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55章 洪武四年正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角色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寒,历经百战建立大明王朝,心怀天下,致力于建立稳定、繁荣、有序的国家秩序,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礼仪、民生等各方面事务有着绝对的决策权和高瞻远瞩的规划。

李善长:明朝开国丞相,足智多谋,在朝廷中威望极高,跟随朱元璋多年,为明朝的建立和稳定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因年事已高,请求致仕。

汪广洋:原中书右丞,忠勤伯,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为人谨慎,对政务处理颇为用心。

胡惟庸:原参知政事,升任中书左丞,精明干练,野心勃勃,渴望在朝廷中施展自己的抱负,同时也在暗中积蓄力量。

汤和:中山侯,征西将军,作战经验丰富,擅长水师作战,此次受命率舟师进攻重庆。

傅友德:颍川侯,征虏前将军,勇猛善战,足智多谋,此次率领步骑由秦陇趋成都。

徐达:魏国公,中书右丞相,明朝开国名将,军事才能卓越,深受朱元璋信任,此次前往北平操练军马、缮治城池。

冯胜:宋国公,奉命前往狭西修城池,以加强边防防御。

邓愈:卫国公,前往襄阳训练军马、运粮饷,为征蜀军士提供后勤保障。

张允:工部尚书,负责制定亲王宫殿制度,对建筑规格和礼仪规范有着深入的研究。

礼部尚书:负责国家礼仪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祭祀、朝贡等礼仪事务有着丰富的经验。

吏部尚书:主管官员的选拔、任免、考核等事务,对朝廷官员的情况了如指掌。

刑部侍郎左安善:被任命为河南府知府,正直清廉,一心为民。

殿中侍御史唐铎:负责监察朝廷官员,对风宪事务有着深刻的见解,与朱元璋探讨用人之道。

龙州知州赵帖坚之弟帖从:代表龙州前来朝贡,表达对明朝的臣服和友好。

第一幕:新春朝贺,万象更新

时间:洪武四年正月乙酉朔

地点:应天,奉天殿

旁白:应天的奉天殿在新春的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内香烟袅袅,文武百官身着华丽的朝服,整齐排列,神色恭敬。朱元璋身着龙袍,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

太监(高声唱喏):新春朝贺,开始!

众大臣(整齐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微笑着,声音洪亮):众爱卿平身。今日新春佳节,朕与诸位共贺新春,愿我大明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众大臣:谢陛下!

朱元璋:大宴群臣,与民同乐!

(一时间,奉天殿内丝竹悠扬,美酒佳肴摆满了宴席。大臣们举杯欢庆,气氛热烈。与此同时,坤宁宫内,命妇们也在向皇后朝贺并参加赐宴,欢声笑语回荡在宫中。)

第二幕:丞相致仕,新臣上位

时间:丙戌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李善长(出列,跪地,神色诚恳):陛下,臣已年老体衰,恐难以胜任中书左丞相之职,恳请陛下恩准臣致仕。

朱元璋(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丞相跟随朕多年,为我大明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你要致仕,朕实在是不舍。但朕也知道,你为国家操劳多年,也该好好休息了。准你所奏,赐你良田美宅,安享晚年。

李善长:谢陛下隆恩!臣虽致仕,但仍心系国家,若陛下有需要,臣定当竭尽全力。

朱元璋:(看向众人)朕决定,以中书右丞忠勤伯汪广洋为中书右丞相,参知政事胡惟庸为中书左丞。望你们二人,能够齐心协力,辅佐朕治理天下。

汪广洋(跪地,恭敬地说):陛下放心,臣定当兢兢业业,不负陛下重托。

胡惟庸(跪地,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臣必当鞠躬尽瘁,为陛下分忧。

第三幕:军事部署,征伐明昇

时间:丁亥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神色凝重,站起身来):朕决定,征伐明昇。今日亲祀上下神只,告于天地。中山侯汤和听令!

汤和(出列,跪地):臣在!

