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菡茱轻轻眨了眨眼睛,指尖绕着团扇上的流苏穗子,“白露,先前你去书肆采买时,可曾教人瞧出咱们府上的门第?”
白露忙福了福身,“回世子夫人的话,奴婢每回出门都戴着青纱幂篱,连手背都用绢帕裹着,断不会叫人看出端倪。”
“这便好。”晏菡茱用扇骨点了点案几上那两册蓝皮话本,“待我看完便收进樟木箱里,莫要教旁人瞧见。”话音未落又改口道:“罢了,还是烧了干净。”
沈钧钰倚在紫檀雕花圈椅里,修长手指翻动书页发出细响。不过半盏茶工夫便将下册也撂在案上,端起青瓷茶盏抿了口,“娘子还是先看罢,好歹花了五钱银子。待你看完再烧,省得教咱们闺女日后瞧见——”他忽而笑出声来,“若学得书里那些个痴女行径,可怎生是好?”
团扇“啪”地打在沈钧钰肩头。晏菡茱斜睨着他,“世子爷倒不怕妾身看了这些歪书,跟着学坏?”
“若是寻常女子…”沈钧钰捉住她手腕,指腹摩挲着腕间玉镯,“许真要被这些荒唐话本迷了心窍。可你是晏家嫡女,自幼读着《女诫》《列女传》长大,骨子里最是清傲。”他忽而正色道:“若有朝一日我当真负你,你定会先与我和离,再要么——”
团扇这回结结实实拍在他唇上。晏菡茱眼波流转间尽是狡黠,“世子慎言,妾身这般贤良淑德,岂会做出谋害亲夫的勾当?”
侍立廊下的白露忙垂下头,肩头微微发颤。她家世子爷这话虽不中听,倒把夫人脾性摸得透透的。
沈钧钰握住她执扇的柔荑,神色认真得近乎肃穆:“我这人你是知道的,天生一副牛脾气,遇事爱较真,说话又刻薄。前日还因河道贪墨案在朝会上把工部侍郎骂得下不来台。”他自嘲地扯了扯嘴角,“这些年虽学着收敛,到底江山易改。”
晏菡茱正要开口,又听他道:“旁的也就罢了,唯有一桩须与娘子明言。”他忽然起身走到她跟前,玄色织金袍角掠过青砖,“外头那些莺莺燕燕,我沈钧钰此生绝不会沾染半分。”
廊下铜铃被风吹得叮当响。晏菡茱仰头望进他眼底,忽而想起三年前合卺酒泼湿的鸳鸯锦被。那时他说“你我皆是棋子”,如今倒真生出几分夫妻情谊来。
“金镶玉尚且有瑕。”她抽出帕子替他拭去额角薄汗,“世子能说出这番话,已胜过万千男子。”指尖若有似无划过他喉结,“只要世子守着方才那句话,旁的...妾身自会体谅。”
沈钧钰喉头滚动,捉住她作乱的手按在心口:“空口无凭,娘子且往后看。”
正说着,外头传来急促脚步声。京兆府衙役将东市三家书肆围得水泄不通,掌柜们抖若筛糠地被铁链锁走。不过两个时辰,屠大人案头已摞了七八本蓝皮册子,俱是昨夜新到的货。
“大人明鉴!”德文书坊的老掌柜涕泗横流,“这些册子都是蒙面人送来的,说是什么江南新话本。小老儿瞧着卖得好,这才...这才鬼迷心窍啊!”
屠大人慢条斯理吹开茶沫:“昨夜几时送来的?”
“亥...亥时三刻!那人裹着黑斗篷,说话带点江州口音。给了二十两现银,说是往后还有新本子…”老掌柜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他腰间挂着个鎏金香球,绣着...绣着并蒂莲!”
与此同时,沈钧钰正立在书房暗格前。鎏金香球静静躺在锦盒里,莲花纹路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窗外忽起惊雷,初夏的雨来得又急又猛,将青石板洗得发亮。
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屠大人眯起三角眼,目光像把生锈的镰刀在几个掌柜脸上刮来刮去:“查不出话本子源头,诸位就在诏狱过年吧。”他枯瘦的手指扯断三根花白胡须,“皇后娘娘凤谕在此,便是天王老子来求情——”
砚台“哐当”砸在《度春风》话本上,封皮画着的交颈鸳鸯裂成两半。跪着的绸缎庄掌柜突然想起什么:“那纸!是凌氏商行的竹纹笺!”
屠大人腾地站起,官袍下摆扫落茶盏。十年前梁国舅奶兄被腰斩时,血点子溅在梁国舅的蜀锦靴面上。那老杀才当场晕厥,屠大人却捧着罪状进宫面圣:“陛下若想赦免,就用这端砚砸碎臣的天灵盖!”
“师兄……”景仁帝望着他补丁摞补丁的官服,到底咽回了求情的话。
此刻京兆府衙后堂,雕花窗棂透进的夕照里浮着细尘。书坊掌柜战战兢兢呈上残页:“这油墨泛着蛤蜊壳似的青光,全京城独凌氏书坊有这手艺。”
屠大人指尖捻过纸页,突然冷笑:“去年腊月凌家往城郊运了二十车松烟墨。”他抓起惊堂木又要拍,忽听得门外衙役急报:“跟踪的人回来了!马车进了凌氏库房!”
暮色中的城郊库房飘着桐油味。屠大人踹开大门时,惊起满屋雀鸟。成摞的话本堆得比人高,封皮上“凌氏书坊”的朱印还泛着潮气。
“给本官抄!”屠大人官靴踩碎地上一枝并蒂莲纹银簪,“江南凌氏......好个诗礼传家的望族!”
十年前梁国舅府。
“屠明德!”梁国舅的玉带钩撞在青砖上,“这是我乳娘独子!”
屠大人抖开血衣:“独子就能当街摔死婴孩?”他忽然解下乌纱帽,“陛下要保国舅,臣这就辞官归田!”
景仁帝在养心殿摔了茶盏:“师兄这是逼朕!”
“臣逼的是王法。”屠大人掏出户部账册,“上月梁家捐的三千两白银,已换成米面施粥。”他三角眼瞥向皇后,“娘娘若嫌臣碍眼,臣明日就告老……”
皇后掐断三根护甲,拂袖而去。
凌氏库房的灯笼被夜风吹得打转。屠大人抓起本《度春风》掷向主事:“印这些淫词艳曲,对得起凌家祠堂的进士匾?”
主事膝行着抱住他官靴:“大人明鉴!书坊上月遭了贼。”
“贼能仿你凌氏独门油墨?”屠大人抽出佩刀挑开话本,“这装订的手法,跟你们上月呈给国子监的《四书集注》一模一样!”
更鼓敲过三响,衙役押着三十车话本往京兆府去。屠大人突然驻足,望着城南凌氏大宅的飞檐:“明日早朝,本官要参凌阁老教子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