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 第60章 矛盾论,分清主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章 矛盾论,分清主要。

听完之后,观众才第一次知道赵匡胤面临的问题,居然不是武将而是那些士兵,难怪五代十国会那么乱,始终没有解决。

这就是老师为什么要强调背景很重要吗?

李世民心中也是震惊不已,这样看来赵匡胤的难度确实很大,武将相比于士兵来说更加容易解决。

面对天南海北不同士兵,士兵之间的不同利益追求,哪怕可以短时间统一天下,可是一旦其他州的士兵感觉到了不公直接造反。

这就不是解决武将可以阻止的事情了。

历朝历代的能人都感到棘手了。

叶枫:“这才是五代十国乱世的原因,士兵造就了这个局面,我们说结束乱世能打就可以了,比如后梁,后汉,后周等等”

但阻止乱世再次爆发就难了。”

“赵匡胤他不仅仅要解决武将,将武将的权力制约,还要将士兵的解决,让士兵回到以前汉唐时期的样子。”

“只要士兵能解决,那么进而去解决天下就好办多了。”

“否则赵匡胤建立起来的宋,只不过和后梁,后唐,后汉一样的朝代五代十国会继续下去。”

“如何避免国家分裂,让国家长时间保持统一,这才是赵匡胤真正要面对的难题。”

“只有保持国家稳定,军队能够安定,才有心思解决其他问题。”

“比如吃人,比如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比如解决门阀世家。”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认为门阀世家是被黄巢杀干净。”

“其实不是,五代十国门阀世家依然横行,军阀对于地方势力也是相互合作,相互共赢。”

“世家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对地方的掌控,古代的人口流动是非常的严格,外出一趟是很难的。”

“不要看电视剧里面那样,古人想去哪就去哪,不可能。”

“得到官府的同意之后,获得证明材料后才能离开所管辖的范围。”

“住旅店都要证明自己的身份,要是黑户就绑了送官领钱。”

“前面我说了如何成为世家,这主要依靠当官,当官靠制度,只要制度依然存在那么门阀世家就会源源不断的诞生。”

“杀不完。”

“那些世家的创始人是怎么创建世家,那么只要制度存在,新的世家创始人自然会诞生。”

“只有修改制度,才能抑制世家的诞生。”

“杀杀杀,确实让人很爽。”

“但每一次都乱世对于世家来说也是一次大清洗,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世家依然是里面最强的势力之一。”

“制度才是世家可以强大的根本。”

“杀杀杀,无非就是把世家名字换一换而已,产生世家的条件依然存在。”

杨坚笑了,作为打压世家第一人,杀人和打压只能抑制世家的发展和势力罢了,根本无法解决世家。

唯有打破世家垄断,让天下百姓流动起来。

要不是他怎么会发明科举。

看来科举在宋朝发挥的很不错,杨坚也清楚如今的科举只不过还是在世家里面选择人才,无法打破垄断。

“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解决了地方武将权力过大的问题,解决了士兵问题避免乱世再一次爆发。”

“修改了科举制度,天下百姓的管理制度,瓦解的世家的根本,这才让各种官派走上了历史舞台。”

“这一点也来源于科技的进步。”

“这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参加科举,比如让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在唐朝参加不了科举,在宋朝可以。”

“欧阳修,范仲淹,吕蒙这些平民当官,甚至做到宰相。”

“这才是赵匡胤伟大的地方之一,打破了世家的垄断权力,让上升空间流动起来了。

李白刚到嘴边的酒忽然喝不下去了,可以科举,我商人之子可以科举。

和李白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许许多多在唐朝无法科举的人,原来他们也可以科举。

李白猛地喝了一口的酒,随即拿起毛笔就开始写诗。

之前出于无奈写了不少诗来赞美皇帝,贵妃,官员,这一次李白真心实意的想要写一首赞美赵匡胤的诗了。

叶枫停下来,思考一下,道:“要是这样说宋太祖不行,我们应该从宋太祖身上学到一些什么才行。”

“所以通过宋太祖的功绩和手段,来感受他的智慧和格局看看对我们有没有用。”

历朝历代的皇帝,武将,文官,百姓兴奋了。

嬴政脸上认真,对着叫回来的扶苏,道:“给我好好听,听听别人的智慧和手段。”

