靠山了。

打房子主意的人灰溜溜地钻进自家屋子,特别是刘大娘把门摔得震天响。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场闹剧到此为止了,那两把明晃晃的大锁,就像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个心怀不轨的人头上。

宁安路的冉家,母子三人搬过来后,除了偶尔外出购物外,明面上他们几乎整天都呆在家里,大门紧闭,似乎外界的喧嚣与他们无关,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实际上每周有一半的时间,兄妹俩都从后门绕到隔壁去学习。

学校的教室是用地下室改建的,在里面上课,根本不怕被外边的人听到声音。

至于革wh那边,球球连着去蹲守了几天,发现没有任何动静传出来,冉以沫见状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石头,不再将过多的注意力投放在这件事上。

冉家书房

书房的灯光柔和地笼罩着冉家母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冉南雪和冉逸尘捧着厚重的书籍,指尖轻轻摩挲着泛黄的纸页,仿佛捧着一份珍贵的宝藏。

他们沉浸其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像是久旱的禾苗终于迎来甘霖,每一行文字都让他们心潮澎湃。

书页翻动的沙沙声、笔尖划过纸张的细微声响,在静谧的房间里交织成一首无声的乐章。

这些书籍,宛如黑夜中的星辰,为他们指引方向,照亮前路。

每一个观点,每一段历史,都让他们对未来的认知更加清晰,也让他们心中燃起更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渴望走得更远,看得更多。

让冉南雪震撼的,是女儿空间里的那些后世影像。

她看到了高楼林立的城市、飞驰的高铁、浩瀚的宇宙探索,也看到了那些普通人的奋斗故事,以及国家一步步崛起的身影。

那些画面真实而鲜活,让她心潮起伏——原来未来是这样的壮阔,而她,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更让她惊讶的是女儿冉以沫的反应。

这个年纪尚小的孩子,竟能对这些复杂的历史、科学和文学侃侃而谈,甚至提出独到的见解。

思维敏捷,见解深刻,有时甚至让冉南雪自叹不如。

看着女儿明亮的眼眸,她心中既骄傲又欣慰,或许,她与孩子们,注定会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甚至是推动者。

除此外,冉南雪发现冉以沫的动手能力也异常出众,利用从废品站掏来的一些机械零件,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组装出了一台简易的脱粒机。

小巧的设备,虽然外观朴素,却蕴含着不凡的功能。

冉南雪上手操作过,脱粒机用于脱玉米粒,不仅能极大地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农活的负担。

冉南雪看着女儿那双沾满油污却依然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心中充满了骄傲与期待。

冉逸尘的双眼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仿佛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沫沫,你真的好厉害!如果这个机器能够大范围地推广使用,那将会节省多少人力物力啊,对社会的贡献简直不可估量。”

冉以沫莞尔一笑,鼓励道:“妈妈,哥哥,你们也可以做到的。这段时间我们从废品收购站里淘到了不少宝贝零件,如果你想组装什么新奇的玩意儿,完全可以学着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