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大唐傀儡医 > 第161章 本宫要将萧慕宸诏回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1章 本宫要将萧慕宸诏回来

女帝的话音一落,整个集仙殿便是一滞,李显呆了一呆,陡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求道:“母后,韦氏她没有做错什么啊,求母后开恩,不要怪罪于她!”

“你真的了解你的妻子韦氏吗?”女帝不屑的问,“一个人眼中到底有多少野望,朕一看便知。”

李显吓得哆嗦,偏偏嘴不利索,面对母亲的威压不知如何辩驳,只道:“她只是个无知妇人罢了,陪儿臣在房陵多年,忘了宫中的些许规矩,请母后宽恕……”

他话还未完,韦氏便截断道:“不必了!”同时将李显拉了起来,一脸凄楚的含笑道,“太子不忘与臣妾共患难之苦,臣妾此生便已知足,虽不能共富贵,但太子安好,臣妾便是死也值了!”

说罢,竟是猛地向旁边的一根柱子上冲了上去,紧接着,砰地一声响,似砸在了李显的心头。

李显侧首一望,就见韦氏额前血流如注,身子软倒在地,集仙殿里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们也是骇然的慌了阵脚,李显跑过去抱起韦氏,慌忙的喊着宣太医。

张柬之等人虽有同情之心,却不忘继续给女帝施压道:“圣人,既然韦氏已死,那么太子……”

“朕会拟下诏书,让太子监国!”

女帝果断的应了一句,又一眼扫过站在他面前的几位重臣,冷笑道:“朕待你们不薄啊,在你们之中,有多少人是朕亲自提拔上来,委以重任,到头来,你们竟然反朕?”

崔玄暐道:“圣人,臣等这样做也正是为了报答陛下对我们的大恩大德啊,圣人久病不能处理朝政,张氏兄弟借着圣人的手伪造诏书,不知杀了多少良臣,又将多少贤能之士赶出朝堂,若长此下去,圣人辛苦守住的江山迟早会落入异姓之手啊。”

“好了,都退下吧,朕乏了!”

“喏!”

张柬之带着众臣们离开后,女帝在次日便颁下制书,让太子李显监国,大赦天下。

这一日,她让上官婉儿分别宣来了太平公主、相王李旦以及梁王武三思。

武三思诚惶诚恐,做渔翁多年,忽得诏见,心中还有些忐忑不安。

进了集仙殿后,他跪坐在女帝的下首,却听到女帝十分清醒的问了句:“三思,你知道朕为何又将这江山还于李氏手中吗?”

武三思攥紧了手,含笑答道:“侄儿不知,不过姑母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是最明智的选择。”

“你若真这么想,那朕也安心了。”女帝叹了一声道,“朕想保你,也想保住朕的几个儿女,要做到两全,很难啊!”

“虽然你们在明堂前盟过誓,相约李武两家永不刀兵相向,可朕知道这誓言不过就是一张一捅就破的废纸,迟早会有废弃的一天。”

“姑母!”

“你与韦氏之间的来往,朕已经知晓了!”女帝忽然话锋一转道。

武三思顿时心头一凉,汗流浃背,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姑母在昨夜五大臣挟持李显发动政变之时,要让李显杀了自己的妻子韦氏。

原来就连他的身边也有姑母的耳目啊!

那么她是否很早便已知晓他与韦氏有染……

“姑母!侄儿知罪!”

“如今韦氏已死,朕便不会再追究了,军国大事也已交给太子去处理。不过,朕还是要告诫你一句,为保武家势力不倒,不一定要做皇帝。”

不做皇帝,那便是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让皇帝亲信,也让皇帝离了他便不行。

“喏,三思谨记姑母的教导。”

“去吧!”

武三思走后,女帝再次穿上了一袭庄严的玄色凤袍,戴上帝冕来到了殿门前,看着空中飘下的雪花,她的目光似穿透了这皑皑白雪所织成的素衣,看向极远的远方,忽地,她叹道:“婉儿,你说朕还能等到她们回来吗?”

