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确是有担当的大丈夫,也是一位好夫君。
孙权对袁绮绮的承诺,都一一兑现了。他并未像其他高位者那样见异思迁,而是主动约束自己作为男子在那个时代享有的特权。经历当年步姑娘一事,孙权不愿无端惹袁绮绮伤心。
孙权早就明白了,若袁绮绮因他而难过,他也会心疼不已。
如今袁绮绮为孙权生下嫡长子,为孙家延续香火,是孙家的大功臣,孙权唯有更加珍惜她,绝无喜新厌旧的理由。
孙权有时会反思,他对袁夫人的爱和情究竟有多深?
孙权想起从荆州来的诸葛亮,和诸葛亮对比了一下。
先前,诸葛亮出使柴桑大营,为促成孙刘联盟,施展激将法,言辞犀利。孙权看穿了诸葛亮的意图,不与他计较,作为一方雄主他对诸葛亮的口才与谋略仍颇为认可。
更让孙权佩服的,是诸葛亮对妻子黄夫人的态度。
当孙权得知,诸葛亮与黄夫人成婚数年,一直未能生育。尽管黄夫人娘家曾有权势,姨父蔡瑁曾是荆州水师头领,后投降曹操,另一位姨父刘表也曾掌控荆州。但随着荆州局势的变化,黄夫人娘家势力逐渐衰落。而诸葛亮已成为刘备身边最倚重的文臣,以他的地位和实力,完全可以以无子为由休妻或再娶。
然而,诸葛亮并未这么做,反而带着黄夫人一同来江东探亲访友。诸葛亮这份对妻子的爱护与坚守,让孙权钦佩。
孙权这个时代,世间许多男子娶妻,多为传宗接代和满足私欲,夫妻之间的感情往往淡薄。
孙权只希望,他和袁绮绮能恩爱甜蜜,相伴一生,又能成为幸福的父母,还能让袁绮绮做喜欢的事,未来孩子健康成长,有所成就。
当年,孙权与袁绮绮成婚两三年,同样面临一时无子的困境。因此,孙权对诸葛亮的处境感同身受,愈发觉得诸葛亮是真汉子。
诸葛亮并不知道,自己在孙权心中已树立起如此伟岸可靠的形象。
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诸葛亮踏上了北固山,前往甘露寺与传说中的镇江老辕会面。此前,他多次从刘备和赵云口中听闻江东京口北固山和甘露寺。
孙权喜爱在甘露寺宴请宾客,刘备曾在此赴宴多次。
刘备酒后曾向荆州众人坦言,在甘露寺的每一刻,都胆战心惊,生怕从何处突然跳出刀斧手。赵云也有同感,称在甘露寺时,时刻紧绷神经,不敢有丝毫懈怠,担心孙权使诈。
听闻过二人的描述,诸葛亮心中不免紧张起来。
尽管内心忐忑,诸葛亮表面仍镇定自若,面带微笑,与黄夫人一前一后,来到北固山的宴席之地。
黄夫人并不了解政治斗争的残酷,心中对镇江老辕充满好奇:“这山虽不算高,却颇为巍峨,有些地方更是险峻。这位八十岁的老仙翁,竟能登上此山,身体必定十分硬朗。”
在黄夫人的想象中,能活到八十岁的人本就稀少,而这位老仙翁不仅长寿,还能爬山,说不定是位仙人。
然而,当诸葛亮和黄夫人走进甘露寺的宴席厅时,并未见到老者,而是看到一位风华正茂、面色红润、自信优雅的贵夫人。
诸葛亮连忙行礼问候:“见过袁夫人。” 黄夫人这才知道,眼前这位竟是孙权的正妻。她惊叹于袁夫人的年轻貌美,看不出来已是生过孩子的人。
袁夫人身姿挺拔,气质出众,黄夫人在荆州见过不少美女,却少有人能及袁夫人风采的十分之一二 。
黄夫人仪态端庄,在诸葛亮的引导下向袁绮绮行礼问好。
袁绮绮也是雍容大方,微笑着示意请二人入座。侍女们再鱼贯而上,奉上香茗,然后将精致的菜品与香醇的酒水也依次摆上案几。
黄月英望着眼前精美的菜肴,闻着酒酿散发的沁人香气,等了好久不见他人来,心中疑惑:“看这情形,宴席似乎即将开始,可镇江老辕在何处?都这个时候了还未现身,莫不是这位八十岁的老者爽约了?”
黄夫人虽仍然朴素的装扮,在漂亮尊贵的袁夫人面前也能表现得不卑不亢,但却会因为未能见到镇江老辕而心有遗憾。
黄月英开口道:“敢问袁夫人,镇江老辕如今何在?可是行动不便?若真是如此,我与夫君理应前去拜访……”
诸葛亮亦附和道,此番上北固山,专为拜见镇江老辕而来。如今未能见到其人,却与孙权夫人在此会面,于礼不合。
想他诸葛亮身为外交使臣,拜见孙权尚需遵循礼仪流程,怎能这般随意地与孙权家女眷相见?况且袁夫人如此年轻,这与当年在柴桑大营的情形截然不同。
当年在柴桑大营,为促成孙刘联盟,诸葛亮不惜施展激将法,彼时军情紧急,一切从简。袁夫人也曾突然现身议事军帐,故而诸葛亮得以识得这位年轻貌美的夫人。但此刻,诸葛亮始终严守礼节,根本不敢直视袁夫人。
袁绮绮笑意盈盈,示意侍女们退至厅外。此刻又有吹箫乐师,在甘露寺外的人工池畔,伴着潺潺流水吹奏箫管。
“诸葛先生不必拘谨,黄夫人也无需客气,今日这场宴席,并无他人打扰。” 袁绮绮热情地招呼二人用餐。
黄夫人与诸葛亮面面相觑,一时不敢行动。
诸葛亮暗自思量一番,最终判定此地觉得不宜久留,便起身向袁夫人告辞:“在下想去文德殿,与孙将军商议要事。” 这只是托词,诸葛亮不敢在孙权不在场的情况下,与孙权夫人过多接触,即便自家黄夫人在场,他仍觉不妥。
诸葛亮谦逊有礼的举动,并未让他顺利离场。袁绮绮早已笑着唤住他:“诸葛先生且慢。先生与夫人既一心想见镇江老辕,为何此刻却要离去?”
诸葛亮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黄夫人也察觉到气氛尴尬,脸上露出半分窘迫之色。
袁绮绮笑意不减,缓缓说道:“关于镇江老辕,江东流传着一个误会,都道是一位八十岁的老者,实则不然。”
听闻袁绮绮提及镇江老辕,诸葛亮暂时按捺住离场的念头,黄夫人也屏气敛息,等着袁夫人继续说下去。
袁绮绮说话间的声音不大不小,清晰明白:“我便是镇江老辕。不知诸葛先生和夫人从荆州远道而来,欲与我商讨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