朱元璋:朕命你为征西将军,率京卫荆相舟师由瞿塘趋重庆,务必一举攻克!

汤和:臣遵旨!臣定当奋勇杀敌,不辱使命。

朱元璋:颍川侯傅友德听令!

傅友德(出列,跪地):臣在!

朱元璋:朕命你为征虏前将军,率河南狭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你要与汤和相互配合,不得有误!

傅友德:臣遵旨!臣定当与汤将军紧密配合,早日平定蜀地。

朱元璋:魏国公徐达,朕命你往北平操练军马、缮治城池,济南卫等多卫将领领兵听你节制。务必加强北平的防御,防止元军反扑。

徐达(出列,跪地):臣遵旨!臣定会加强北平的防御,让陛下放心。

朱元璋:宋国公冯胜,你前往狭西修城池;卫国公邓愈,你前往襄阳训练军马运粮饷,以给征蜀军士。你们可有信心完成任务?

冯胜、邓愈(齐声跪地):臣等定当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第四幕:制度确立,规范政务

时间:戊子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吏部尚书,朕命你月理贴黄,此事进展如何?

吏部尚书(出列,跪地):陛下,臣已按照您的旨意,将文武百职相关信息分类细书于黄纸,贴置籍中,用宝玺识之。有除拜迁调则更贴,每月一更贴,每年终进贮内库。现已准备就绪,随时可施行。

朱元璋:好,此事关乎朝廷政务的规范管理,你要严格执行,不得有丝毫懈怠。

吏部尚书:臣遵旨!

朱元璋:工部尚书张允,亲王宫殿制度商议得如何了?

张允(出列,跪地,展开奏议):陛下,臣与中书省商议后,拟定了亲王宫殿的制度。宫殿的规模、布局、装饰等都有详细规定,以彰显亲王的尊贵地位,同时又符合朝廷的礼仪规范。请陛下审阅。

朱元璋(接过奏议,仔细审阅,微微点头):嗯,制定得颇为详细。就按此执行,务必保证工程质量。

张允:臣遵旨!

第五幕:祭祀礼仪,服饰定制

时间:己丑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朕制玉图记一,赐皇太子,文曰“大本堂记”。礼部尚书,朕命你参考历代祀郊庙社稷日月诸神冕服并百官陪祭冠服之制,可有结果?

礼部尚书(出列,跪地):陛下,臣与诸臣商议后,已拟定相关服饰制度。圜丘、方丘、社稷、日月诸神的祭服,以及百官陪祭的冠服,都根据不同的祭祀场合和等级进行了严格规定。请陛下御览。

朱元璋(认真查看,不时点头):不错,祭祀乃国之大事,礼仪和服饰都不可马虎。朕亲视圜丘等祭服及群臣陪祭服制,就按此执行。

礼部尚书:遵旨,陛下。臣定会严格监督,确保服饰制作符合规制。

第六幕:地理防御,赏赐诰命

时间:己丑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命中书遣使谕潼关巩昌兰州诸处守御官军,务必修缮武备、讥察奸细。同时,命狭西行省绘其山川地理来献,以便朕了解边防形势。

中书省官员(出列,跪地):臣遵旨,即刻派遣使者传达陛下旨意。

朱元璋:赐中书右丞相忠勤伯汪广洋、左丞胡惟庸诰,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汪广洋、胡惟庸(跪地,谢恩):谢陛下隆恩!

朱元璋:庚寅日,赐征蜀军士夏布凡三十一万一千六百八十四匹,让将士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兵部尚书(出列,跪地):臣遵旨,定会将夏布尽快发放到将士手中。

第七幕:宗庙建设,封称定制

时间:庚寅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建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坛及太庙于临濠,礼部奏临濠宗庙宜如唐宋同堂异室之制,朕准奏。此事关乎祖宗祭祀,务必用心修建。

礼部尚书:臣遵旨,定会精心筹备,确保宗庙修建顺利。

朱元璋:诏省部议公主驸马等封称,礼部尚书,你有何建议?