扶苏本人也对赵匡胤有好感,道:“是,父皇。”

刘邦兴奋的对着吕雉,道:“给我好好听,看看有没有用。”

吕雉白了刘邦一眼,脸上却带着认真。

李世民道:“承乾,好好听,听完之后写一份心得给我。”

李承乾颔首,他准备好了。

叶枫:“首先,我们先谈解决兵权,我们来看看赵匡胤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大家所熟悉的就是杯酒释兵权,说的就是有一天赵匡胤将一群将领号召,一起来吃顿饭,饭吃完了兵权就收回来了。”

“想想可能嘛?”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赵匡胤他实力强,有能力镇压武将才让那些武将心甘情愿交出兵权。”

“这个就有些片面,认为实力强就可以镇压一切。”

“赵匡胤确实强,再强也是一个人,哪怕能打赢所有武将,这种伤敌1000,自损800的也不行。”

“给大家举一个反例,汉朝的汉景帝想要解决诸侯国,强行的进行削藩,当时汉帝国有能力镇压一切。”

“后面的七国之乱也镇压下去了,但是汉景帝也打消了削藩的念头。”

“直到汉武帝推出来推恩令才解决。”

“特别是我之前说了五代十国的特点,不是将军选士兵,而是士兵选将军。”

“哪怕宋太祖将那些武将全杀了,底下的那些士兵会重新推荐一个人上来当他们的领头人,代表他们的利益去谈判。”

“除非宋太祖能到将天下所有的士兵全杀掉,这样才能避免动乱。”

“现实是不可能。”

“为此,我们就要讲到一个伟大的思想《矛盾论》。”

“矛盾分敌我矛盾,内部矛盾,转移矛盾,主次矛盾等等。”

“我将以《矛盾论》来讲解宋太祖的处理办法。”

“在解决兵权这件事情,宋太祖选择了内部矛盾和转移矛盾,群体士兵是集体利益,但是士兵也有个人利益。”

“特别是士兵之间也分老弱病残和精兵猛将,士兵来自天南海北,利益的追求也不一样。”

“为此,宋太祖先决定让士兵内部产生矛盾,随后转移矛盾,最后收回兵权。”

“为此,宋太祖设立了一个上禁,里面都是精兵提高他们的待遇,将那些弱的士兵分出去并降低他们的待遇。”

“但编制保留。”

“也就是说能混上一口饭,能有一份安定的工作,绝大多数人是不会造反。”

“特别是那些士兵还经历了残酷的乱世,本身实力也不强,能稳定吃饱才是他们的愿望。”

“对于精兵来说,我本来就优秀,有好待遇也是应该,那些比我弱的人凭什么和我有一样的待遇,为此精兵也支持。”

“谁会拒绝好的待遇。”

“好待遇的士兵也不会和那些差待遇的士兵产生同情,甚至会产生优越感。”

“就好比,月工资10万的人会去帮助月工资3000的人,降低自己的待遇,去提高他的待遇吗?”

“人性已经决定了,不可能。”

“通过树立典型,让其他地区的士兵知道有好的待遇。”

“为此,在了解了其他士兵的需求后,宋太祖很好的推行这个措施。”

“前面我们说,武将的权利来源于底下的士兵,士兵想要进步,想要好的待遇武将是没有办法拒绝这个要求。”

“拒绝了,那就换一个听话的武将。”

“等到这个措施实施完了,宋太祖在确认好了所有精兵的人选之后,想要再次提高士兵的待遇。”

“让全国的精兵组织成一支禁军,待遇再一次提高,可以来首都享受更好的生活,可以当官,可以给子孙更好的待遇。”

“面对宋太祖的要求,很多武将都心知肚明,这是在强行的收他们的兵权。”

“但是,他们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事实,他们可以拒绝,手底下的士兵可不会管你的想法。”

“你不让士兵去,士兵直接不听,再逼逼就把你杀了。”

“他们可是精兵啊!最能打的一批人,武将还能去招惹他们,只能同意了。”

“到目前为止,宋太祖手上就掌握了天下所有的精兵。”

“现在,宋太祖叫所有武将去吃饭喝酒,顺便再谈论一下兵权。”

“武将敢不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