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光微亮,驿馆外已备好车马。
袁尚依旧是一身常服,亲自等候在门外,见蔡琰在绿珠的搀扶下走出,眼中掠过一丝温柔。
他上前几步,伸出手臂,示意搀扶。蔡琰脸颊微红,轻轻将指尖搭在他的小臂上,动作带着几分羞涩,却也透着信任。
“文姬昨夜歇息得可好?”袁尚的声音温和,带着清晨特有的清朗。
“劳侯爷挂心,一切安好。”蔡琰轻声回应,声音细若蚊蚋,却清晰地传入袁尚耳中。
两人并肩登上马车,车帘落下,隔绝了外界的视线。车队缓缓启动,朝着邺城方向驶去。
与昨日的低调不同,今日袁尚并未刻意隐瞒行踪。车队行至邺城近郊,已有不少早起的百姓闻讯而来,站在道路两旁,好奇地张望着。他们大多是听闻安平侯又迎娶了一位才貌双全的佳人,特意赶来一睹风采。
“快看,是安平侯爷的车驾!”
“听说新来的夫人是洛阳大儒蔡邕的女儿,才学可厉害了!”
“侯爷真是好福气,家有贤妻,又得佳人相伴!”
议论声此起彼伏,大多是善意的祝福与羡慕。袁尚端坐车中,神色平静,并未理会外界的喧嚣。
蔡琰则微微掀起车帘一角,看着窗外百姓淳朴的面容和冀州逐渐繁荣的景象,心中对袁尚的敬佩又深了几分。
车队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抵达了刺史府。
府门大开,门前铺设了崭新的红毡。甄宓一袭得体的藕荷色长裙,挽着精致的发髻,仪态端庄地站在门内正中,身后是英气勃勃的乌兰琪和略显羞怯的月禅。
马车停稳,袁尚率先下车,随后转身,亲自将蔡琰扶下马车。
甄宓脸上带着温婉得体的笑容,迎上前来,对着蔡琰微微福身:“妹妹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姐姐在此恭候多时了。”她的声音柔和动听,举止雍容大方,丝毫没有主母的架子,反而像亲切的姐姐。
蔡琰连忙回礼,心中因初入陌生环境而产生的些许紧张,瞬间被甄宓的温和所驱散:“姐姐客气了,妹妹初来乍到,往后还需姐姐多多照拂。”
“这是自然。”甄宓亲热地拉起蔡琰的手,转向身后的乌兰琪和月禅,介绍道,“这位是乌兰琪妹妹,性子直爽;这位是月禅妹妹,心思细腻。以后我们姐妹,定要和睦相处,一同侍奉夫君。”
乌兰琪好奇地打量着蔡琰,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热情地说道:“蔡姐姐果然和传说中一样漂亮!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
月禅则有些害羞,只是对着蔡琰点了点头,小声道:“蔡姐姐安好。”
蔡琰一一见过,感受到府中女眷的善意,心中安定不少。
甄宓引着蔡琰,穿过前院,来到一处雅致清幽的独立院落。院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文心苑”三个娟秀的隶书字体。
“这处院落是夫君特意为你挑选的,知道妹妹喜静,又爱诗书琴画,便取名‘文心苑’,里面的布置,也尽量按照妹妹的喜好来安排了。”甄宓边走边介绍,语气亲切自然。
步入文心苑,只见院内花木扶疏,曲径通幽。正厅布置得典雅大方,书房内更是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窗边还设有一方精致的琴台,旁边果然安放着她视若珍宝的“焦尾”琴。
“姐姐费心了,这里……我很喜欢。”蔡琰环顾四周,眼中流露出真切的喜爱与感激。这院落的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主人的用心,让她感受到了被重视的温暖。
姐妹几人在文心苑的花厅小坐,丫鬟们奉上香茗和几碟精致的糕点。甄宓细心地发现,这些糕点竟是洛阳风味。
“知道妹妹初来,可能吃不惯冀州的口味,特意让厨娘做了些洛阳点心,妹妹尝尝看合不合胃口。”甄宓笑着解释。
乌兰琪则好奇地问起蔡琰洛阳的趣事和音律方面的问题,蔡琰一一耐心解答。月禅虽然话不多,但也安静地坐在一旁,偶尔插上一两句,气氛十分融洽。
