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0:开局网吧造AI > 第118章 量产·替代·我更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可能。”

林夏雨斩钉截铁的说道。

脸上一副你胡说的表情。

“你的方案,无法量产。”陆渊直截了当。

林夏雨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冷静:“量产是工程师的事,我是科学家,只负责突破理论极限。”

陆渊摇了摇头:“没有实际应用的理论,只是空中楼阁。”

林夏雨被他的话噎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哼,有点意思。”

她冷笑一声,语气里带着一丝挑衅,“但还不够。我的方案,量产只是时间问题。”

林夏雨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很快又变得锋利起来。

“不,我说的是,你的方案,无法量产,永远无法量产。”

“你胡说什么?这可是我的最新科研成果。”

“院里的老头都没说什么,你有什么资格这样说?”

“而且什么叫永远无法量产?你这结论本身就不科学。”

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不断打破常理,然后实现新的知识点。

科学不是迷信。

所以科学没有永远这个东西。

现在是科学。

未来可能被打破。

这才是科学。

陆渊没有被她的话激怒,反而冷静地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快速画了几个关键节点。

“你的方案确实很优秀,但有几个致命的问题。”

陆渊一边画一边说道,

“首先,你的工艺要求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现有的工业设备根本无法满足。”

林夏雨皱了皱眉,反驳道:“设备可以升级,技术可以改进,这不是问题。”

陆渊摇了摇头,继续画下一个节点:“其次,你的材料配比中用到了一种稀有元素。”

“这种元素全球含量不到100吨。”

“而你的方案如果大量量产,达到工业级使用前,需要至少500吨。”

“这种资源根本无法支撑量产。”

“你别和我说去外太空采矿。”

林夏雨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稀有元素可以替代,我已经在研究替代方案了。”

陆渊笑了笑,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替代方案?”

“你确定替代后的性能还能达到要求吗?”

“而且,即使你能找到替代品,你的第三个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第三个问题?”林夏雨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

陆渊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复杂的流程图,指着其中一个节点说道:

“你的工艺中有一个关键步骤,需要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而且要求极高的纯净度。”

“现有的工业设备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点。”

“即使能实现,成本也会高到无法承受。”

林夏雨沉默了。

她盯着白板上的流程图,眼神里闪过一丝动摇。

她不得不承认,陆渊的分析确实切中了要害。

她的方案虽然在实验室里可行,但要实现量产,确实存在无法克服的障碍。

“所以,”陆渊放下笔,语气平静,“你的方案,无法量产,永远无法量产。”

“那又怎样?科学的意义在于突破极限,而不是迎合量产。”

林夏雨明显不甘心。

“科学的意义,不仅仅是突破极限,还要让这些突破真正服务于现实。”

“如果一项技术永远无法走出实验室,那它的价值在哪里?”

实验室里,气氛依然紧张。

林夏雨冷冷地看着陆渊,语气里带着一丝挑衅:“你说我的方案无法量产,那你的方案呢?能比我的更好?”

陆渊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走到白板前,拿着笔,在那涂涂改改。

不过片刻。

一个新的合成方案已经出炉。

是的。

用了更简单的方式,实现了比林夏雨更优秀的结果。

“这里……”林夏雨指着文件中的一个节点,“你是怎么想到的?这个工艺节点的引入,确实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会带来新的热力学不稳定性。”

陆渊笑了笑道:

“热力学不稳定性可以通过材料配比来调整。”

“你看,如果在这里加入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就能有效平衡系统的热力学状态。”

林夏雨沉默了。

她盯着文件中的公式和流程图,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和犹豫。

她不得不承认,陆渊的方案确实有独到之处,甚至比她原本的思路更加巧妙。

但她嘴上依然不服:“哼,有点意思,但还不够。”

“你的方案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离真正的量产还差得远。”

陆渊没有反驳,而是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这只是第一步。但至少,我们有了一个方向。”

林夏雨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复杂的情绪。

她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转身走到实验台前,继续摆弄她的仪器。

陆渊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引起了她的兴趣。

虽然她嘴上依然强硬,但内心的防线已经开始松动。

天才都是高傲的。

要领导天才,你得找个比天才还天才的人。

是的。

林夏雨这性格,在研究院没人能震得住她。

看来,谢将军是想让自己来驯服这匹野马。

那恭敬不如从命。

正好,陆渊也缺少一个材料研发负责人。

陆渊的方案如何?

非常好。

甚至现在就可以开始量产。

林夏雨自然也知道。

但不能服输。

他是天才,而十六七岁的天才,也在叛逆期。

林夏雨摆弄了一会烧瓶,转头对陆渊说道:“你的方案确实有点意思。”

有戏?

“但还不够。我的研究不仅仅是量产问题,更重要的是突破理论极限。”

是的。

不够。

正如她自己说的。

科研不止是量产。

更是为了突破科学的边界。

陆渊的方案很取巧的解决了量产的问题。

但对科研突破上,没有多大的帮助。

这方面还不如她的方案。

陆渊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快速画出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

“你看,这是我最近在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陆渊一边画一边说道,

“它不仅能解决你方案中的量产问题,还能在理论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最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