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自三位圣人庄重宣布三教分流之后,阐教与截教弟子间曾经频繁的争斗,便如同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寒风骤然吹散,日渐销声匿迹。
这其中缘由,一方面是因为两教弟子慑于三位位圣人的威严,皆不敢轻易挑起事端,生怕触怒圣人招来责罚。
而更为关键的另一方面,则是两教弟子已然被那无穷无尽、仿若汪洋大海般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实在是无暇他顾。
三位圣人知晓即将分离,心中满是对弟子的殷切期望,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胸中积累无数岁月的学识,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于是,昆仑山巅的授道广场上便形成了一种极为紧凑的教学节奏。
三位圣人每半年便会进行一次小讲,详细讲解各类精妙的修行理论与法术技巧;
每三年则会举办一场大型的讲道,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到修行途中的感悟体会,无一不包;
而每十年更是会举行一次全面的统测,用以检验弟子们的学习成果。
在这严苛的教学考试体系下,只有极少部分天赋异禀的弟子能够在统测中堪堪合格。
这些幸运儿在通过考核后,往往会如释重负,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美滋滋地打道回府补个酣畅淋漓的回笼觉,好好舒缓一下长期紧绷的神经。、
然而,大多数弟子却没有这般幸运,他们只能以地为床,以天为被,不敢有丝毫懈怠,在昆仑山巅的授道广场上挑灯夜战,补习功课。
燧人、玉鼎二人赫然位列其中。
燧人早已将高中时代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艰苦学习生活深深埋藏在记忆深处,以为此生都不会再与之有任何交集。
可命运弄人,他着实没有想到,来到这洪荒世界后,竟还要重新温一遍。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世界就是一个大轮回,躲也躲不掉。
玉鼎虽说在修行境界上已然达到了大罗金仙的高度,堪称一方大佬。
然而,他在修行上却有着严重的偏科问题。
其金仙初期的元神法力修为,相较于那大罗金仙级别的强悍肉身,显得有些相形见绌。
通俗来讲,便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一日,广场上的太乙皱着眉头,满脸困惑地看向正在专注炼器的玉鼎。
他犹豫了片刻后,终于开口问道:“玉鼎,这‘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中的谷神究竟是什么意思啊?我好像又忘记了,你还有印象吗?”。
玉鼎此刻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炼器之中,头也不抬,手中的动作丝毫没有停顿,只是随口说道:“不记得了!”。
“对了,太乙,我刚好也有个问题想问你,在这一千零一种淬火灵水里面,到底哪一种灵水才最适合鼎器呢?”。
太乙想也不想,气冲冲的说道:“不晓得!”
。。。。。。
与此同时,在山巅广场的另一边。
乌云仙看着虬首仙说道:“老虬,师尊所传的《灵宝无量度人经》中,这三局、四报、七禁和五忌具体是指的什么啊?你记笔记了没,快借我抄一下。”
虬首仙此时只觉得脑袋里被无数繁杂的知识塞满,运转起来异常吃力。
他无奈地回应道:“老乌,你问问马遂吧,我现在 cpU 有点发热。”。
乌云仙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哦,好的老虬,你也适当休息一下,不要那么内卷嘛。”
。。。。。
时光仿若脱缰的野马,奔腾呼啸,一去不返,而且似乎也没有人真的想要将它拽回。
在这悠悠万载的漫长岁月里,昆仑山巅的授道广场上,日复一日地上演着弟子们刻苦求学的场景。
终于,这一日,朝阳还未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三教所有弟子便已经早早地齐聚在广场之上。
他们按照各自的教派,泾渭分明地在台阶下列队站好,整齐有序。
此时的广场上,静谧无声,没有一人窃窃私语。
朝阳初升,老子、元始、通天三人仿若与朝阳融为一体,迎着那第一缕阳光,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从三座宏伟的宫殿中依次走出。
他们站在台阶上,目光缓缓扫过眼前那人才济济的玄门弟子,眼神中满是欣慰与期许。
片刻之后,三位圣人收回目光,转头相视了一眼。
老子率先行动了起来。
他向着身后的八景宫挥一挥衣袖,刹那间,八景宫仿若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笼罩,开始迅速缩小。
眨眼间,便自动飞到了老子那宽大的袖口中消失不见。
而后,他脚下凭空生出一朵洁白的祥云,祥云托着他的身躯,缓缓升起。
玄都见状,毫不犹豫地一跃而起,稳稳地落在老子身旁。
然而,他的目光却不断在山中搜寻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的东西。
不一会儿,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处湖泊之中,只见一头青牛正在水里悠闲地泡澡,惬意无比。
玄都随即向着青牛抛出一条金色的绳子,那绳子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穿过牛鼻上的钢环,一下就把青牛拽到了身旁。
通天一直静静地注视着老子二人一牛三道身影逐渐远去,直至完全消失在天际。
而后,他缓缓转身,看向身后那座承载着无数回忆与荣耀的碧游宫。
突然,他伸手向着碧游宫一抓,掌心之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吸力。
在这股强大力量的作用下,碧游宫逐渐缩小,最后稳稳地托在了他的手掌心中。
通天脚踩青萍剑,那青萍剑仿若一道青色的闪电,发出 “嗖” 的一声尖锐声响,瞬间划破长空,向着远方飞去。
多宝、金灵、无当、龟灵四大亲传弟子见状,脚下生风,急忙追着通天的背影而去。
其余截教众外门弟子先是愣了一下,似乎还没从这突然的离别氛围中回过神来。
片刻之后,他们才赶忙各显神通,或是御剑飞行,或是腾云驾雾,向着通天离去的方向追去。
阐教弟子们静静地注视着相继离开的截教众人,他们的目光复杂难言,其中大半是解脱与高兴,其中也夹杂着一丝对昔日同门的不舍与担忧。
玉鼎看注视着在众人最末尾的燧人,心中默默道别, “再见,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