“圣人是指萧相与萧夫人吗?”

“她不只是萧夫人,更是朕亲封的安西节度使,是守卫我大周疆土的女将军,更是朕嫡亲的……孙女!”

“婉儿,朕知道,这场政变,你与太平甚至是相王都有参与,不过,朕现在的确老了,不会再怪责于你们,李氏打下的江山最终回归李唐,这是曾经李淳风所预料到的天意。”

“命运如此,朕不抗拒!”

“朕会再拟下一道诏书,这道诏书是否拿出来取决于你,但你的命运也会因你自己的选择而发生改变。”

上官婉儿微微色变,暗叹女帝的心思缜密细察入微,即便是到了年老身体衰弱的地步,也依旧神志清明。

她郑重的道了声:“喏!婉儿遵旨!”

……

这一场政变之后,李显终于在五大臣的拥护下登上了帝位,之后便是对有功之臣的封赏,而在这一次大型的封赏之中,拥护李显发动政变的五大臣全部封王,除此之外,相王李旦被封为安定王,太平公主晋封为镇国公主,获得五千封户,除此之外,太平公主还获得了开府设置官署的权力,直接参与朝政,其财富与权势地位成为了有史以来的公主之最。

上官婉儿也获得了一个婕妤的身份,继续在宫中执掌诏命。

但同时这般大肆的封赏之后,让李显处于一个极其弱势的地位,不管是五大臣,还是相王,甚至是太平公主,他们的强势参政能力都让李显极度的害怕起来,从前他便学着女帝想要提拔韦家人为亲信为己所用,但现在韦家人几乎灭族,他没有了可信赖之人,竟将这份信任寄予到了梁王武三思身上,于是武三思也成了有功之臣,不仅被任命为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还获得一块免死金牌——丹书铁券。

当然,在这场政变之后,最开心的莫过于李裹儿了,父王终于当上了皇帝,她也成了大唐最尊贵的公主,父王信守着从前的承诺,尤其还有母妃为他作出的牺牲,简直对她是宠溺到极致,言听计从。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愿,李裹儿甚至经常拿着自己写好的诏书,蒙上内容后,求皇帝给她盖玺印。

李显也不问缘由,总是乐呵呵的拿了皇帝玺印就往上面盖。

李裹儿的私欲也逐渐开始膨胀,这一日,她终于想起了还远在安西作战的萧慕宸与慕容桓,便召来了崔湜问:“本宫要如何做?才能让那个萧夫人慕容桓死在安西之地?”

崔湜便笑道:“想要她死还不简单,公主以为吐蕃的战神论钦陵是庸才之辈,他可是吐蕃的常胜将军,萧慕宸与慕容桓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公主就等着他们战亡的消息传来即可。”

李裹儿听罢有些不悦:“本宫只要慕容桓死,又没有说让萧慕宸死,不行,你得给本宫想办法,本宫要将萧慕宸给诏回来,就让慕容桓一人在安西作战,直到战亡为止!”

崔湜听罢,脸色僵了一僵,讪笑道:“公主还是想要萧慕宸啊?”

“本宫现在是公主,想要一个男宠,不是很正常吗?那太平公主府上不知有多少男宠了?”

说罢,李裹儿又凑到了崔湜面前,柔媚笑道:“你放心,你的孩子,本宫会生下来,他也是本宫的第一个孩子,本宫不会亏待于他!”

崔湜的脸皮再度一僵,道了一声喏,便不再说话。

李裹儿又拿了一封自写的诏书来到皇帝所住的甘露殿,娇声央求道:“父皇,儿臣还想要一个公主府官员,父皇就帮儿臣盖个玺印吧!”

……

李显登上皇位后,很快便移驾到了长安,消息传至安西时,慕容桓与萧慕宸正在昆仑山脚下,与论钦陵进行着最后一场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