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其实和唐朝一样,杨坚时期把突厥打的要死,可是到了隋唐乱世突厥利用自身优势成为一霸。”

“突厥也学习杨坚的手段,扶持了不少人搅乱中原局面。”

“哪怕是李渊在起义的时候面对实力强大的突厥,身子骨也是非常软和突厥达成了不少的合同换取了突厥的支持。”

李世民回想起晋阳事情,这能有什么办法,没有老爹身子骨柔软李唐能顺利挺过前期吗?

弱小就要被挨打。

“这段屈辱的历史李唐想要去改,结果没有改彻底,导致史书里面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不少史书写的非常霸气,通俗一点就是这块地原本是我的,但是我要霸气的送给你。”

“这来源于实力上的差距,并不是李唐想要这样做。”

“谁叫突厥强大,先当孙子在当爷。”

“历史不是爽文,实力的差距并不是主角怒吼一声,就能够原地突破打败反派。”

“也不是在脑海当中回忆亲人,同伴的身影嘴里喊着绝不认输。”

“最后绝地翻盘”

“汉高祖刘邦所要面对的匈奴可以说非常强了。”

“加上这个时候刘邦打击了诸侯王势力,不少诸侯王是希望刘邦手上的力量减弱。”

“至于让韩信带兵去打。”

“不好意思,韩信不久前涉嫌谋反从楚王变成了淮阴侯,兵权也被刘邦夺走了。”

“当时有人密告刘邦韩信想要谋反,韩信传里面写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刘邦好不容易把兵权从韩信手上夺了,现在又要把兵权交给韩信。”

“这就相当于李渊好不容易修改府兵制,好不容易将一部分兵权从李世民手上夺走了。”

“结果在前线爆发了战争,李渊派出去的得力助手被人打败,朝廷里面能打败敌人的只有李世民。”

“李渊为了维护统治,只能将兵权交给李世民让他去打,兵权重新到了李世民手上。”

“并且彻底的留在了李世民手上。”

“刘邦派韩信去打也是一样的道理,特别是韩信无缘无故就谋反就变成了淮阴侯。”

“而且刘邦在捕捉韩信的时候没有给他留面子.”

“遂械系信,至雒阳。”

“于是给韩信戴上刑具,押送到洛阳。”

“韩信心中有气,怎么能如此侮辱人。”

“韩信打赢了,刘邦要怎么封他,要怎么样把兵权从他手上要过来也是一个麻烦。”

“要是韩信班师回朝的路上突然想造反,刘邦又能怎么办。”

“历史在不断轮回。”

“各方面的配置还差不多,可惜李渊没有刘邦敢拼。”

“花甲之年的刘邦带领部队打匈奴去了。”

观众听到这里,心中感慨万千,没有想到唐朝也上演了汉朝的剧情,李渊的失败情有可原了,看看人家刘邦多好的榜样啊!

最起码跟着李世民一起去前线,赢了你指挥得当。

输了,李世民不行。

“事实证明,刘邦本身的带兵能力并不弱,白登之围主要就是刘邦轻敌冒进,才被匈奴包围在白登山上。”

“韩王信投靠匈奴之后,刘邦很愤怒带着十几万汉军去弄死匈奴。”

“一路上汉军对匈奴的战绩节节胜利。”

“见状,匈奴也不傻也会孙子兵法。”

“面对汉军节节胜利的气势,匈奴想出来一个办法示弱。”

“以虚为实来迷惑汉军,让刘邦等人错误判断敌我实力。”

“匈奴怎么做先将大部队隐藏起来,再利用那些老弱病残的人和牲畜放到大本营来伪装实力不强。”

“通过这种办法来向汉军示弱。”

“刘邦本人也小心,前后一共派出十几批人马来侦察匈奴的实力,结果每一批人回来之后对刘邦汇报。”

“老大,好机会啊!匈奴就是纸老虎,快打不要错过这个天大的良机。”

“除了最后一位,这一位叫娄敬被赐名刘敬,也是前面劝刘邦建都长安来统治天下的谋士。”

“他看穿了匈奴的计谋,于是和刘邦说,不能打,这是诱敌之计。”

“刘邦不听,把他关起来了。”

“刘邦回想过去大秦在自己上手没了,西楚霸王被自己打败了,前不久汉军还是节节胜利。”

“优势在我,冲啊!”

“这就有了白登之围。”

刘敬表示,做人还是不能飘,活该不听。

刘邦:....。

“刘邦率领的汉军被几十万匈奴包围在小小的白登山上,汉军的主力部队还在后面无法及时援助刘邦。”

“匈奴马上打仗厉害,面对白登山需要下马作战一时间还真的没有办法攻克上去,只能围住刘邦让其断粮。”

“这就为刘邦脱困提供了条件。”

“要是匈奴真的能攻克刘邦,那么刘邦将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位被外族活捉的皇帝。”

“历史上有这种待遇的北宋二帝,明朝朱祁镇等等。”

“匈奴不想活捉刘邦吗?想啊!特别想啊!”

“问题是没有办法捉到啊!”

“史书上对于刘邦脱困的办法很有意思,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yan)氏(冒顿妻子)行贿,才得脱险。”

“这就有点侮辱人智商了。”

“这位冒顿单于可是一位狠人,杀死父亲,射杀前任妻子统一匈奴部落,趁着楚汉争霸狠狠的发育了一波。”

“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个女人就让刘邦离开。”

“刘邦想要离开必定要付出巨大的利益才行,就像李世民的渭水之盟一样需要付出代价。”

“两者的处境差不多。”

“史书没有记下来可能是有损皇帝的威严,多丢脸啊!!!”

“冒顿单于也不想和刘邦干耗下去,毕竟汉军援军在往这里赶。”

“史书没有写陈平具体的计谋是什么,这可能是为了帮刘邦保留颜面,哪怕写了汉朝皇帝表示,给我删。”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匈奴的利益追求去看待这件事情,匈奴南下进攻汉王朝并不是为了当中原的皇帝。”

“当时正处于冬季,匈奴进攻汉王朝主要是为了过冬的粮草,冒顿单于是整合了匈奴的部落成为匈奴的老大。”

“本质依旧是部落联盟为主,冒顿单于首要目的是得到过冬所需的东西,来保留自身的实力。”

“如果没有粮草可能一场大雪就能让匈奴力量大减。”

“所以,刘邦付出的代价应该是粮草等必需物。”

刘邦回想过去发生了一切,心中更多的释怀,已经过去的事情何必烦恼,对着吕雉道:“我的故事马上就要结束了。”

“这就是听别人讲自己的人生吗?感觉真不错。”

“希望老子死的的时候不要给老子丢脸,不要破坏了老子的形象。”

说完刘邦站起来朝宫殿之外走出,吕雉问道:“你去哪。”

刘邦潇洒的声音响彻大殿,“听累了,找老兄弟喝酒,看狗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