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您什么时候回来啊?”
“王爷回来了!”
“姐夫回来了!”
......
第二天早上,王府里的徐妙清和吴淑灵的母亲,以及吴淑雅和其他几个妹妹看到朱榑后,都纷纷对着朱榑打招呼道。
尤其是徐妙清在看到朱榑回来时,自然是十分的欢喜。
朱榑这次离开差不多两个月了,徐妙清自然是十分的想念朱榑了。
如今看到朱榑回来了,自然是十分的高兴,那绝美的俏脸上是说不出的惊喜和开心。
而吴淑灵的母亲和其他几个妹妹看到朱榑突然归来,只是有点意外而已。
倒是吴淑雅再次看到朱榑,那绝美的俏脸不由微微一红,然后露出一丝娇羞的神色,一双绝美清纯的眸子,竟不敢去直视朱榑。
因为看到朱榑时,她就不由想起昨晚在朱榑房间里所发生的那一幕,简直是太羞辱了。
说实话,她昨晚回去之后,一整晚都睡不着,翻来覆去的,脑海里全是之前在朱榑房间里的那一幕。
她也不知为什么,每次都想尽力不去想那些事,可脑海里却根本就不受控制的浮现出那一幕的画面来。
说实话,她心里对朱榑这位齐王殿下还是很好奇,也很有好感的。
尤其是在来到青州之后,在见识了青州的繁华和一切后,整个人都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她没想到这天下竟然还有如此繁华,如此太平盛世的地方。
宽阔平整的水泥路,来来往往的商队,一个个满是带着发自内心笑意的百姓,这些就连在繁华的京都都未曾有过。
这让她对朱榑那位齐王殿下的能力敬佩不已。
能够把自己的封地治理成如此这番模样,绝对是一个十分有能力和本事的人。
这让她对这位齐王殿下是彻底刮目相看起来。
“嗯,回来了,昨晚很晚才回来的!”
“见你睡着了,便没有去打扰你了。”
朱榑先是一脸笑盈盈地对着自己的侧妃徐妙清开口道。
近两个月的时间没见徐妙清了,他心中也还是有点想她了。
再次看到徐妙清这种漂亮而又熟悉的容颜,朱榑心中也是十分的欢喜。
“岳母和几位妹妹也都来了啊!”
“岳父的事情也听说了,各位节哀顺变。”
“既然来本王封地这边了,就在这边多住一段时间,有时间让淑灵带你们去本王的封地各处转转,或者去海边那边玩玩。”
朱榑接着把目光投向了吴淑灵的母亲和吴淑雅等几位妹妹淡淡一笑道。
只是,在看向吴淑雅的时候,朱榑的目光不由在吴淑雅身上多停留了一回。
不得不说,这吴淑雅的身材也是十分的窈窕,虽然不似吴淑灵和徐妙清这样成熟妩媚,却也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嗯,只是这样一来就要麻烦王爷了!”
吴淑灵的母亲倒是跟朱榑十分的客气。
“没事,不麻烦!”
“都是一家人,就当这里是自己的家里一样就行了,别客气!”
朱榑听了吴淑灵母亲的话后,不由一脸笑盈盈地再次开口道。
接着,朱榑便和众人一起吃了一顿温馨的早饭,然后便进了书房,见了朱一帅,询问起最近大明境内的情况来。
朱一帅乃是朱榑那支暗卫的统领,掌控了整个暗卫的所有成员和情报。
如今的暗卫早已经是遍布了整个大明各处,成为了朱榑在大明的耳目。
整个大明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朱榑这些暗卫的耳目。
见完朱一帅后,对大明的目前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便再次召见了吴悠和王洋。
吴悠是朱榑所有产业的负责人,而王洋则是朱榑那支贩卖私盐组织的负责人。
他们都被朱榑使用了忠诚卡,对朱榑的忠诚问题自然没什么话可说了。
“吴悠,你跟王洋对接一下,把在倭国的产业和相关的贸易都交给王洋来负责,你接下来的重点放在大明境内吧。”
“至于王洋手中的那些灰色产业,也全部移交给吴悠来管理吧!”
