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大妹话落,一家子全都明白了,怪不得明天才是外嫁女回娘家的日子,今儿大年初一一家子就来了,原来今儿让人回来,明儿在家把人当老妈子使唤呐。

听了闺女的话,老两口本来高兴的心情一下子就失落了,那姜家的老虔婆也太欺负人,她闺女是闺女,难道他们闺女就不是闺女吗。

吴大妹此时却笑得开心。

“今年能够回娘家过年,我已经十分高兴了,没事,就是文儿她小姑不回来,这饭我不是也得做嘛,不就是多做几道菜的事。”

话都说到这份上,一家子也不留人,就怕回去的晚喽,姜婆子又开始找吴大妹的麻烦。

把一家四口送到院门口,吴大妹背上背着小闺女,坐在牛车上朝一家子挥手。

“爹,娘,你快回去吧,等明年我还带着文儿兄妹来看你们。”

“哎,哎,我跟你娘知道,回吧,回吧。”

吴老头摆手,让他们赶紧走。

等到牛车一走远,李老太终于忍不住,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落。

吴维走到他奶跟前。

“奶,你别伤心,这次小姑回去,姜文他奶肯定不会为难小姑的。”

李老太看着小孙子,一脸你不知道的表情,然后用手比划,意思就是说那姜家老婆子没事都要搅三分,这次你小姑回去怎么可能不闹。

“放心吧奶,刚才我悄悄跟小姑说,要是表哥他奶闹,就跟他奶说,我正在想办法给表哥弄入学帖的事,估计听到这话,他奶绝对不会找小姑的茬。”

这下不光李老太,全家人都看着吴维。

“四郎,你说的这事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我虽然不能把表哥弄去念书,不过给他弄一张入学帖还是不难,你们可别忘了,我师父可是在四山书院当先生。”

一家子这才想起有这么回事,不过吴老头还是很明事理。

“四郎啊,这事你自己看着办,要是实在为难那就算了。”

“放心吧爷,我心里有数,只是这入学帖弄来,之后能不能进四山书院,那就得看表哥自个的了,别的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你能帮忙弄一张入学帖那就很不错了,至于考不考得上,自然是看个人的能力,要是你文表哥真的考不上的话,只能是怪他自己学识不够,怪不了别人。”

“爷说的对,咱们回吧。”

一家子回了院子,吴老三把家里几个小的打发出去玩,只留下了吴大郎,因为在老吴家的人眼中,吴大郎已经算是大人了。

然后吴老三就把吴维跟他说的话说了,接又说了吴维的猜测。

早上听说吴田落水,因为吴大妹一家子都在家里面,所以只有吴老三出去看看是咋回事,顺便看看需不需要帮忙,家里其他人都没去,父子两人回来也没说别的。

所以到现在,老吴家的人还不知道,这里面竟然还另有隐情。

一家人心里一阵庆幸,幸好四郎是个精的,这事要是发生在家里几个郎身上,必定会中招。

此时的王氏咬着牙。

“该!让他害人不成成了傻子,也是他自个咎由自取,他要不成傻子,我现在就去他们家打得他满地找牙。”

王氏是恨得牙痒痒,从小到大,把大儿子养到这么大,她啥事都没有操心过,可是到了小儿子这里,却从小就是一波三折,吴维现在可以说是王氏的命,谁要是想害她儿子,就算是要她杀人她也敢干。

吴维安抚的拍了拍他娘的手。

“娘,咱不生气啊,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刚才老三说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下次在村里注意点吴秀才。”

“知道了,爹。”

“知道了,爷。”

本来好好的过一个年,先是吴大妹一家刚来就走,现在又发生了吴田的事,这个年,老吴家的人过的实在是憋屈。

他们实在是找不到吴秀才指使吴田的证据,要找得到,吴老头怕是早就找村长主持公道去了。

但想到让村长主持公道,吴老头心里又是一叹,吴秀才是吴家村最有学识的人,这事就算是闹到村长那,最后的结果也是不了了之,大多就是吴秀才赔他家点银子,村长不可能会为了四郎而得罪吴秀才。

至于说四郎对吴秀才猜测的那些话,老吴家人更不敢在村子里说,他们怕这话说出去,村里的人会合起伙来他们家打砸。

吴秀才在吴家村当教书先生已经快十年了,这快十年的时间内,村里不少孩子都在他那里念过书,虽然说一个都没念成,但有几个现在在镇上混的不错。

有个当了账房先生,有几个则当了伙计,收入也不错,这就证明吴秀才教出的人虽然在科举上无望,但在别的方面还是有点用处,他们这么说,等于是在村子里诋毁吴秀才的为人,村子里的人不对付他们才怪。

况且要是没四郎这次的事,在他们心里不也一直都挺尊敬吴秀才的吗。

总之这亏他们老吴家也只能咽下,以后多防着些对方。

时间一晃就到了初八这天,初八一大早,吴老三带着儿子坐上租来的牛车,父子两人出发去四山书院。

王氏本来是想跟着去的,但吴老三没同意,最后也只得留在家里。

其实他爹的提议吴维也是同意的,他娘太紧张他了,这不是一件好事,他得让他娘习惯他出远门的日子。

父子俩坐着的牛车已经出村好远,站在山坡上的吴秀才还定定的看着那辆远去的牛车,袖子下的手已经紧握成拳。

最后吴秀才也只得安慰自己,没事,吴四郎现在年纪还小,他每年都要回吴家村,他有的是机会,就不相信他每次运气都这么好。

从吴家村到四山书院这条路,父子俩已经是走熟了的,路上基本都没怎么耽搁,等到了山脚下的时候这天还早得很。

吴老三把儿子送到舍号之后交代了几句便离开,反正儿子在书院里,对于他的安全问题他是放心得很,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今儿吴维来的算早的,他到的时候舍号里一个人都没有,看着舍号哪哪都是灰,吴维只得拿着抹布扫帚开始打扫,等把整个舍号打扫干净,三人这才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