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高远蹬着自行车来到招待所楼下。
翘首以盼的李健群从窗户里探出头来,见他到了,摆摆手后穿上大棉衣就往外跑。
跟她住同一屋的王倩撇着嘴酸溜溜道:“傍上大编剧的演员就是不一样啊,瞧瞧人家这待遇,啥好戏都缺不了她,不用跟领导、导演套近乎女主角就自动送上门了。
不像咱们这些新人,还不知道得熬多少年才能演上女主角,好不容易上部戏,演的全是一句台词都没有的边角料。
人跟人之间的差距简直太大了。”
刘冬特看不惯她这副小肚鸡肠、羡慕嫉妒恨,又爱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阴阳怪气的臭德行。
瞥她一眼,刘冬嗤了声,讽刺道:“你若是愿意,也往高老师身边靠啊,谁也没拦着你傍编剧不是?就怕人家高老师看不上你!”
王倩不服气地一挺胸脯,说道:“你当我真不敢呢?她李健群是温柔漂亮,我王倩长得也不差!我真拉下脸去倒追高老师,就不一定有她李健群什么事儿了!”
刘冬懒得跟她掰扯,看看窗外的天,灰蒙蒙的,好像随时会有一场大雪降落下来。
她把棉服穿好,拿着铝饭盒出了门,心里也琢磨起来,高老师这部戏,我要不要主动去讨个角色呢?
高远单腿撑在地上,等李健群在后座上坐稳当后笑着说道:“我骑车快,你懂的。”
李健群揪住他的军大衣,小脸通红轻声说道:“讨厌死了,不占我便宜会死啊?”
高远咧着嘴诡辩道:“占其他女同志便宜那叫耍流氓,占我女朋友便宜这叫,嘿!相亲相爱一家人!”
后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李文化也蹬着辆28大杠过来了,一见面就调侃高远道:“你小子这张嘴啊,骂人的时候不吐脏字儿,说甜言蜜语的时候能把人齁死。”
李健群顿时表示:“导演说得对。”
高远又咧嘴一笑,道:“咱走着?”
李文化点头,“走着。”
中国戏曲学校坐落在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1950年建校,占地81亩。
校园里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凉亭、廊桥。
只是此时正值寒假期间,显得有些空当,若是在上学的日子,校园里那才叫一个热闹。
咿咿呀呀,唱念做打的同学们会成为校园一景。
高远和李文化可不是奔着那些普通学生来的,他俩是奔着一个非常独特的学生来的。
目标人物叫杜玉明。
他后来是《少年张三丰》里的逍遥王,是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里的鹿杖客,是《冬至》里的柯镇华,是《庆余年》里的大太监洪四庠。
他在荧幕中的形象,是各种各样的坏蛋、毒贩、土匪、杀手、日本鬼子、黑社会老大……
但他现在还只是戏曲学校在读的长靠武生学员。
高远三人见到他的时候,他身穿着靠,头戴着盔,脚蹬厚底靴,手拿一条长戟,满脸严正地练着功。
高远一看他这身扮相就乐了,就问有头发的杜玉明你们见过吗?
杜玉明见三人进了练功棚,把长戟竖在墙上,快步走过来,笑容满面道:“是李导和高策划吧?”
来之前打过电话了,他能猜出来人是谁这不奇怪。
李文化笑着跟他握手道:“杜玉明同志,你好,我是李文化,这位是《太极》这部影片的编剧兼总策划高远老师,我再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姑娘是本影片的女主角陈少琪,本名叫李健群。”
高远也跟他握了手,道:“老杜你好。”
杜玉明一愣,咧嘴笑了,“高老师好,老杜这称呼我还是第一次听人叫,还挺亲切的。”
李健群也瞧着他,呀,这长相,确实清奇,一张驴脸,颧骨贼突出,双眼很大且带着一股子戾气,眉毛稀少,咧嘴一笑,口腔里能塞进去一个拳头。
很别致的一个反派苗子。
自家男朋友挑选演员的眼光盖了帽了。
高远也嘿嘿一笑,道:“我这人自来熟,您别见怪。既然之前已经有过初步沟通了,今天我和导演过来跟您见一面,再确定一下,您同意加盟我们这部电影,不会再变卦了吧?”
高远负责提供名单,李文化负责跟演员提前沟通。
两人分工明确。
杜玉明点头道:“自然不会再变卦了,还得感谢二位,让我有机会参与到一部电影的拍摄工作中来,我深感荣幸。”
李文化笑着说:“你就别客气了,那咱就定好了,过完年剧组正式成立后,我们会通知你进组的。”
杜玉明说声好。
三言两语就搞定了一位。
高远和李文化、李健群告辞离开。
“感觉怎么样?”高远问李健群道。
“这形象,一看就不是好人呐,但是观众印象绝对深刻。”李健群想想杜玉明的相貌,一缩脖子,心有余悸。
李文化笑道:“健群这话说得对,杜玉明这种凶悍的形象,放在哪部戏里都很突出,但角色必须是反面的,让他演正面形象就很出戏了。”
高远不以为然,人家老杜还真演过正面角色,《雪豹》里的朱子明,那份江湖侠义劲儿被他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人又风驰电掣地回到了北影厂。
今儿是腊月二十四了,距离过年还有六天。
厂办提前下了通知,今天发福利。
主楼前的小广场上停着一辆bJ130轻型货车,车都里面满满都是春节福利。
标准四件套:挂历一本、苹果一箱、带鱼一份、糖果点心一包。
高远不是正式职工,春节福利没他的份儿。
但李健群是,他得帮女朋友把这堆东西搬到招待所房间去。
把车子停好,见小广场上乌泱乌泱全是人,高远就有点不太想过去。
他又望了望,目光呼地一亮,哎哟,我这是看见谁了呀。
一群导二代啊!
这不是大导么。
还有田壮壮。
那女的是……
少红大师!
记者:从小您对《红楼梦》原着熟悉吗?
少红大师:不熟。
记者一脸惊讶:不熟就敢接戏?
少红大师:《橘子红了》我也不熟,不也接了。
记者:您总读过《红楼梦》吧?
少红大师特坦然:那不叫读,那么点年纪,只是为了看看封建社会什么样,满篇觉得是鬼话连篇。
所以,当轿帘子一掀,观众们一瞧,满欢喜的以为出来的会是个娇柔带点病态美的林黛玉。
结果,呀,钻出来一大马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