朱榑对着身前的吴悠和王洋淡淡地开口道。
吴悠掌管了他在大明的所有产业,又要往倭国那边跑,实在是有点忙不过来,所以,朱榑打算把倭国那边的产业都交给王洋来管理。
倭国那边的主要是那些矿产和冶炼工厂,以及一些水泥工坊等产业,还有跟大明青州之间来往的贸易。
“是,主人!”
吴悠和王洋听了朱榑的话后,顿时一脸恭敬地对着朱榑躬身应道。
他们对于朱榑的安排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异议了,朱榑让他们做什么,他们便做什么。
“还有,本王打算在本王的封地境内和倭国境内兴建大量的钱庄,几乎每座城池都建一个钱庄。”
“而且,这钱庄跟其他的那些钱庄不一样。”
“本王的这钱庄不但可以用来存钱和放贷,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发行纸币。”
朱榑接着再次对着吴悠和王洋开口道。
这个时期已经有很多私人的钱庄了,不过,这些私人的钱庄主要是用来存钱和放贷。
也就是说,百姓或者商人可以把他们多余的金钱存入我们的钱庄来获取利息收入,而我们钱庄则可以把这些钱财放贷给有需要钱财的人,以获取更高额的利息回报。
不过,因为是私人的钱庄,大多数百姓对此却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所以,那些钱庄的生意更多的还是在那些商人之间进行。
“发行纸币?”
吴悠和王洋听了朱榑的话后,顿时露出一脸疑惑的表情。
这个时期也已经有纸币了,只不过也没有全民普及,主要也是在那些商人之间使用的比较频繁而已。
“嗯,本王发行的纸币跟大明目前所发现的宝钞有所不同。”
“本王的发行的纸币额度小到一枚铜钱,大到万两黄金,总之要包括各种数额,方便百姓直接日常生活和交易使用。”
“本王要本王的封地所使用的交易货币全部变成这种发行的纸币。”
“这样既方便携带,也能够方便百姓和商人之间的日常交易。”
“同时,本王向所有百姓承诺,只要持有这种纸币,便可以随时随地到本王封地的任何一家钱庄兑换成相应面值的铜钱或者白银跟黄金。”
朱榑接着给吴悠和王洋两人解释起来。
其实,朱榑要办的不是钱庄,而是后世的银行。
朱榑自然知道这银行的重要性了。
所以,朱榑打算把后世银行搬到他的封地来。
这样不但方便他封地的百姓和商人之间的交易,而且还便于他掌控整个封地的金融。
他打算在他的封地构建一个庞大的金融系统,打造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
朱榑之所以现在才弄,是因为在朱榑看来,时机已经成熟了。
一来,以朱榑在他封地的威望和信誉,足以能够推行这种纸币的发行。
二来,朱榑现在手中拥有倭国大量的金山和银山,还有铜矿。
有这些黄金和白银,以及铜在的话,也就有了发行纸币的根基了。
否则没有黄金和白银,铜作为支撑的话,朱榑发行大量的纸币,根本就不值钱,或许跟一张废纸没什么区别,自然也没有人愿意去用了。
另外,朱榑发现纸币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提前把这些钱花出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比如修运河,办学堂,亦或者修铁路,制造火车,以及发展研制其他高科技产品等。
朱榑知道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财做依托,同时,做这些事也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不是说做就能马上做得出来的。
所以,朱榑自然得开始准备布局了。
就从他的封地开始,就当是一个试点,等成功之后,便可以推广到整个大明,甚至是他掌控的那些海外之地去。
“吴悠,这在封地建钱庄,以及纸币发行之事就由你全权负责。”
“你可以去青州工院跟那些人员商议一下,研制出一种方便生产制造,并且能够防伪,以及方便携带的纸币出来。”
“王洋,你就负责倭国那边的钱庄筹备之事。”
朱榑把他的钱庄理念跟吴悠和王洋等人说了一遍之后,再次对着吴悠和王洋吩咐道。
“是,主人!”
吴悠和王洋听了朱榑的话后,再次躬身应道,然后纷纷开始去忙朱榑吩咐的事情去了。
对于朱榑吩咐的事,他们自然是全力以赴,严格的去全面执行了。
也许这建钱庄,发行纸币,在很多人看来,只不过是很寻常之事。
但是,朱榑知道,这将是他建立庞大金融帝国,开启货币霸权之路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