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第40章 阆中下马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姬长伯一行回到阆中城,直接前往正中的城主府,早有信使提前回到城主府汇报,新任阆中主官,即将抵达。

接到信息的城主府大公子,姬长伯的堂兄——姬无患,早早带领一众官员,等候在城主府外。

当姬长伯一行人走到城主府前,姬无患带头,一众官员纷纷下拜,“恭候上官!”

围观的百姓,看热闹的聚拢过来,现场有很多侍卫在维持秩序。

人群纷纷扰扰,静待姬长伯的出现。

但是当姬长伯走出牛车,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人群爆发出哄堂大笑。

“一个小伢儿,哈哈哈”

“宫中贵人可真会开玩笑,让个小伢来治理阆中。”

……汹涌的民意,也不知道是无心之举,还是自己这个堂兄姬无患的有心之举。

姬长伯摆摆手,让面前官员起身。

随后并没有进入城主府,而是绕过官员,走到了喧哗的百姓面前。

“尔等,可是巴国子民?”

“小孩,我们不是巴国子民,难道是楚国子民?庸国子民?”人群里,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带着嘲讽的意思驳斥姬长伯。

“我原以为,巴国作为古国,不服王化,经过这些年,我姬姓先祖的治理,也该开些民智了,却想不到,依旧顽固不化,以年纪衡量一个人的才能。可笑,可笑。”

“你这小孩,红口白牙,你说你有能力,你就有能力?”另外一个躲在人群里的声音响起。

姬长伯淡淡一笑,来了,果然有安排。

“你们可知,阆中城已经大祸临头!”姬长伯没有陷入自证的陷阱,而是另启话头。

在场所有人都被这句话震慑住了,很快有人反应过来。

“公子这是在危言耸听,我阆中城,东北群山环绕,西南江水滔滔,天堑保护,固若金汤,何来大祸?”人群里,再次有人出声质疑。

“哈哈,东北群山环绕,山中山戎,匪患,何曾有过消停?西南江水滔滔,盖的住蜀国东征扩张的脚步声么?”童声不大,但是其中意义,振聋发聩。

“我们有褒国,昔阝国盟友!西南无虞!东北山戎匪患,皮屑之痒,无伤大雅!”人群里,继续反驳。

“你们都说褒国,昔阝国盟友,那充国呢?你们说山戎匪患不足为惧,那山外的秦国呢?”

人群中,不再有人出声,但是姬长伯身后的官员忍不住了。

“公子,是不是有些太过忧虑了,那充国籍籍无名,与我巴国不曾有过冲突,秦国更是远在关中,与那犬戎搏杀,哪有功夫翻山越岭入侵我阆中?”

“是呀公子,秦蜀之患,都太遥远了。”众官员迎合道。

“你们作为我巴国官员,不该只考虑近前之忧,更应该在安乐之时,放眼未来。”姬长伯转身对着官员们厉声说道。

“秦国自天子东迁,护送有功,开国以来,联合故周之地,整合关中势力,数次大败戎族势力,已经整合关中。中原各国实力强大,秦国若想东出,必须扩张势力,我若是秦国君主,南下汉中,灭褒国,修蜀道,从汉中入蜀,灭昔阝国,灭蜀,最后灭巴。如此,便可坐拥八百里秦川和我肥沃的巴蜀之地。到时候,天下之大,谁能是他秦国对手?”姬长伯脑海里,后世战国时期,秦国统一全国的战略,正是从汉中入蜀,坐拥巴蜀、汉中,这才有了在长平之战中,与赵国对峙的资本。

“阆中南部充国,国小而民多,与蜀国数代交好,充国商贩,多为蜀商,双方贸易活跃,充国人更是直言,宁为蜀中犬,不为巴国人。”姬长伯前几日,住在充都,一路所见所闻,都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充国横亘在阆中和巴国本土之间。若是充蜀联盟,充国发兵阻断阆中与南部联系,随后蜀国一部通过充国,自南向北,一部自西向东,强渡嘉陵江,两个方向同时攻击阆中,没有外援的阆中,如何自处?”姬长伯说完。

全场官员,百姓,鸦雀无声。

“敢问,长伯大夫,我等该如何应对?”姬无患服了,他是真的服了。

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一路打到今天,就连自己的父亲,也自认为阆中地利优越,所以大大咧咧的抽调阆中精锐,率军南下参与伐申的作战。

但是如今,经过姬长伯的一顿分析,原来所谓的高枕无忧,只是大家的幻觉,危机一直都在,只是所有人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通商!屯粮!强军!筑墙!”八个字,仿佛有莫名的穿透力,深深印在在场所有人的脑海中。

姬长伯一语点醒梦中人,阆中官员,将领,不可能都是酒囊饭袋之徒,能跟随子越大夫,攻城略地,经营出这偌大的势力,数万百姓的基业,各个都是人精。

姬无患,带头深深一拜,“阆中诸官,拜见长伯大夫!”

姬去疾,带着一众武官,“阆中诸将,拜见长伯将军!”

周围的百姓,纷纷自发跪拜,“阆中百姓,拜见长伯公子!”

看到这一幕,姬长伯的心里,一股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

他知道,这一拜,就意味着,自己与这座阆中城,从此生死相依,荣辱与共了。

“草,我就想当个富家翁的。”姬长伯有点想哭。

楚国北部,蓬头垢面的阎敖已经快累死了,但他不能休息,现在慢一分钟,楚国就危险一分。

顺着风声,阎敖仿佛已经听到了远方的厮杀呐喊声,现在正是楚国攻申的关键时期,赢了,就能北上争霸。

楚王的心,已经快急到嗓子眼了,“巴国援军到哪里了?”

“回大王,还没有消息。”

“巴国使臣呢?寡人的近臣呢?他们有没有回来?”楚王再次询问,语气中已经带着一丝杀意。

“不曾回来,算算日子,应该快回来了。”寺人的回答,让楚王更着急了。

自己征伐一生,最终的梦想就是北上争霸。

如今只差临门一脚,那该死的阎敖!坏我大事!

楚王心里恨不得把阎敖大卸八块,以泄心头之恨。

这个蠢货,暂时割让那处,等自己联合巴军灭申之后,回军再杀巴军一个措手不及,收鱼地,巫地入楚国,多好?

非要不听,宁死不割城,害得如今巴国联军,迟迟没有抵达前线。

自己在这申国战斗至今,对方抵抗越发激烈,这几天的攻城伤亡非常大,前线隐隐有了不稳的迹象,再打下去,自己的中军就要填上去了,这可是自己的嫡系,当真舍不得。

如果巴国部队在此,让他们分兵攻打其他城池,逼申国分兵,这申国早就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