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忻口北的三个师团开始向北撤退后,四十一师团和独立山地旅团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他们成为了弃子。

四十一师团是个三联队制师团,原本是作为守备师团而设立的,但是现在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四十一师团也被作为野战主力来使用。

按照编制要比一一四师团的兵力少一点,不过这次出征时强化了一些炮兵和工兵等技术部队,所以人数也相差不大。

而独立山地旅团是个轻装旅团,特意强化了山地攀爬的工具和训练,并且削减了炮兵等重装备,当初突破娘子关一线主要是基于突然性,在进入山西腹地后,其他直属部队以及重装备不足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在作战中非常依赖四十一师团的帮助。

日军这两部自己也知道自己现在面临的局面,现在已经证明向北是过不去,那么只能沿着出击时候的路后撤,所以拼了全力来进攻东线的43军,希望能从此突破出一条道路来。

但是在背后13军、33军等几个军的攻击下,四十一师团等两部也无法拼尽全力来突破。

43军当初面对第三和第十两个甲种师团都能坚守几天,面对与第三师团等精锐相比显得有些兵少炮寡的日军这两部,守的更加严实。

以日军四十一师团为主导的对43军阵地的进攻中,在李志坚看来非常无力。

这些日军没有重炮掩护,山炮炮弹也不足,被43军炮兵团反制之后,就不敢再发射来进行炮战。

步兵的冲锋和第三师团的差距明显,三三制的配合也不娴熟,这种刚成立起来的师团,其中的兵员大多不是久经训练的老兵,配合的娴熟度上和第三师团等精锐部队存在明显差距。

而43军经逢大战,部队中的老兵素质,要比这些日军强,即使从省外加入的新兵,现在也经历了几个月的战场锻炼,在他看来素质也不比这些日军差。

这场仗越打,令李志坚越惊喜,他现在发现他的43军已经有了点强军的味道,部队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磨练出来。

团一级的军官在指挥作战时,完全不拖沓,能因地因时而妥善应对,面对日军的进攻也不慌张,部队的阻击非常沉稳,整个战场忙而不乱。

日军的进攻最终无功而返。

在傅存怀率领的43军一部将一一四师团彻底歼灭后,李志坚即命令其率领43军其余全部来前来汇合,强化对四十一师团等两部的包围圈,同时让部队来轮战,现在部队都作战多日,轮战都能得到休整。

在将四十一师团等两部包围后的两天后,四十一师团所携带的炮弹就全部打光,对43军的反击越来越无力。在傅存怀也率部到达后,看到突围无望后,就慢慢消停了下来。

包围圈中的日军不挣扎,包围这些日军的部队也没有主动进攻。

阎锡山吸取了兰封会战的教训,同时发现43军围困一一四师团的办法非常好,部队损失不大,但是效果很好。

于是就没有让部队一直冲锋去和日军硬碰硬,基本上是每天白天进行土木作业,将包围圈弄的更扎实,到了晚上用炮轰炸,现在太原城内的重炮旅也都被调了过来。

这样的作战虽然轻松,但是有个缺点,不能将日军驱赶向更小的范围内,一是炮击的效果不好,二是有足够大的纵深,日军的运输机可以从容的空投补给。

必须想办法压缩日军的活动空间。

经过研究,众人一致决定采用火攻。

在东面抵抗的43军做好防火准备,其余部队则利用火来攻。

这时候还是三月底,晋北的绿草刚刚发芽,大多数地上还是上一年的干草,并且晋北春季干旱、风大,又以西北风和西南风为主,火星一起,风势助燃之下就可大片蔓延。

在日军驻扎的几个山头,中国军队方面各部在挖掘好工事之后,就纷纷开始放火,用火烧日军。

火势一起,大风吹着火苗可以一直向前,没有人为阻隔,经常一烧起来就向周围无边的蔓延,火区之中的人躲无可躲。日军在这种战场之上又不敢站起身来灭火。

很多日军本来在荒草堆中隐藏,被火一烧,只能逃出向更后方聚集,在此过程也被在后面观察的中国军队用火炮炸死不少。

前线几个军的官兵,就这样一路火攻,一路向东压迫日军。

国军的包围圈,就这样从西面一直向东压缩,将日军的包围圈压缩的越来越小。随着压缩范围的减小,战壕内要容纳的人数更多,人员密度增大,这个过程使得炮击的效果也在逐渐增大。

包围圈内的日军,只能冒着险来开辟防火隔离带,可是也不过只是多拖延了一点时间。

同时为了避免被炸死,日军士兵的精力都被用在了挖掘战壕和防炮洞上,并且为了防住150毫米重炮弹,还必须不断的往深挖掘战壕。

以空投补给来满足这近两万人的需求本就比较紧张,士兵们每天得到的食物配给最多只能够勉强维持让自己活着。

但是还要进行大量挖战壕等强体力活动,越往后,日军的体能素质就越差,并且加上风餐露宿,很多日军官兵就此病倒。

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对日军越来越不利。

日军派来空投补给的运输机,随着地面包围圈越来越小,很多补给就都给投到双方之间空地上,日军也没有能力去取回来,有一些日军不甘心,但是只是损失了一些人员,然后还一无所获。

这个时候,晋绥军在夜间调了一些高射炮过来,日军的运输机想精准投放补给,就必须压低高度,几架运输机被凌空打爆,剩余的运输机只能紧急拉起来逃离,不敢继续空投。

从此之后,晋绥军的防空炮只打运输机,日军再不敢大规模用运输机来空投补给。

随着包围圈的更加缩小,到了后来空投补给这种行为彻底消失。

随着日军粮食越来越缺乏,日军挖掘防炮工事的行为也停了下来。

就这么又困了几天,围困这些日军的部队都懒得再向前挖掘工事,就这么一直围困着。

又过了几天,日军阵地上一片死气沉沉,所有人都认为日军已经都饿死了,于是就发起了冲锋。

没想到日军阵地里还有零零落落的枪声响起。

面对这点抵抗,进攻的中国军队再没有犹豫,直接冲进了日军阵地。

不过眼前的场面令人震惊,不少人被眼前的场面刺激的哇哇大吐了起来,日军没有粮食,很明显能看出来有的人在生吃同伴的尸体。

面对这种腐烂尸体到处存在的场面,清扫战场的士兵士兵只能穿着防化服,将所有的日军尸体都扔进一个坑里进行处理,防止瘟疫发生。

就此,第三次太原会战终于完全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