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穿越梁山成霸业 > 第54章 蔡攸甩手躲清闲 徐槐接棒受弹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章 蔡攸甩手躲清闲 徐槐接棒受弹劾

话说刘光世、酆美、毕胜等人争先恐后进了济州地界,攻城掠地。徐槐率领李宗汤、韦扬隐包围济州,林冲、梅展、扈成白天坚守城池,晚上派解珍解宝带猎户营摸出去用抓钩勾人,弄得人心惶惶。

李逵、焦挺、鲍旭带着三千团牌军,樊瑞、项充、李衮带三千团牌军在济州府里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作正面进攻,只咬敌人尾巴,斩杀落单。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弄得各军都疲惫不堪。

高禅、韩宗仁被围剿的消息传来。东京禁军各军惊恐,纷纷撤回濮州。梁山集中兵力向东平府救援。张叔夜、陈希真闻讯也解围而去。只有云天彪、王焕、花子虚等人带兵退到阳谷县杀虎堡坚守不出。

只有卢俊义在东昌府被云天彪挡住归路。

梁山泊将控鹤军、振武军俘虏的一万多人押上山寨。分为三波,一波将家中出过六品官以上的恩荫子弟五百多人组成皇恩营,由韩存保为指挥使,留山听用。

一波愿意留在水泊梁山的军士,分派到各营。最后一波不愿意留在梁山的将士就地释放,发放路费,回京城大肆宣扬官军战败的事情。

再说各路禁军退回濮州。蔡攸知道失了高禅、韩宗仁两军,瞬间惶恐不安。一个劲问徐槐:“徐学士,如今大势已去,不如撤军为好。”

徐槐无奈道:“三十万人刚刚失了三万,何来的大势已去?

朝廷此次集整个河南、山东之力。劳民伤财,耗费巨大。如此就退兵而去,如何向圣上交代?”

蔡攸顿时失了举措道:“梁山泊骁勇剽悍、神出鬼没,如之奈何?”

此时亲兵通报收到蔡太师书信。蔡攸慌忙让人呈上,拆开阅读。

蔡京严厉斥责蔡攸兵败辱师,斥责蔡攸好大喜功,斥责蔡攸目光短浅。最后让蔡攸多多采纳徐和、徐槐、张叔夜意见。如果此次讨贼失败,蔡家十几年累积的权势必定荡然无存。

蔡攸读完书信,痛哭流涕,茫然不知所措。对徐槐道:“徐学士,我只能一死以报朝廷!”

徐槐听了,惊出一身冷汗道:“蔡经略,不致于此。胜败乃兵家常事,损失尚不足十分之一,哪里到了兵败的程度?我军尚兵精粮足,倘若谋划正确,必然能一举荡平贼寇。”

蔡攸这才渐渐稳定情绪,仔细算了一遍,发现官军仍然数倍于梁山。一时有兴奋起来道:“都怪张叔夜不遵将令,才让梁山泊能够集中兵力有机可乘。

梁山泊数战疲弊,不如趁此机会,十路围攻,将梁山泊一举击溃。”

徐槐连忙道:“经略万万不可,上次用兵就败在分兵。梁山泊占据地利、人和两大优势,分兵很难取胜。”

蔡攸听了又没了主意,一时又惶恐起来,生怕梁山好汉突然杀到濮州,连忙道:“那我们就守在濮州,高沟深垒跟他对峙,将他耗死在两府之间。”

徐槐又道:“这样更不行,我军三十万大军,劳师远征,每月耗费何止百万。战场正在运河交汇之处,中断了南北转用,朝廷用度也要受到影响。一直耗下去,先耗死的是官军。”

蔡攸听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坐立不安。突然他想起了蔡京嘱咐他的一句话,“多多听从徐和、徐槐、张叔夜。”

蔡攸顿时醍醐灌顶道:“徐学士,讨贼之事本经略全权交给你来处置,不必通过本经略即可发布军令。”

徐槐听了有些诧异道:“如此军国大事,三十万将士性命,不可轻易托人。”

蔡攸道:“徐学士,我相信你。你难道不相信你自己?我身体抱恙,需要休息一段时间。讨贼之事由你全权负责。你不必再推辞。”

徐槐心里嘀咕:“将三十万将士性命托付给这个草包,还不如由自己说了算。如若失败,大不了以死谢罪。怎么也胜过这个草包。”

蔡攸见徐槐默然不语,大喜。急匆匆跑出濮州府衙,把自己关在一个山水庄园,整日里画画、练字、填词、写诗不让任何人打扰。

蔡攸做了甩手掌柜,徐槐、徐和想我了经略使军师大权。一面上奏朝廷,将禁军水师二十艘炮舰调来濮州听用。一面又征调两广、两湖、四川水军船只数百艘。征调沿江、沿海游泳健儿万人,统一由刘梦龙指挥。

朝中御史纷纷弹劾,劳民伤财,祸国殃民,必杀徐槐以谢天下。甚至有人弹劾徐槐、徐和兄弟故意大张声势,中饱私囊,发战争财。幸亏有蔡京在朝中弹压,才不至于罢官问责。

朝中每日各种公文上百封。各种压力纷至沓来。徐槐一夜之间,头发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