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欣然答应。
毕竟玻璃灯罩的工艺还是很难的。
云舒将最近做的所有灯都放在角落的桌子上摆开。
“先前听说你们想要花里胡哨的东西,不知道这些可够用?”
能发光的水晶球、铃兰样式的小夜灯、几个花朵形状的灯……
实在是可爱。
颜宁很是满意:“这些灯很不错,我回头去看看能不能找到现代的灯具。”
颜宁准备回去了,云舒送了她两个灯具。
一个是能发光的玻璃水晶球,一个是铃兰小台灯。
颜宁开开心心的拿着两个东西立即回了东宫,这会儿陈太傅还在等着。
他有些疑惑地看向颜宁手中的水晶球和铃兰,忍不住问:“殿下,这是什么?”
颜宁唇角扬起,很是开心,“这是云舒做的新东西,两个都是台灯。”
颜宁按下开关,给陈太傅看了一下。
见灯突然亮起来,陈太傅绕着铃兰台灯和水晶球走了一圈,还是看不明白里面的关窍。
颜宁想了想,让人去一趟国子监,和云舒说,让他明早记得上朝,别忘了带上灯和电风扇。
第二日早朝,颜宁便提起,让云舒晋升为研究院院长。
这可是二品的大官。
就连他爹也有些惶恐。
吏部尚书连忙说:“殿下,使不得啊,如今他才十六,得稳一稳性子。”
云舒前世都在清大读研了,肯定不是十几岁少年那般毛躁的样子。
颜宁便让云舒将灯泡和风扇带到前面来。
只见按一下开关,灯就亮了,再按一下,直接灭了,当真是神奇。
那竹子做成的小东西看着怪怪的。
但云舒一打开开关,风扇叶子就开始慢慢转动,吹出来一阵轻风。
颜宁道:“这两样东西都是通过电能发动,很是方便。”
见几人还有不解,面面相觑:“电能那是什么?”
颜宁的解释简单粗暴:“蒸汽火车大家应该都知道,需要烧煤才能运行,这电能若是再发展发展,也能驱动火车。”
这会儿大家都懂了。
颜泽也说:“确实是厉害,这两样发明已经很不错了,晋升为研究院院长也是应该的。”
颜宁有一次提起了铁路,“我准备与云舒一起开办灯具坊,利润相当可观,所以现在开始可以修铁路了。”
户部尚书眼皮子一跳。
但他这次不敢说什么。
最近他总感觉颜宁看自己的目光不对,他也总担心颜宁要把他换掉。
不过想想这次又琉璃厂、鉴月轩、再加上灯具的利润,想必建一条铁路是没问题的。
但他还是忍不住问:“若是能有现成的铁块就好了,能省不少银两,殿下先前不是说,有个地图标注了铁矿的位置吗?”
确实是有这么个事。
颜宁便说:“我即日让人去寻找铁矿,找到了就开始动工。”
修铁路的事情就这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颜宁没有将那标记了各地矿产的地图拿出来,而是比对着大夏的舆图,再上面做个标记。
这处标记离京城最近。
颜宁思来想去,最后还在铁路线附近,多标注了几个铁矿。
毕竟,这铁矿的云舒成本有些高,不如就近取材。
这日,又是一场拍卖会,颜宁和云舒坐在最角落。
前面几件拍品都是琉璃坊的东西,各种屏风、摆件,还有烧茶用的茶壶。
京城土豪是真的多啊,出价一个比一个高。
最后几件拍品是电灯泡。
拍卖师拿出一个透明的水晶球,按了开关,水晶球就亮起来了。
拍卖师声情并茂介绍:“诸位,这可是工艺极其复杂的水晶球,能发光,放在床头晚上起夜可就方便多了。”
这水晶球的起拍价就是五千两,颜宁还真有些担心能不能卖出去,毕竟一个大一些的玻璃摆件,也才三千多两。
但她还是低估了京城土豪的有钱程度。
很快价格便冲上了一万两。
这竞价的两人还认识,当即就在拍卖行里破口大骂:
“不要脸的东西,什么都跟我抢,你有那银子么?”
“呵,小爷我家里银钱多,不在乎这么点钱,不像你,扣扣搜搜的加价也只加最低的银子。”
“你……”
两人岳超越凶,终于把他们给拦住了。
最后他俩谁都没拍到,是个戴着面具的男人出了一万七千两,将这水晶球给拿下。
颜宁不由得咋舌。
她有些期待后面的拍品了。
接下来,便是铃兰花的小台灯,台灯主体是个弧形,几个可可爱爱的铃兰花坠在上面,很是可爱。
一按开关,这几朵铃兰花都亮了起来。
这铃兰花也是被哄抢。
这几个灯具,甚至比她先前拍卖的琉璃屏风还要贵。
而且灯罩都是磨砂的,透过的光也是暖暖的不刺眼,一时间大家都网上加价。
最贵的灯具竟然到了三万两。
这些人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吗?
颜宁稍微好一些,云舒直接就呆了。
好家伙,他知道琉璃贵,却没想到,这些商人们竟然可以花这么多银子去买。
云舒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做灯具。
这个月的拍卖加上琉璃坊、鉴月轩和灯具铺子,收益很高,是一笔巨额数目。
另一边,已经有人勘测到铁矿的位置了。
简直是双喜临门。
颜宁紧锣密鼓地开始做铁轨了。
铁轨不能用纯铁制造,得用钢做,不然那些放在外面的铁轨根本就禁不住风吹雨晒,会逐渐被腐蚀。
用钢就好多了。
颜宁将构想写出来,然后让云舒看看能不能改良一下。
等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好后,他们一边做铁轨,一边准备做蒸汽火车。
颜宁这天正在炼钢厂盯着,就看见户部尚书鬼鬼祟祟地摸了过来,看见颜宁的时候,他还愣了一下。
颜宁奇了怪:“你来这做什么?”
户部尚书露出一个笑容,“过来看看炼钢。”
颜宁笑着说:“不是吧?”
户部尚书梗着脖子:“我就是想来算算一公里铁路的造价。”
颜宁也有此意,不过算起来繁琐。
但户部尚书竟然主动来帮忙,颜宁便扔给他了。
让她有些惊喜的是,预算五千两银子一公里,但实际上只用了三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