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画卷当初所说的话,再加上祝葵补充了一些细节,寒枝算是将阿若砸碎画像的始末拼凑完整。

只是这其中还是有一点让她疑惑的地方,那就是砸碎画像的主意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呢,还是别人告诉她的?

将她母亲和妹妹接去山中的,真的是普通猎人吗?为什么之前没有把她们接走,而是在阿若砸碎神像后接走呢?

不过这些问题并不妨碍她欣然接受阿若的加入,毕竟这些疑问以后彼此信任了自然可以得到解答,人才的培养,那是刻不容缓啊!

“你直接把她送来我这里吧,正缺人干活呢。”

于是阿若就被打包送来了女娲氏的几间草屋中,

她的包袱很简单,只是两套换洗的夏衣而已,连冬衣都没有。

“风氏的人会给你做衣服的,她们做的衣服比我这里的好,小巫医说照她们的那种样式做出来的衣服也更保暖。”祝葵这样说。

阿若觉得老大手底下那些人做的衣服已经很好了,起码比自己做的好多啦。她从小就不擅长做针线的事情,母亲眼睛不好,所以家里大多数缝补的事情都是交给妹妹来做的。

到了游商这里之后,游商有一支人手专门做衣服,毕竟手底下养着这么多人,光是天天做衣服,就能从年头忙到年尾。

不过她最近也听说了,老大以后要把所有人的衣服样式都换成风氏这样的,因为不光行动方便,还更省布料。

说起来,老大最近一直都待在风氏这边,很少回去,一回去就是让她们学着和风氏做东西,说是风氏的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

“这么多的好东西,怎么只有她们在用,别的地方我都没见过。”这是祝葵最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祝葵也就这个问题问过寒枝,而寒枝的解释是因为她们住在山里,生活不像山下这么方便,所以族人总喜欢动脑子想办法做些便利生活的器具出来。

“又因为我们住在山中,不和你们山下的人来往,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只在我们自己族中使用,你在别处当然见不到。”

十分有说服力。

就是不知道祝葵是真信还是假信。

就在阿若还满脸茫然站在屋中不知道手脚往哪放的时候,有人过来搭话了。

“听说你力气大还会打猎啊?”莲兴冲冲凑到阿若身前。

阿若咽了咽口水。

她还是第一次和“猴女”说话呢。

猴女是外面一些人给古猿们取的名字,不过阿若并不喜欢这个称呼。

“我叫阿若,你叫什么?”阿若率先介绍了自己。

“哦哦,我叫风莲,你叫我莲就行,你是新来的,有什么不知道的就问我,我什么都知道。”

“哦,那3乘以8等于多少?”榆像个幽灵一样飘到莲身后,冷不丁问了一句。

“3乘八,我想想啊,一一得一,一二得二。”莲还真开始认真想了,只是不是直接得出结果,而是从九九乘法诀的第一句开始一句句往后念。

“三八二十四啊!”莲数了好一会儿,终于得出这个结论。

榆张大嘴,坏了,真让她算出来了,明明昨天还算不出来的。

很慌啊,有一种她在睡觉的时候,死对头还在努力学习的危机感。

莲两手往腰上一插,“你看,我就是什么都会啊。”

阿若抹了抹额头莫名冒出来的汗,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

“哦哦对了,昨天我们送那个小孩进山的时候,拿了两台织机下来,我们准备做几套衣服穿,你要不要来学啊?”

游商那里没有麻布,不过麻线倒攒了不少,要做衣服可以先织布。现在织布做的衣服是为了冬天当里衣穿的。

除了做里衣,另外还要裁制兽皮做冬衣。

不光是族里几十人,还有那八十多个雇工的冬衣也要开始做,这样一来,女娲氏的这点人手就不够用了,寒枝又跟祝葵要了十个人专门做这些杂事。

“这些事情不是非要找你手底下的人来做,你弄些奴隶来也行。”

女娲氏做衣服通常不是给每个人量身定做,那样费时间。

她是直接照着后世大中小码这样来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接流水线生产,前身、后身、领子袖子和口袋,前面的人分别把这些部位做出来,后面的人只需要缝补即可。

流水线生产的特点就是把一样复杂的东西拆解成数个零碎物件,再重新组装,这其中,每个人只需要负责做好自己的部分。

不需要什么灵活的脑子,甚至不需要你的手很巧,因为有手就行。

虽然流水线上的工作在后世一直被人诟病枯燥乏味,做多了人很容易变得像空壳一样失去思考能力。

但这个问题,不是目前的奴隶群体们要思考的,他们的首要追求,除了离开那个被人当做生产资料的环境,另一个,就是吃饱饭。

寒枝可以让他们吃饱饭,等他们不满足于只能吃饱饭,估计已经是十几二十年以后。

到那时候,女娲氏应该已经发展到可以开工资了。

流水线生产不光需要人,还需要场地,现在盖房子是来不及了,所以游商直接把自己家做衣服的地方让了出来。

制衣坊的人本来对于自己的地方被人占了还有些不满,但等风氏的织布机往屋里一摆,箐开始拿起麻线织布时,那点不满马上就飞走了。

“这是什么?织布居然可以这么快?”

脚踏式的织布机在后世已经是放进博物馆的老古董,但在此时,当然是秒杀腰机的存在。

腰机,后世织布机的始祖,天工开物中也有记载。之所以叫腰机,是因为织机是用一根带子挂在腰上的。

石寨山遗址出土了青铜的纺织贮贝器,其中就有奴隶主监督奴隶用腰机织布的场景。

织工的奴隶们坐在地上,腰机挂在腰上用脚蹬住经轴,靠着两脚以及腰脊控制经丝的张力。

腰机的优点是织机的制作以及使用方法都很简单,缺点也很显而易见,那就是效率低下还费力。

根据资料记载,腰机在商周时期织麻布,一天的产量大概在0.3-0.8米之间,量的多少取决于织工的熟练度。

而女娲氏使用的脚踏式织机,日产量为3-5米,即使是一个生手,一天下来,织的布也比腰机的熟手织的多得多。

只是站在旁边看了一会,游商的织工们就已经对脚踏式织机垂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