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狗腿子 > 第29章 大明图书馆,老百姓的知识获取途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章 大明图书馆,老百姓的知识获取途径

京城,皇宫

随着萧敬吩咐完小弟的回归,张山风这个打工仔,狗腿子,也开始了他的面试总结报告。

张山风也知道藏不住了,索性一股脑的开始倒豆子了。

首先,张山风说了一个富二代,而且还是超级富二代!

张山风第一个就将他最看好的人,告诉了朱佑樘:“江阴徐经,博览群书,通晓山川地貌,懂各地民族风情。

此人,有大用!”

因为有西厂的存在,瞒是不可能瞒得住的,还不如自己说出来!

朱佑樘一愣,他倒是没想到,张山风第一个说的,居然是传统的儒生!

这一点,太出乎意料了。

随即,朱佑樘眼神一亮,喃喃道:“江阴徐家!”

张山风点头附和,看得萧敬是一头雾水。

这君臣两的默契,他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句话说半截,另一个人就能立即领悟,张山风和朱佑樘的默契,简直让整天贴身伺候的萧敬,不敢置信加羡慕至极。

所以,萧敬很会看时机的出言询问:“陛下,徐家是了不得的大家族吗?

与道门张家,与儒门孔家比,如何?”

太监的拍马屁,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后世低俗的小说和劣质影视剧,经常会出现一个得宠太监,满嘴喷射的,粗制乱造的大白话吹嘘。

什么英明神武,什么功盖日月,博古通今……

咦……恶心!

这种吹捧,还需要你来吹捧吗?

皇帝天天听,难道没有免疫吗?

真正能红极一时的太监,一个吹捧的字,你都看不出来!

就比如现在!

萧敬当年掌管宫廷账目从未出错,深受正统皇帝喜爱,就是因为记性极好!

前些年负责抄家,抄便了大江南北!

他会不知道,不记得徐家吗?

他知道,心里贼清楚!

而且,他很清楚:陛下也是知道徐家的!

但是!

他还是问了!

这是给朱佑樘发挥的机会!

这是让朱佑樘秀知识,秀成就感!

做皇帝的舒服了,装b成功了,自然心情就好了,看太监自然就顺眼了!

这才叫最高境界的拍马p,皇帝身边大太监的基本功!

不是陛下英明,陛下威武,陛下牛p……这么一通无意义的喷射!

果然,朱佑樘开始了他的表演:“徐家或许没有道门张家在民间的号召力强,也没有孔家在文人心中的地位高。

或许徐家不是钱财上最富有的,也不是江南富商之间最具威望的。

但是,徐家却是书籍保存上,最多,最完整的!

梧塍徐氏,其所筑‘万卷楼’中藏有大批从宋、元两代,兵荒马乱中幸存下业的古书和真迹。

甚至,某些方面,诸如天文、地理、游记之类的大作,比之皇家收藏,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本,只是想拍个马屁的萧敬愣住了,惊呼道:“竟然有如此多的书啊!”

他被震惊到了。

萧敬是在内廷识过字的!

他不是不懂书的重要性,只是当时没有太在意。

萧敬当年去征收查补各地赋税,也曾在徐家驻足过。

不过他更多的,是奔着钱去的。

虽然,期间萧敬也曾听过“万卷楼”,却也没有放在心上。

如今,听说“万卷楼”能与皇室藏书相比,而且某些方面,有更胜一筹的意思。

萧敬当然震惊!

朱佑樘没有理会萧敬的震惊,他不是庸君,更不是昏君。

萧敬略带拍马屁的提问,的确蛮提神。

但朱佑樘对这一套太熟悉了,清醒也很快。

他看出了萧敬讨好的小动作,又故作不知。

看破而不说破!

皇帝身边,需要这种人的马p,保持处理国事的积极性!

否则,天下盛世,却没有人喝彩,也太没意思了。

朱佑樘回过神来,很快就明白了,张山风的真正意图!

张山风看不看中徐经,他不知道,也不关键。

但是,到现在,傻子也知道一点。

张山风盯上了人家的“万卷楼”了!

这可是好东西啊!

朱佑樘几乎只用了零点几个呼吸,想法它就来了。

嘴角邪魅一笑,朱佑樘也看出万卷楼是好东西,他也想拿下“万卷楼”!

好东西,当然要共享啊!

只是,朱佑樘与张山风的共享可不一样!

