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寒门枭主 > 第205章 悔不当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牧臣服,汉国又得一员大将,这真是如虎添翼。

周边国家若知道江易诚心优待投靠他的文臣武将,必然会纷纷来投靠。

虽然来自各民族、语言、习俗,文化不同。随着时间推移,必然会被汉国文化同化的。

江易招来的一些人是有真才实学,大多是夏族。

这是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

他可不会让汉国出现唐朝中晚期那样的情况,让各民族学习夏族文化。

等过几代之后,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民族矛盾。

自从苏牧臣服,周边国家那些得不到重用的人才纷纷来汉国。

江易也是来者不拒,只要他们有真才实学,根据他们所擅长的任命官职。

自从收到江珣和张嫣亲笔信,心中有了下一步计划。

于是分别给两人写信,让大梁朝廷继续斗下去,无暇顾及汉国这边。

当江珣和张嫣收到回信,有人失望与无奈,有人暗自窃喜。

江珣是想让江易当太子,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除掉威胁大梁的世家。

将来延续大梁国祚,说不定会成为中兴之主。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被江易拒绝了。

他有一个要求,就是让江彭当太子。

当初立江澈为太子,本就是个错误的决定。

不管怎么说,江彭的能力比江澈强太多了。

于是,江珣召见了张信德和张嫣,跟他们商议这事。

一番商议过后,江珣决定先册封江彭为海王,封地在海州天海城。

突然废掉江澈太子之位,必然会引起大成反对,也会让大梁出现混乱。

当初以为张嫣没有儿子活着,最近听说有一个叫江彭的少年。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孙子,所以没有改换太子。

既然江易不同意当太子,对于他的回信,也可以置之不理。

且不说大梁其他地方一片混乱,就连镐京也是暗流涌动。

江珣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内往来的人。

听说长安非常繁华,甚至不输于镐京。

“那逆子如今成为一方枭雄,虽然没有**。但他与皇帝无异,本朕不在了,他必然会派兵侵吞大梁江山。”

也知道江易现在不灭大梁,也是不想让他成为亡国之君。

“若是当初没有把它流放到汉阳,长期囚禁在镐京。也不会闹到如今地步,臣也是所料不及。”

当初是张信德力宝江易,将他流放到汉阳。

“那逆子运气好,谁也没想到他会成为一方枭雄,他真有当年太祖风范。”

让江珣感到一丝骄傲,毕竟是他的儿子。

在众儿子之中,能力最出色的一个,却是最叛逆的一个。

如今,大梁丢失了三分之一的领土,国力减弱了许多。

“虽说朕不是亡国之君,却与亡国之君无异,朕对不起列祖列宗。”

各方势力激烈争斗,都想自立为帝,不服从朝廷管辖。

“你说该如何是好?澈儿太年轻,也镇不住那些大臣,朕此刻很烦恼。”

没有人给他出好主意,可又放不下手中的权力。

回想继承皇位当初,也想过有一番作为,成为一代明君。

可事实给他很大的打击,只能跟那些世家合作。

随着年龄增长,朝中大臣基本上不听他的话。

总的来说,他跟张家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这些年,张家也给他帮了不少忙,也许他们有自己的盘算。

“朕不立姜鹏为太子,也是有苦衷的。大梁不能再乱了。这样吧,朕给江彭一个州自行管理。”

自大梁立国以来,藩王到地方就藩,没有行政权和军权。

只享有地方部分赋税收取权,以作自用。

江珣破例,也知道这不是个好的开头,可能会让大梁更乱。

“臣不太赞同,当年太祖定下的规矩。也是为了大梁稳固,可以封江彭为王,但不能给他行政权和军权。”

张信德不是不想给外孙谋得更大权利,只是不想让外孙陷入更加危险的处境。

一州之地,掌管着不过数万军队。虽然打不过汉国,同样打不过朝廷军队。

“朕把江彭的封地定在海州,这与汉国边境比较近。朕会给江易写封信,让他照顾江彭一二。”

江彭毕竟是江易的侄子,作为叔父,多少该照顾一下侄子。

也不至于派兵拿下海州,将来江澈更不敢派兵灭了海州。

“你就放心吧,虽然他当不了太子,却可以享受一辈子安平富贵。”

“圣上考虑得很周到,臣多虑了。”

张信德也就不反对了,本来就是想着让江彭当太子,将来为张家谋取更大利益。

江易确实出手帮忙了,当初他也说过,让江彭当太子不一定会成功。

作为一个皇帝,连这一点都看不透,那就不是个合格的皇帝。

此刻,江珣的心情舒畅多了。仔细想想,将来江易建立新王朝。

江家还会延续下去,至少还能兴旺一两百年。

再想想当初派兵镇压江易,每次都被他打败了。

让不少将士阵亡,让大梁损失了大梁财力、物力、人力、领土。

想想挺后悔的,还跟儿子的关系闹得更僵。

“刚才朕想过了,当初的决定挺后悔的。江易自立为王,是被形势所迫。”

江珣虽然后悔了,但不会主动承认错误。

“圣上当初若是立他为太子,没有杀了他的母亲,或许不会发生这些不愉快的事。”

可现在后悔也没用了,父子俩仇深似海。

没有派兵灭了大梁,也算是给江珣面子了。

真的很后悔啊,若是放任江易不管。

父子俩的关系不会闹得这么僵,也能给那些世家形成压力。

父亲做不到的事,儿子却做到了。

“常言虎父无犬子,可用在朕身上,那就是犬父虎子。”

江珣没有把这话说出来,只是不由地苦笑着。

“回去吧,拟一道纸,恢复江易皇子的身份。不管他接不接受,派人把圣旨送过去。”

想通了这一切,顿时豁然开朗。

以后不再派兵去攻打汉国,尽力与汉国合作吧。

让大梁国座多延续几年,给江家子弟安排好退路。

君臣回到了皇宫,由张信德提笔你指?再走个流程,把圣旨送到江易手中。

与此同时,江易正在视察长安新城建造。

目前建造进展很顺利,庞熊带着禁军保护在他身边。

防止刺客行刺,工匠们干得热火朝天。

当见到江易之时,每个人脸上露出激动的笑容。

他们建造新城干了好长时间,每天都能拿到高工钱。

江易拿起一块砖看了一下,敲了敲,试试砖头的质量。

长安新城墙中间是夯土,两侧包裹着结实的青砖。

他满意了点了点头,好在没有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

建造星辰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当初就叮嘱负责建造的官员,一定要严把质量关。

负责监督建造的官员也是严格遵守,若出了问题,他们也会受到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