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失业后靠顺风车暴富 > 第8章 困境突围,砥砺前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系统规则的重重限制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陈尘带领着公司艰难地维持着运营,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却也充满了希望与决心。

按照系统 2 级绑定 2 位司机,后续升级到 4 级能绑定 4 位司机的情况来算,那诱人的收益数字一直萦绕在陈尘心头。每单在万倍返利后,价格能达到 100 - 150 元左右,这意味着两位司机每天前三单的收入加起来就是 300 万左右,这可是公司当下重要的资金来源。为了牢牢抓住这份收益,陈尘特地聘请了 2 位经验老到的调度员,赋予他们 App 的最高权限,负责给这几位绑定司机精准配单。

每天清晨,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城市的晨雾,调度室里就已经灯火通明。调度员老张和小李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订单信息,神情专注而紧张。

老张一边熟练地操作着鼠标,筛选着订单,一边对小李说道:“小李啊,咱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这配单的事儿可容不得半点马虎。陈总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咱们,就是指望咱们能让那几位师傅的前三单都接到高价单呢,距离啥的现在都得往后靠靠了。”

小李一边快速记录着各个区域的订单分布情况,一边回应道:“张哥,我明白,咱这就跟打仗似的,得争分夺秒,还得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可不能让师傅们因为咱们的调度出啥岔子。”

老张看着一个价格特别高的远距离订单,毫不犹豫地点了下去,分配给了其中一位绑定司机,嘴里念叨着:“这个单虽然远了点,但价格高啊,师傅辛苦这一趟,值了!” 就这样,两位调度员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每天都尽可能地确保每位绑定司机的前三单都是价格最优的,看着后台那逐渐增长的收入数据,他们心里也满是成就感,觉得自己为公司出了一份力。

在车辆资源方面,经过陈尘和团队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机。公司与某迪下属的 4S 店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能够以九折的优惠价格采购全新的汉混动系列 20 辆。当那一辆辆崭新的车缓缓驶入公司停车场时,大家都围了过来,眼中满是期待和喜悦。这些车全部顺利地挂在了公司名下,办理好运营牌照后,整齐地排列在那里,仿佛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队伍,即将奔赴出行市场的 “战场”。

与此同时,公司原有的那些旧车子,考虑到后续的维修成本、能耗以及整体运营布局,陈尘果断决定将它们全部低价卖出,回笼了一部分资金,用于公司其他方面的运营开支。而司机队伍也随着车辆的扩充进行了相应的补充,最终达到了 20 位。

这 20 位司机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性格和驾驶习惯,但都怀揣着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加入了这个尚在起步阶段的小公司。

司机老李是个热心肠的人,在一次出车前的间隙,和几位同行聊了起来。他笑着说:“咱这公司虽然现在规模不大,但陈总这人是真为咱们着想啊,给咱开的工资也不算低,还让咱们能去别的平台跑车多挣点,这样的老板可不多见呐。”

年轻的司机小孙附和道:“是啊,李哥,我也觉得挺满意的。虽说跑自家平台现在暂时没啥钱拿,但每天就那 5 单,也不耽误多少时间,还能有个稳定保障,挺好的。”

旁边的王师傅也点头赞同:“就是啊,而且咱这公司服务要求高,乘客的评价都还不错,咱自己脸上也有光不是,盼着以后公司发展好了,咱跟着也能更上一层楼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推广,公司的顺风车平台在市场上总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动静。那 20 台车子每天每车大概能接到 5 单左右,不过和那些大型的网约车平台相比,确实还属于体量超级小的 App,在出行市场中就像一颗微弱的星星,努力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然而,在市场竞争这块,公司面临的压力可谓是与日俱增。那些已经在出行领域深耕多年的大型网约车平台,凭借着庞大的用户基础、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成熟的运营模式,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比如行业内的巨头 “速行通”,他们不仅在各大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商圈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投放了海量的广告,还与众多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为其员工提供专属的出行优惠套餐,这使得大量的上班族成为了他们的忠实用户。而且,“速行通” 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新用户首单几乎可以享受半价优惠,老用户也时常能收到满减券、折扣券等,价格优势十分明显。

另外一家竞争对手 “畅行无忧”,则主打服务差异化。他们对司机的筛选极为严格,要求司机必须具备多年驾驶经验以及专业的服务礼仪培训,车内配备高端的空气净化设备、免费的充电线和饮品等,为乘客营造出一种高端舒适的乘车环境,吸引了不少对出行品质有较高要求的乘客。

面对这些强劲的竞争对手,陈尘公司的高价策略就显得格外突出且不利了。乘客们在选择出行平台时,往往会先对比价格,一看陈尘公司 2 元一公里的价格,很多就直接选择了其他更实惠的平台。即便公司强调服务更好,但在价格差距面前,不少乘客还是不为所动。

有一次,陈尘在街头做市场调研时,就亲耳听到几位路人的讨论。一位年轻女士看着手机上的几个出行 App,对身边的同伴说:“你看这个新出来的平台,评价里都说服务挺好的,可这价格也太贵了呀,比其他家每公里贵了好几毛呢,还是算了吧,咱们还是用老牌子的靠谱又便宜。” 她的同伴也点头表示赞同。

这样的场景让陈尘心里五味杂陈,深知公司必须尽快做出改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由于公司订单量有限,为了保障司机们的收入,陈尘想出了那个让司机们自主选择去其他平台跑车的办法,并且明确表示公司不会干预。这个举措得到了司机们的普遍认可,大家都觉得这样既稳定又有机会多赚钱,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了。

公司给每位司机每月发放 7000 元的固定工资,并且按照规定缴纳五险一金,再加上司机们跑别的平台赚的钱,每个月收入大概能有 1.5 - 2 万左右。跑自家公司 App 的话,除了那几位绑定司机有前三单的万倍返利,其余司机确实没钱拿,而且每天最多只能跑 5 单自家平台的单子。好在通常情况下,单子如果集中的话,6 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并不会过多地占用司机们的时间,所以司机们暂时都还挺满意当下的工作模式。

在公司内部的紧急会议上,市场运营部的小张满脸无奈地说道:“陈总,咱们这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呀,乘客们一看这价格,根本就不考虑咱们平台了,再加上那些大平台的各种优势,咱们之前的宣传基本都白费了,这可咋办呢?”

陈尘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良久后,缓缓说道:“我也知道这价格是个大问题,可目前公司的运营成本在这儿摆着,一下子降下来确实困难重重啊。但咱们不能坐以待毙,还是得从别的方面想想办法,比如推出一些特色服务或者优惠活动,让乘客觉得在咱们这儿花钱能享受到不一样的、超值的服务体验,大家都开动脑筋,一起想想有啥好点子吧。”

会议室内顿时陷入了一片热烈的讨论之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有人提议可以推出会员制度,给会员提供折扣和积分兑换等福利;有人建议针对新用户设置大额的首单优惠券,吸引他们尝试使用平台;还有人提出可以和一些商家合作,乘客使用平台乘车后能获得合作商家的消费优惠券,实现互利共赢。

陈尘认真地听着大家的每一个想法,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要点,心里默默盘算着这些方案的可行性。虽然眼前的困境依然严峻,但看着团队成员们积极献策、齐心协力的样子,他心中又燃起了斗志,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不断尝试和改进,总能在这竞争激烈的出行市场中找到属于公司的一席之地,让公司一步步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