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抓贼抓赃捉奸捉双,谁都可以把赵信堵在屋子里,但是你不能,赵信这件事中,你不能露面,要不然事情要糟糕不能服众……”

张建国这一说,黄三暗骂自己一兴奋就乱套了。

他这么小心的盯着赵信,可不就是因为他德不配位当了村长,自己合计着把他给弄下来。

要是让那些村民知道,是自己算计赵信才能当上村长,估计是个人都会膈应。

所以张建国说的很对。

“那你说咋办,还有那个赵信不行,进去出来,十分钟,时间太短了,得快,要不然啥都抓不住……”

黄三想了想骂了一句,他可是亲眼看到的,这赵信动作太快了,从进屋到出屋根本就没多久。

难怪他和李小花私通那么久,但是村里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

“我有办法,回头我来安排,你到时候出来帮着控制一下局面就行了……”

张建国想了想,让黄三先摸清楚规律,然后两人再安排下一步咋走。

送走黄三后,已经到了半夜,张建国赶紧起来给笑笑换尿布。

笑笑比较乖,只要吃好喝饱一般不会哭闹,为了让父母能休息一下,张建国也会把笑笑放摇篮里照看一下,这样一家人也不会累着一个人。

城里周芷兰那边,家里给他介绍了厂长的儿子郑泰,其实她也认识,毕竟虽然家属院不止一处,但是他们年纪相差不大,也听人说过彼此,只是不算特别了解。

郑泰长得很胖很壮,这种人一看就是那种家里条件不错,没吃过啥苦头的。

他对周芷兰很满意很喜欢,以前就暗恋她,毕竟周芷兰那模样,见到的人都会夸了又夸,周泰几次想和周芷兰处对象,人家不太乐意,最后还是郑泰父亲出面,直接找到周芷兰的父亲。

两边家长通气后,这才让周芷兰和郑泰先处处看。

周芷兰对郑泰没啥感觉,只觉得有点烦,因为这个郑泰一天到晚就像是只苍蝇一样,跟在自己眼前嗡嗡的响。

不是吹嘘自己多有能耐,家里能搞到多少紧缺物资,就是说他有多喜欢周芷兰,一天不看到她心底就空荡荡的。

这些话,周芷兰有些烦,恨不得他哪天在面前消失一天两天就好了,再不济,消失几个小时也是好的,没见过这么缠人的。

“你要是真有这么大能耐,你给我弄几盒奶粉,要婴儿的好奶粉,买的多少钱我照价给你,你要是不收钱,我就不会要!”

周芷兰为了打发走郑泰,给他找点活干,就想着让他去给自己弄点婴儿奶粉。

这东西在市面上还真是紧俏物资,有些稀罕。

但是笑笑太小了,得喝点奶粉才行,不然这孩子不好养活,自己上次弄到一罐子奶粉,还费了好大的劲,要是郑泰真能给她买一些奶粉来,也能少在自己面前晃悠,关键是真的帮到笑笑了。

“啊,奶粉,好,好,我马上去给你买,就是你这为啥要婴儿奶粉,不应该是给你或者你弟弟喝的吗?”

郑泰看到周芷兰肯理自己,还愿意让他去办事,其实是心花怒放,高兴的不得了,只是心底还有些疑惑,毕竟她点明要婴儿奶粉,这印象中周芷兰家里没有小婴儿呀。

“你是不是没路子,真没路子也不怪你,我确实有用!”

“有,有,一点奶粉而已,哪里能难得到我?”

郑泰就差没拍着胸口打保证了,他此时巴不得在周芷兰面前好好表现一下,毕竟他其实也知道,周芷兰好像对他感觉不是很好。

可是他相信,好女也怕缠,自己只要总在她身边等,机会不就越来越多,两人相处多了,自然就没有别人什么事情了。

所以郑泰屁颠屁颠的去给周芷兰买婴儿奶粉了。

周芷兰也松口气,耳边也算是亲近了一些,心底也有些发愁,这郑泰其实人也不坏,但是两人之间相处,总觉得不是很舒服,但是父亲一直压着她,让她和郑泰好好培养感情,以后嫁过去。

嫁给郑泰?

周芷兰有些头疼,这郑泰也没啥不好,就是,太烦了,而且总觉得自己和他相处,没那么自在无拘无束。

真结婚了,这日子,让她没啥期待的。

所以周芷兰打算回头有机会和郑泰说清楚,感觉两人不是很合适,至于他要是帮笑笑把奶粉买到了,自己不但要给他钱,还得额外补偿一下,给他弄点别的东西,总不能让郑泰吃亏。

张建国这边,赵信并不知道自己和李小花的事情,已经被黄三知道了,并且人家准备伺机而动。

本来赵信让刘桂花和杨雄两口子,帮着劝一劝张家,但是他们去了张家,只是略微提了一下,只是说村长让来劝说一下,当然具体咋办,还是看张家自己咋想的。

杨雄两口子虽然话不咋多,但是人家也不傻,知道谁亲谁远。

张家一直对他们不错的,特别是刘桂花,有时候受了婆婆的气没地方躲,都是来张家坐坐消消气,逗一逗笑笑,顺便带一下闺女,这日子才好熬一点点。

赵信和赵诚见劝说没啥用,赵诚有些心急,就再一次找上门来,没碰到张元顺,但是碰到了张建国。

见赵诚主动示好,表示愿意赔偿他的损失,还愿意两家和好等等。

甚至说了很多好听的话,说是赵家也知道错了,以后等赵元成回来,他会好好的管教儿子,就不管人家做不做得到,但是那姿态确实放的很低。

这让何玉芳都有些心动,把儿子张建国拉扯到一边,小声说要不,这事情就这样揭过去了。

毕竟都是一个村的,人家也愿意赔偿啥的,现在他们日子也好过了,也不想在多生事,赵家低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事就不再计较了。

其实如果按照以前张家人的处事态度,张建国此时也会见好就收。

因为这都是普通人心态,怕事,人家赵家人多势众,能讨点好处就已经不容易了,自然是不敢在生事。

可是重生后张建国想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