甄宓又仔细询问了蔡琰的饮食起居习惯,贴身侍女的人选,日常用度的安排等等,事无巨细,考虑得周全妥帖,让蔡琰心中熨帖不已,对这位温婉贤淑的主母更是由衷地敬佩。
安顿妥当,甄宓等人便先行告辞,让蔡琰好生歇息。
送走甄宓等人,蔡琰独自坐在书房的窗前,看着窗外摇曳的竹影,心中百感交集。从洛阳到邺城,一路的忐忑不安,在踏入这座刺史府,尤其是见到甄宓之后,渐渐化为了安心与期待。
傍晚时分,袁尚处理完一些紧急公务,抽空来到了文心苑。
他见蔡琰正坐在琴台前,轻轻抚摸着“焦尾”琴,神色恬静安然,不复昨日初见时的拘谨,心中甚是欣慰。
“文姬,可还习惯?”袁尚放轻脚步,走到她身边。
蔡琰闻声起身,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托侯爷和姐姐的福,一切都好,这里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你喜欢就好。”袁尚点点头,目光落在琴上,“此琴随你一路奔波,想必也辛苦了。”
两人在书房内随意闲谈,没有了旁人在场,彼此间的言语也少了几分顾忌,多了几分真情流露。
袁尚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递给蔡琰:“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望文姬莫要嫌弃。”
蔡琰接过打开,里面是一枚温润通透的羊脂白玉如意,雕工精美,寓意吉祥。
“侯爷厚赐,琰愧不敢当。”蔡琰推辞道。
“此物配你正好。”袁尚温声道,“我知文姬最爱‘焦尾’,这玉如意,权当是我的一点心意。”他特意提及“焦尾”琴,琴瑟和鸣之意,已是不言自明。
蔡琰感受到他话语中的情意,脸颊微热,低头收下了玉如意。
晚膳过后,甄宓、乌兰琪和月禅竟一同来到了文心苑。
“妹妹一个人住着,怕你寂寞,我们过来陪你说说话。”甄宓笑着说道。
四个女子围坐在灯下,谈笑风生。乌兰琪讲起草原上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甄宓则分享着管理府中事务的心得;月禅也渐渐放开,说起一些邺城的风土人情;蔡琰则谈论着诗词歌赋,偶尔抚琴助兴。
夜深人静,蔡琰才体会到,袁府的后院并非她想象中的龙潭虎穴,反而充满了真挚的姐妹情谊。她心中的最后一丝隔阂,也在这温馨的夜话中悄然消融。
送走三位姐姐,绿珠伺候蔡琰沐浴。温热的水汽氤氲,洗去了一身的疲惫。换上甄宓特意为她准备的柔软丝绸寝衣,更衬得她肌肤胜雪,吹弹可破。
蔡琰走到妆镜前,看着镜中容颜清丽的自己,那双清澈的眼眸中,带着一丝水汽氤氲的朦胧,似蹙非蹙的远山黛眉,更添了几分楚楚动人的风韵。她轻轻叹了口气,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夜色如墨,月华如水。
袁尚处理完最后一份公文,揉了揉眉心,只觉身心俱疲。他起身,信步走出书房,不知不觉间,竟走到了文心苑外。
院内寂静无声,只有几盏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晕。月光透过花木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他心中一动,轻轻推开虚掩的院门,走了进去。
恰在此时,书房的窗户被从内推开,一道纤丽的身影临窗而立,正是刚刚沐浴完毕的蔡琰。
她似乎是想透透气,身上只着单薄的寝衣,乌黑的长发随意披散在肩头,月光倾泻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晕,不似凡尘中人。
袁尚脚步一顿,呼吸也为之一滞,看着月下那宛如洛神临凡般的绝美身影,心神剧烈地摇曳起来。
四目相对,空气仿佛凝固。
月色良宵,佳人如玉,这寂静的庭院中,暧昧的气氛悄然滋生。
袁尚的心跳不由得加速,他看着窗边那双因惊讶而微微睁大的清澈眼眸,喉咙有些发干。
甄宓等人的真心接纳,似乎已让这位才女卸下了所有防备,此刻的她,是如此真实,又如此动人心魄。他,该上前,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