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远也跟着劝说道:“陈叔,我们是真心想租您这房子,而且计划长期租,至少签三年合同。您看能不能便宜些?我们把店开起来,以后广场上的活动,我们也能帮忙宣传,到时候您这房子肯定更抢手。”

陈德海却叹了口气,神色有些无奈:“小伙子,我这价格真不算高。你想想,这房子之前有人想出更高的价租去做小卖部,我都没答应。就这位置,以后你们生意好了,这点租金根本不算啥。”

他拿起石桌上的水杯,猛灌了一口,继续说道:“而且我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维护也得花钱,这价格真的不能再少了。”

张文大爷见双方僵持不下,拍了拍陈德海的肩膀:“德海,你也体谅体谅年轻人。他们刚起步,资金紧张。你要是能降点租金,他们也能安心把店开好,到时候客人多了,你这房子的名气也跟着涨,说不定以后想租的人更多!”

陈德海沉默了好一会儿,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石桌,发出 “哒哒” 的声响。半晌,他开口道:“文叔,看在您的面子上,我再让一步。一个月 2800 块,这已经是我能接受的最低价格了。”

孙平急得涨红了脸,连忙说道:“陈叔,2800 块对我们来说还是太高了。您看,我们还得购置道具,雇佣人手,资金实在周转不过来。”

张远按住孙平的手臂,示意他稍安勿躁,随后对陈德海说道:“陈叔,感谢您的诚意。不过我们之前也联系了村里其他几家房子,想着多做些比较。您看,我们能不能先记下您的条件,等看过其他房子后,再给您答复?”

陈德海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如常,他点点头说:“行吧,做生意货比三家也是应该的。不过我这房子可抢手,你们最好尽快做决定。”

张远站起身,微笑着伸出手:“陈叔,您放心,我们最迟明天就给您消息。也再次感谢您今天的接待。” 陈德海握住张远的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好,我等你们消息。希望咱们能合作愉快。”

离开陈德海的房子后,张文大爷有些疑惑地问道:“你们真要再看其他房子?陈德海这房子地段确实好啊。”

张远笑着解释道:“大爷,我们想着多对比对比,毕竟开店是大事。而且多些选择,到时候再和陈叔谈,说不定还能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孙平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大爷,辛苦您再带我们去看看其他几家吧。”

张文大爷恍然大悟,笑着摇头:“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挺有想法。行,那咱们就去看看老李家和老王家的房子!”

京城的夜,像被泼了浓墨的绸缎,璀璨的霓虹灯光如同缀在绸缎上的碎钻,在高楼大厦间明灭闪烁。位于 cbd 核心区的宏远大厦顶端,全国青年设计师大赛组委会的会议室透出明亮的光,落地窗外,城市的夜景尽收眼底,车水马龙的街道宛如流动的星河,与室内紧张而热烈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会议室采用极简的工业风设计,深灰色的墙面搭配冷调的无影灯,圆形会议桌由整块的黑色大理石打造,泛着冷峻的光泽,桌边摆放着七把线条流畅的皮质转椅,此刻,七位成员正围坐于此,为小岗子村清风别院考察项目的关键细节激烈讨论着。

会议由组委会执行主任周明远主持。他身着剪裁合身的深灰色西装,胸前的金色领带夹在灯光下微微发亮,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稳而锐利。

这位在设计界打拼近二十年,主导过多个城市地标建筑设计的资深人士,用激光笔轻轻叩击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各位,今天的会议主要讨论小岗子村清风别院的考察拍摄计划。我们这个小组肩负重任,不仅要挖掘清风别院的设计特色,还要通过镜头将它的魅力传递给全国观众,大家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负责摄像工作的新锐摄影师陆野便甩了甩肩头略显凌乱的长发,他脖颈间挂着一台专业单反相机,金属部件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陆野翻开手中的拍摄方案,纸页上贴满了各种便签和手绘草图,他修长的手指点着其中一张照片,眼神里满是兴奋:“我建议咱们尽早出发,最好能赶上小岗子村清晨的薄雾。根据我收集的卫星云图和当地近一个月的气象数据,下周初大概率会出现平流雾,这种雾气均匀且稳定,能给画面增添朦胧的美感,拍摄出来的清风别院肯定别有一番韵味。住宿的话,就直接住在清风别院,这样不仅能节省往返时间,还能深入体验那里的生活氛围,捕捉更多真实的画面,比如清晨村民劳作时升起的炊烟,傍晚孩童在院子里嬉戏的场景。”

“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景观设计师赵立强突然插话,他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眉头微皱,“小岗子村地处山区,道路状况未知,我们携带的摄影设备又都是精密器材,万一运输过程中出现颠簸损坏,整个拍摄计划都会受到影响。我建议提前联系当地的运输团队,确认车辆的减震性能,或者分批运输设备。”

资深室内设计师苏婉婷推了推红色镜框的眼镜,赞同道:“赵工说得对,设备安全确实重要。不过从沉浸式体验的角度,住在清风别院利大于弊。我觉得拍摄内容上,要重点展现清风别院的建筑设计细节。它将传统中式元素与现代简约风格相融合,从飞檐斗拱到木质雕花,再到室内的空间布局,每一处都值得细细拍摄。可以采用特写镜头,突出那些精美的雕花和独特的榫卯结构,让观众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但拍摄角度还需要再斟酌,比如有些雕花位置较高,常规机位很难呈现细节,是否需要准备升降设备?”

周明远一边认真记录,一边点头:“苏老师的建议很关键。陆野,关于拍摄设备和特殊机位的安排,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