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 第125章 抗倭战争-【随枣会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抗倭战争-【随枣会战】

三国

当曹操还意犹未尽地看着天幕时。

突然,外面进来一个将领,他步伐匆忙,神情严肃。

进入营帐后,他立即单膝跪地,恭敬地向曹操禀报:“报告丞相,曹纯将军发现了敌军的踪迹,目前正在全力追击,特此前来向丞相汇报。”

曹操微微点头,表示知晓,然后挥手示意将领退下。

待将领离开后,曹操转头看向众人,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此时的程昱却显得有些惊骇,他低声说道:“没想到敌军竟然真的出现了……”

曹操深吸一口气,感慨道:“此次多亏了天幕相助,否则,我军的粮仓恐怕就要陷入危机了。”

听到这话,底下的谋士们纷纷低下头,面露愧疚之色。

他们深知这一次失算了。

曹操见状,叹息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骄兵必败啊!上次水军战败时,孤就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个道理,没想到如今又差点要重蹈覆辙。”

底下一片寂静,无人敢回应。曹操看着众人,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失望。

过了一会儿,曹操再次开口:“好了,有些话孤不想再说第三遍,希望你们能引以为戒,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程昱满脸通红,羞愧难当,他抬起头,试图解释。

但曹操却打断了他:“不必多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突破这道关卡,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这时候天幕闪过下一个标题【随枣会战】

【尽管国民政府内部存在着一些制造摩擦的人,但也有一部分人坚定地致力于抗倭事业】

【从整体来看,国民政府在抗倭战争中的作用不能被忽视】

【在夏汭会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在夏汭周边地区重新部署了大约90个师的兵力,形成了对夏汭的三面围困之势】

【为了保障自身安全,东洋军发动了南昌会战】

【尽管东洋军最后占领了南昌,并成功抵御了国民政府的反攻】

【但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通过占领夏汭来掌控华国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

明朝

朱元璋望着天幕,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缓缓地开口问道:“标儿啊,如果你是蒋,你会怎么做?”

朱标听后,身体猛地一僵,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

朱元璋见状,安慰道:“无妨,大胆说出你的想法即可。”

朱标思索片刻,答道:“儿臣认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蒋的做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他更多地考虑到了自身的利益。”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感慨地说道:“是啊,朕不相信蒋没有在敌后作战的部队,但为何天幕一点没有提起?无非是他们做得不行。”

朱元璋又看了一眼朱标,继续说道:“因此,以后要多多从自身上面找原因。”

朱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明白。

【实际上,早在1938年1月11日的东洋御前会议中就明确指出:“大本营的意图在于确保占领区,如无特别重大的必要时,不企图扩大占领区”】

【这表明东洋军已经开始调整战略,将重点放在巩固和维持现有占领区域上】

【尽管如此,战争总归需要有个结果】

【为了迫使蒋的国民政府投降,东洋军特意调拨了11军】

【这支军队最初是为了攻占夏汭而组建,自夏汭会战后,它基本已演变成东洋军在华国的唯一机动野战军兵团,肩负着摧毁华国军队主力的任务】

【东洋军始终未曾放弃过尝试】

【1939年5月1日,东洋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为了消除豫南地区华国第五战区军队对夏汭的威胁,悍然发动了随枣会战】

【在战前,东洋11军便狂妄地拟定了深入第5战区作战的计划,为此出动了10万大军】

【要知道,当时的东洋军一个师团足以击溃华国的一个集团军】

唐朝

李世民眉头微皱,疑惑地说道:“集团军、师团……这是什么配置啊!”

房玄龄站在一旁,微笑着解释道:“陛下,微臣认为应该是军队的编制发生了变化。不过,无论叫什么名字,关键还得看实力如何。”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是啊,名称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房玄龄提醒道:“陛下,前方就是上船的地方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豪迈地笑道:“走,东洋人,朕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他的话声中充满了自信。

随着李世民的步伐,众人一同登上了船只,开始了这场重要的征程。

【然而,东洋军战事一开始便遭遇了重重阻碍,进展并不顺利】

【由于地形对华国军队有利,东洋军的优势也被大大削弱】

【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所属部队编为左、右两集团军和江防军,并制定了依托山区,据守重要城镇,持久消耗,伺机反击的战略】

【然而,东洋军仍然凭借着实力占领了枣阳等地区】

清朝

康熙一脸愤怒地看着天幕说道:“看看吧,这就是那些人干的好事!这还不如朕大清的呢!”

大阿哥站在一旁,目光凝视着东北三省的地图,不禁轻声叹道:“这老家都没有了……”

康熙听到这句话,顿时脸色一变,怒声问道:“你说什么?”

大阿哥吓得连忙低头,恭敬地回答道:“皇阿玛说得对。”

康熙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都是这些叛贼,还有那个慈禧,如果不是他们,我大清只要派人去学习一下西洋新式装备,这东洋又算得了什么!”

大阿哥不敢再说话,只是附和道:“是,皇阿玛。”

康熙忽然想起了什么,语气坚定地说:“说到这里,这倭国绝对不能留,你们准备一下,这一次要让天下看看朕大清的实力。”

“喳!”底下的几位大臣齐声应道。

【李宗仁审时度势,巧妙地将主力从敌人的包围圈中移出,转移到外线作战】

【这一决策让东洋军的包围计划彻底失败,冈村宁次不得不下达撤退命令】

【24日,华国军队先后收复枣阳、桐柏等地,东洋军除了占领随县县城外,其他地区都被迫退回】

【基本上恢复了战前的态势,这场会战也随之结束】

【整个随枣会战华国伤亡2.5万余人,东洋伤亡1.3万余人】

【这个伤亡比例有人说打平了,也有人说国民政府胜利】

【但是这也是第一场东洋军撤退并恢复到战前态势的会战,意义十分重大】

【好了,我是.....】

【天幕暗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