礼部尚书(出列,跪地):陛下,臣等按古制及现状建议,公主封号应根据其身份和地位进行区分,驸马的待遇也应与之匹配。具体建议已呈陛下御览。

朱元璋(思考片刻):嗯,南昌王女福成公主、蒙城王女庆阳公主,她们的情况特殊,封号和驸马待遇可做特殊安排。具体事宜,你再与相关部门商议。

礼部尚书:遵旨,陛下。

第八幕:机构设置,官员任免

时间:庚寅至己亥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命仪鸾司设司仗,改亲王仪卫司司仗为典仗,置福州卫指挥使司、武靖岐山高昌三卫指挥使司,以卜纳剌为武靖卫指挥同知等。吏部尚书,人员任命之事,你要尽快落实。

吏部尚书:臣遵旨,陛下。臣会尽快完成人员任命,确保各卫所正常运转。

(之后,一系列官员调动与任免的旨意不断下达,朝堂上气氛严肃,官员们认真记录着每一项任命。)

朱元璋:河南府知府徐麟以母老请终养,朕命刑部侍郎左安善为河南府知府,改麟为蕲州府知府俾就养其母。以浙江按察司副使傅让为松江府知府,户部员外郎刘文为湖州府知府。

(官员们纷纷领命,各自准备赴任。)

第九幕:灾害免税,礼仪制度

时间:丙申至戊戌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诏免绍兴府诸暨县水灾田租,百姓受灾,朕心忧之。地方官员要切实做好安抚和救灾工作。

地方官员代表(出列,跪地):臣遵旨,陛下。臣等定会全力安抚百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朱元璋:丁酉日,享太庙始行祼礼,命中书省给乐生钱人二千四百,舞生半之。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戊戌日,制玉图记二,一曰“广运之记”,一赐中宫曰“厚载之记”。诏立内城门禁之法,对守门官员、士卒更替及内官内使出入等做规定。礼部尚书,这些礼仪和制度的执行,你要严格监督。

礼部尚书:臣遵旨,陛下。臣定会确保各项礼仪和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第十幕:数据统计,司法规定

时间:己亥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中书省臣(出列,跪地):陛下,臣等呈上天下府州县官之数,府州县凡一千二百三十九,官五千四百八十八员。

朱元璋:嗯,朕知晓了。这些官员是我大明治理天下的根基,吏部要加强对他们的考核和管理。

吏部尚书:臣遵旨,陛下。

朱元璋:诏京卫军士犯罪笞四十以上者发补外卫,以整肃军纪。兵部尚书,你要确保此规定落实到位。

兵部尚书:臣遵旨,陛下。臣会严格执行,加强对京卫军士的管理。

第十一幕:风宪用人,朝贡外交

时间:己亥至壬寅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御史台官员(出列,跪地,呈上宪纲):陛下,御史台进拟宪纲四十条,请陛下审阅。

朱元璋(接过宪纲,仔细审阅,亲加删定):此宪纲关乎风宪大事,朕已删定,诏刊行颁给。(看向殿中侍御史唐铎)唐铎,朕问你,用人之道,何为重要?

唐铎(出列,跪地,恭敬地回答):陛下,用人之道,首重品德,次看才能。德才兼备者,方可重用;有才无德者,不可委以重任。

朱元璋(点头赞许):说得好。风宪官员,更要以身作则,监察百官,维护朝廷的清明。

(之后,龙州知州赵帖坚遣其弟帖从来朝贡方物,朱元璋接见了帖从,表达了对龙州的友好之意。)

朱元璋:赐故元臣秃鲁书,以示朕的诚意和胸怀。

太监:遵旨,陛下,即刻派人送达。

第十二幕:朝堂落幕,展望未来

时间:朝会结束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诸位爱卿,今日朝堂所议之事,关乎我大明的政治、军事、礼仪、民生等各个方面。每一项决策,都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朕希望诸位爱卿,能够齐心协力,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我大明开创万世基业。

众大臣(齐声跪地,高呼):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共创大明盛世!

朱元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