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郡主断情第一天,众臣后悔急红眼 > 第三百一十一章 谢谢你们救了我们的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一十一章 谢谢你们救了我们的命

温南枝的指尖深深陷入陆澈的甲胄缝隙,触到他后背黏腻的血迹时,喉间泛起铁锈般的腥甜。

虫群振翅的轰鸣震得耳鼓发疼,她却在这混沌中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与陆澈的脉搏重叠,像战鼓般敲击着胸腔。

“张嘴。”陆澈的声音忽然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

温南枝抬头,看见他咬破指尖,将渗血的手指按在她唇上,“吞下去。”

“你……”

“这是鲛人血虫蛊的弱点。”他的指尖掠过她嘴角,“当年在泉州港,我曾用自己的血试过。”

温南枝怔住,忽然想起父亲航海图残页上的批注:「血祭天枢,以民为饵」。

她望着陆澈眼底的决然,终于明白他为何总在险境中护她周全——不是因为她是郡主,而是因为他早已将自己的命,当作了守护民心的饵。

“陆澈,你若敢死……”她攥紧他染血的衣襟,“我就把天下粮仓的粟米都煮成粥,让你在黄泉路上也撑到走不动。”

他轻笑,气音里带着痛楚:“那我便求孟婆多给些汤,好冲淡郡主的醋意。”

虫群突然如潮水般退去,露出粮仓地底的星图祭坛。

温南枝看见祭坛中央悬浮的青铜鼎,鼎中翻滚的蓝焰里,竟漂着无数百姓的生辰八字木牌。

陆澈猛地起身,挥剑斩断祭坛锁链,青铜鼎轰然坠地,蓝焰瞬间熄灭,露出鼎底刻着的“民本”二字——与温南枝伞面的暗纹分毫不差。

“看!”她指向鼎中渐渐凝固的蓝焰,“虫蛊的火光,终究照不亮‘民本’二字。”

陆澈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看见百姓们举着粟米灯冲进粮仓,灯光映在鼎壁上,将“民本”二字拓印在虫群的残骸上。

王大爷领着漕工们抬来新收的粟米,金黄的颗粒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覆盖了星图祭坛的每一道缝隙。

“郡主!陆将军!”王大爷抹了把汗,递来两个油纸包,“快尝尝新蒸的粟米糕,加了泉州龙眼蜜!”

温南枝接过糕点,咬下的瞬间,甜糯的滋味混着硝烟味,竟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动人。

陆澈伸手替她擦去嘴角的碎屑,指尖点在她唇畔:“确实甜,比我想象的更甜。”

远处传来更夫的报时声,已是辰时三刻。

温南枝望着陆澈肩头渐止的血迹,忽然想起他怀中的贝壳戒。

她掏出戒指,在晨光中转动,金线嵌成的粟米穗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极了民议亭前飘落的粟米雨。

“等回了望粮阁,”她将戒指重新戴在他无名指上,“我要亲自给你刻一枚粟米纹的甲胄扣。”

“好。”陆澈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吻,“还要刻上‘陆温同心’,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的甲胄只为你而穿,我的剑只为你而挥。”

粮仓外,百姓们开始传唱新的童谣:“陆郎仗剑破虫蛊,郡主撒米护民安,粟米作灯照天枢,人间烟火胜星图——”

温南枝听着这歌声,忽然觉得身上的疲惫尽数消散。

她望向陆澈,看见他眼中倒映的晨光,比任何星辰都更璀璨。

海风再次漫进粮仓,带着南海的气息。

温南枝靠在陆澈肩头,听着他平稳的心跳,忽然明白——天枢阁的阴谋不过是过眼云烟,而他们守护的,是比星图更永恒的东西:

是百姓手中的粟米,是灶间的烟火,是彼此相握的掌心,是永不熄灭的民心之光。

“陆澈,”她轻声道,“待天下太平,我们就在南海建一座望粮阁吧。”

“好。”他揽住她的腰,望向窗外渐晴的天空,“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每一粒粟米都能听见海浪的声音。”

“还要在阁顶挂一串粟米灯,”她补充道,“夜晚亮起时,就是给天下百姓的灯塔。”

陆澈低头,吻落在她发顶:“依你。”

晨光中,两人相视而笑。

远处,漕工们已开始清扫战场,百姓们捧着粟米走向新家。

温南枝望着这一切,忽然觉得手中的粟米糕格外香甜——因为她知道,这人间的烟火,这盛世的太平,都是她与陆澈用剑、用血、用爱,一点点挣来的。

晨光在陆澈发间镀上金线,温南枝伸手替他摘下沾着虫蛊残骸的碎发,指尖触到他耳后新添的咬痕——那是方才替她挡住虫群时留下的。

她忽然想起民议亭的梁柱上,不知何时被百姓刻满的“陆温”二字,每一笔都深浅不一,却都带着烟火的温度。

“疼吗?”她的指尖轻轻抚过咬痕,声音轻得像晨雾。

陆澈低头,用鼻尖蹭了蹭她的额头:“不疼。比起某人为了引开虫群,故意踩碎我新制的粟米驱虫粉——”他挑眉看她,“这点伤算什么?”

温南枝耳尖发烫,想起方才情急之下,确实踩碎了他藏在袖中的药粉包。

她捏了捏他腰间的软甲:“下次给你缝十个药粉包,缝在甲胄内侧,看我还能不能踩碎。”

“郡主这是要把我变成会行走的粟米罐?”陆澈轻笑,却在看见她眼底的认真时,忽然收了笑意,“好,都依你。只要你能离危险远些。”

王大爷的咳嗽声从粮仓门口传来:“咳咳,郡主,陆将军,扬州府尹带着百姓送锦旗来了——”

话音未落,数十个百姓已涌进粮仓,锦旗上“粟米护民”四个大字被晨光染得发亮。

“郡主!陆将军!”为首的老叟颤巍巍地跪下,“谢谢你们救了粮囤,救了我们的命!”

温南枝慌忙扶起老叟,看见他手中捧着的陶罐:“这是……?”

“是老婆子煮的粟米羹,加了莲子和蜜枣。”老叟抹了把泪,“你们一定要尝尝,这是我们扬州百姓的心意。”

陆澈接过陶罐,舀了一勺递到温南枝唇边:“小心烫。”

甜香混着莲子的清苦在舌尖散开,温南枝忽然想起第一次在民议亭分粮时,百姓们也是这样争着往她手里塞自家做的糕点。

她望向陆澈,见他眼中映着百姓们的笑脸,忽然觉得这碗粟米羹,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珍贵。

“陆澈,”她轻声道,“你说建文帝若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当年没把‘天枢’的秘密直接告诉百姓?”

“他若真后悔,”陆澈替她擦去嘴角的羹汤,“就不会在每处地脉粮里都藏着‘民本’的印记。他早知道,民心才是最牢不可破的天枢。”

百姓们的歌声再次响起,这次混着粟米羹的甜香,竟比任何乐器都更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