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狗腿子 > 第32章 给皇帝办生辰,还能挣钱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给皇帝办生辰,还能挣钱吗?

京城,奉天殿

朱佑樘一番慷慨激昂,摆事实,讲道理的说辞,说的满朝文武哑口无言。

现在,基本没人反对修建图书馆了。

然而,此时却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

有人哭穷了!

户部尚书周经硬着头皮出列质疑:“陛下,各个府县,皆修图书馆,颇耗钱粮!

而且,印刷如此多的书本,耗纸迫多。

臣恐工部无力供应,民间造纸厂,恐怕也不可能提供如此多的纸!

此法虽利在千秋,臣等也有心支持,却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哪怕是最近一些年,造纸厂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经大幅度提升。

但是,面对动不动要印上几千本书,一本书就要印上千份!

那得要多少纸啊?

恐怕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周经想想都头皮发麻!

朱佑樘脸色沉重了下来,随即看向张山风:“张爱卿,你开设了多家造纸厂,你看?”

狗腿子,戏看完了,该干活了!

张山风脸一黑,将昨晚与云衣和牟双的商议方案,说了出来:“陛下,造纸厂不可能一口气造出如此多的纸张!

哪怕臣再开数倍规模的造纸厂,也是不可能短时间内造出来的!

臣建议,分多批印刷!

臣以为,可以优先挑选紧要的,如农书,医术,兵书,算术等书籍印刷!

先让老百姓用上,后续每年增加,完善,逐步将各类书籍充盈。”

当然不可能一口气印出来!

否则,造纸厂开多了,结果印完了书,造纸厂要么原地倒闭,要么继续过度造纸,搞得纸张价格低廉,甚至完全卖不出去!

两种可能的现象,都是不可取的!

只能分批,长时间完成这项工程。

然后,等印刷书籍的任务完成,老百姓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有更多的人能读书写字,纸张就有更广大的市场。

到时候也许不用关闭造纸厂,还要开设更多!

这就是儒家这帮人永远也学不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不过,张山风刚刚说完,就被怼了。

礼部尚书徐琼不乐意了,反对道:“陛下,农者乃国之根基,优先印刷农书,无可厚非。

兵者乃强国之根本,多印些兵书,亦无不可。

但是!

陛下,医术乃末流,算术更难登大雅之堂!

弃八股考试之书,而优先印刷算术和医书,臣绝不赞同!”

“臣等绝不赞同!”

“……”

徐琼一出声,引来一片附和。

没有意外,几乎一致要求,要将与科举有关的,优先印刷!

甚至,此起彼伏的反对声中,开始了对张山风的攻讦。

有御史弹劾张山风以公谋私,党同伐异,企图压制儒家,弘扬张山风自己的异端学说!

张山风暗自冷笑,他就知道,只要他出声,就会有人为了反对而反对。

反正,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朱佑樘一抚额头,头疼!

一件好端端的,利国利民的大事情,原本基本已经敲定了,临末了,还玩一出朝堂暗斗!

眼看张山风已经“三花聚顶”,在聚气纳元,准备开怼,朱佑樘不得不出面叫停。

真要双方开怼,图书馆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

他很清楚,真要将张山风斗烦了,撂挑子不干了,事情基本黄了。

指望这帮儒家官员,图书馆是不可能建成的,就算勉强建成了,大概率就是个儒家士子的大型诗会酒楼!

他们根本不懂,什么他码的叫图书馆!

朱佑樘咳嗽了一声,止住了纷乱,吩咐道:“礼部和张山风各自列出五百书籍清单,交司礼监!

第一批先印刷一百本,由朕做最后审核。

诸位爱卿,当无异议吧!”

言外之意:你们都消停点,你们只是提建议的,最后劳资来决定印刷哪些书籍!

“臣等无异议!”

眼见效果达到了,朱佑樘冷冷的看了眼徐琼:“此次所选书籍,除了四书五经等,科举所考书籍,其余的书,尤其是农书,一定要用大白话着书!

并且所有的书,包括四书五经,包括八股所考书籍,都要使用张山风所提出的标点符号。

一定要一眼就能看出断句,要让老百姓看得懂!

此事,礼部汇同翰林院负责改编!

如果你们做不好,会有人帮你们做!”

