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江啊,这是娘给你找的媳妇,人家小芳可是勤俭持家的一把好手,你跟她成了家,以后也有人帮你料理家里。”沈大江的老娘拉着那个名叫小芳的寡妇,一个劲儿的往沈大江身边推。

沈大江涨红了脸,连忙往后躲:“娘,你这是干啥呢?我现在只想好好工作,不想这些事儿。”

“这工作也不耽误结婚生娃啊!你现在有这么好的工作,这说媒的都快把咱家的门槛踏破了。”沈大江的老娘是下定了决心要解决这个儿子的婚事。

沈大江虽然在家里是老大,可他弟弟妹妹都已经结婚了,他还是老光棍一个。

小芳站在一旁,低着头,脸上也泛起了红晕,显得有些羞涩。

但她时不时地抬头看向沈大江,眼中似乎带着几分期待。

“娘,我真的现在不想这些。您看我在这果园里忙得不可开交,哪有心思考虑这些啊。”沈大江急得满头大汗,他也明白他娘这又是变着法的要钱。

“大江啊,你就别倔了。人家小芳可是个好姑娘,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沈大江的老娘不肯罢休,依旧在努力劝说。

沈大江无奈,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一旁的小芳,希望她能明白自己的心意,主动离开。

可小芳却像是没看懂他的眼神一般,依旧低着头,站在那里不动。

“这样吧,娘。我现在真的没心思考虑这些,您先让小芳回去,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好吗?”沈大江只好采取缓兵之计,先让老娘和小芳离开,再想办法解决。

沈大江的娘却像是听不懂他说的话似得,“没事,大江你准备准备彩礼,等着娘就去给你提亲。小芳啊!这人你也见着了,咱们就先回去吧!”

小芳点了点头,跟着沈大江的老娘离开了果园。

沈大江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长长地舒了口气,心中暗自庆幸暂时躲过了一劫。

然而,沈大江知道,这件事并没有真正解决。

老娘既然已经动了这个念头,就不会轻易放弃。

思来想去,沈大江决定找姜宁讨个办法。

他觉得人家姜宁又是当老师又是当厂长的,文化人一定懂得多。

于是,沈大江下了山,直奔罐头厂而去。

到了厂里,找人一问才得知,姜宁跟陆征去镇上去了。

没找到人,沈大江只能先回了山上。

沈大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果园的工作中,每天从早忙到晚,不知疲倦。

姜宁也跟陆征忙了好几天,等她闲下来的时候,杨嫂子才将沈大江找她的事告诉了她。

“杨嫂子,你知道,沈大江同志找我是有什么事吗?”姜宁好奇的先向杨嫂子打听。

杨嫂子倒是对村里发生的事都知道些:“嗐,还不是他那个娘.......这娘们现在想起关心沈大江了,非要给他找个媳妇,也不知道又憋什么坏呢!”

姜宁闻言,眉头微蹙,心中对沈大江的处境多了几分理解。

她知道,在农村,婚姻大事往往不由个人做主,尤其是像沈大江这样家境并不富裕的,更是容易成为家里的牺牲品。

“杨嫂子,你告诉大江,让他别担心,等我从镇上回来,就去找他。这事儿,咱们得好好帮他想想办法。”姜宁语气肯定,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光。

杨嫂子立马答应下来:“哎!好来!”

陆征一直在旁边听着两人的对话,见杨嫂子走了他才问出心中的疑惑。

“就算沈大江不喜欢他娘给他介绍的媳妇,他找你做什么?”陆征奇怪的问道。

姜宁瞥了他一眼说道:“你不知道有困难要找领导吗?你这个厂长不能只管厂子的大事,员工的小事也要时刻注意着。”

姜宁顿了顿,继续道:“沈大江同志可能是觉得我们作为领导,能给他一些建议或者帮助。毕竟,他在家里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一些,他娘那样逼他,他确实很难办。他从小就听他娘的话,突然会反抗了,我还挺欣慰的。”

陆征闻言,点了点头:“这么说来,确实得帮他一把。毕竟,他是咱们罐头厂的重要员工,果园那边还指望着他呢。要是他因为家里的事分了心,影响了工作,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没错。”姜宁赞同道,“所以,我打算等从镇上回来,就上山去找他,好好跟他谈谈。看看他到底怎么想的,再帮他一起想想办法。”

陆征想了想,说道:“要不,我也跟你一起去吧。多个人,多个主意。说不定,我也能给他出出主意呢。”

姜宁闻言,微微一笑:“行,那到时候咱们就一起去。不过,这事儿咱们还得保密,别让村里其他人知道了。免得传到他娘耳朵里,又给他添堵。”

陆征点头答应:“放心吧,我知道轻重。这事儿咱们就悄悄解决。”

两人商量妥当后,便开始着手准备镇上的事务。待一切安排妥当,他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村里。

从镇上回来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姜宁便带着一些生活用品上了山,直奔果园而去。

她想在第一时间给沈大江吃颗定心丸,让他知道,在这个罐头厂里,每个人都是被尊重的,每个人的难题,大家都会一起想办法解决。

果园里,沈大江正满头大汗地干活,见到姜宁的到来,显然有些意外,连忙放下手中的剪刀,迎了上来。

“姜顾问,您怎么来了?快请屋里坐。”沈大江一边说着,一边引着姜宁往果园旁临时搭建的小屋走去。

姜宁看着眼前的小屋,对沈大江的动手能力再次刮目相看。

她听杨建民说了,这个小屋是沈大江自己一个人建起来的,弄得还挺像模像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