徐琼眼前一黑,就想找个坑把自己埋了。

文言文的古书,翻译成大白话!

而且,还要用刚刚学会识字的老百姓,都看得懂的语言改编!

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徐琼根本不想答应,正准备诉苦推辞:“陛下,臣……”

李东阳赶紧出面,打断了徐琼的话。

他知道:朱佑樘这是下了死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

一把打断徐琼的话,李东阳应承道:“启禀陛下,臣等一定谨遵陛下旨意!”

开玩笑!

陛下都给你把红线画好了,就指望你撂挑子,好让公务员名正言顺的掺和进来!

要是让公务员把活儿给揽过去了,书上写啥,还不是他们说的算吗?

到时候名字叫《论语》,里面教如何算术,你又能怎么样呢?

如果,真的那样了,科举的根都要被挖了!

果然,刚准备爆发的朱佑樘,见到李东阳出面,也就懒得搭理徐琼了。

眼见事情搞定,朱佑樘正准备退朝。

……

“且慢!”

不出意外,还是出意外了。

所有人听到了熟悉的两个字,都是脸一黑。

他们都知道:杀胚要搞事情了!

果然!

搞事情方面,张山风从未让他们失望。

张山风不急不缓的递上奏疏,然后说道:“启禀陛下,陛下自登基以来,勤勉节俭,过往节庆,皆以从简。

此举乃陛下简朴,不喜浪费,亦因前朝贪腐奢靡,国库空虚所至。

自陛下登基,严查贪腐,整肃朝堂,至此官场清廉;

后劝课农桑,改革求富,如今百姓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家有余粮。

最近几年,朝廷清查田亩,农税增长,鼓励通商,新增商税,国库充盈。

如今,陛下的生辰将近,臣想此次陛下的生辰,举办得隆重一些!

陛下以为如何?”

众臣为之一愣,各自表情不一。

因为朱佑樘一直压制奢靡之风,非常排斥大摆筵席,逢年过节,最喜欢干的事情,不是在宫里张灯结彩,而是去张府蹭饭撸串。

所以,十几年不曾大搞庆贺礼仪,很多人都忘了这茬。

很多人仔细想想,张山风说的,似乎有点道理。

也对啊,是该搞搞庆典了!

以前不搞,是因为国库没钱!

前朝贪腐严重,国库都能跑马了。

从前一提到要搞什么大典,户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跪下,把乌纱一摘,然后耍赖一般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如今不一样了!

如今,国库每年的收入,都是千万两计算,除去每年的开销,以及官员的分红,还能盈余几百万两!

所以,户部尚书周经虽然感觉有点意外,但也并没有如同当年的李敏那般要死要活。

周经仅仅在内心计算着,户部能接受多大的开支。

没有官员不想大搞庆典!

这是用来彰显业绩,也是这段时间取得成就的最直接展示!

过节嘛,谁不想搞得热闹点。

但是,搞庆典,官与民都一样!

过节办生辰,老百姓要掰着指头,精打细算。

既要一分钱,要花出两分钱的排面,也要根据自己的财力,量力而为。

当官也是如此,怎么搞能搞得很威风,很大气,不能跌了朝廷的份儿。

又要能省则省,不能搞得国库又见底了!

这是个很矛盾,却很现实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预算要搞多少合适呢?

如果是别人提这茬,朱佑樘鸟都不会鸟他。

因为要花钱,要花很多钱!

皇家无小事,别说皇帝生辰,就是每天吃啥,都是大事,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要大搞特搞,以殿上站着的这帮儒家官员,没个几百万两,估计连像样的排面都看不到!

所以,以前礼部也提过,庆贺生辰之类的屁话,朱佑樘压根儿就懒得搭理这帮文官。

几百万两,给小朱搞点营养品,添点新衣裳,或者去赈济一下灾民,给穷苦老百姓免一免赋税,都比搞庆典来的好!

不仅能给自家娃儿搞私货,也能给老百姓添福利,还能在史书上加点业绩,他不香吗?

但是!

这事儿是张山风提出来的!

那么,这事儿就有搞头了。

最不济,户部抠抠索索的不肯出钱,他张山风可是提议的人,总得想办法搞吧。

反正,是不可能花不了内帑一毛钱!

那为什么不搞呢?

要大搞,要大搞特搞!

不用自己花钱,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