张山风的共享,是他与徐家一起共享,也就是抄一份,搬到自己家。

从此,张府多了一座藏书阁,做家族底蕴以及学习资料用的!

朱佑樘的共享,那就是真正的共享了。

他要与整个大明一起共享!

那么,这个一起共享的“万卷楼”,它叫什么呢?

不错,后世它有个名字。

它叫图书馆!

一个没有电脑的时代,大中华最受欢迎的学习之地!

一个被后代人忽略,被严重低估的地方!

图书馆,在当年不仅仅只是提供学生读书的场所,其承载着传播文化的使命,一直长达几十年,直到网络的兴起,虽然逐渐淡化,却依旧屹立不倒!

图书馆,其快速传播文化的能力,对于刚刚扫盲成功的大明来说,是值得在大力推广的!

朱佑樘大手一挥,对着萧敬吩咐道:“传旨徐家,从即日起,万卷楼朝廷征用了!

传朕口谕,命翰林院和礼部,将万卷楼的书,用老百姓看得懂的文字,给朕誊写一份!

告诉他们,如果做不好,换公务员来!

责令,户部拨款五百万两,工部招募天下印刷匠人,给朕将誊写的万卷楼里面的,每一部书印刷一千份!

朝廷要在各大府县,修建图书馆!”

朝廷就是这么不讲理,皇帝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看上你家书楼了,直接征用了!

要是昏君,肯定没兴趣这么干。

要是庸君,肯定不舍得花钱这么干。

但朱佑樘是明君,而且要做万古一帝的明君!

所以,他要将“万卷楼”的藏书,印刷得到处都是,他要到处都盖上图书馆。

他要所有人都能看得起,看得到书!

不要以为穷文富武!

穷人,在大明学校建起来之前,是读不起书的!

一本书,少则十几文,多则上百文!

别小看这么点钱,这可是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几天,甚至十几天的用度。

别说穷人,就是勉强温饱的家庭,谁能买得起呢?

而且,没有电的年代,许多人为了节省,都是很少点蜡烛的!

也就是说,你只能白天读书!

那么,就等于少了一个劳动力,要白白养活一个青年男子,一般的家庭,根本做不到!

所有标榜小时候有多穷的文官,都有吹嘘自己有多努力读书,都有吹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成分!

除了买书贵,读书难也是问题!

要进私塾,或者请夫子,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的!

拜师礼什么的,要送吧!

要知道,当年余寘拜师,清廉一生的余子俊,可是将近花了一百两!

那还是没有海外贸易,没有海外挖矿,白银没有大量贬值的时候,搁到现在,妥妥三五百两都不止!

交完了拜师礼,还没完呢!

逢年过节,要送个礼吧!

夫子病了,要送点药吧!

犯了错,或者娃儿学不会,要赔个礼吧!

……

这些可是巨额花费!

一般人,是根本进不了私塾的!

至于自学成才的,不做参考。

嗯,那种都是武学奇才,万中无一的那种,直接略过!

另外,古代的书,他丫的是不带标点符号,动不动就引经据典的,没有注释。

你能看懂字,也看不懂文章!

所以,朱佑樘想让大明腾飞,想更多的人才出现。

他就必须要在吃饱和扫盲的基础上,继续解决读书难的第三个问题。

读书贵的问题!

随即,朱佑樘要多假,有多假的笑着看向张山风:“疯子啊,该你出力了!”

印刷书本,要纸!

以目前的造纸工艺,哪怕有大明工业大学的改进,依旧不可能满足这么大的工程!

强行为之,只可能造成洛阳纸贵的局面。

造纸,那是要木头,要人力的!

普通地方,木头是百姓赖以生存,用来抵御寒冷和日常做饭的木柴,根本不具备大量造纸的可能性!

大中华很长一段时间,别说木头,田埂上的杂草都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不是多么爱整洁,是杂草可以烧,是不要钱的,生火做饭取暖的燃料!

想在中原地区造纸,就要从外地运木头!

而掌握大明物流公司的张山风,是唯一能破局之人!

因为!

南边的交趾,暹罗处于热带,有的是用不完的木头,而且那边气候偏热,也没有取暖一说。

交趾现在的劳动力,也极其丰富,全是免费劳动力,管饭就行的那种!

北边的辽东以北,也就是后世的大、小、外兴安岭,多的是砍不完的木头,有的是鞑靼俘虏,不够的话,朝鲜和朵颜三卫也可以调动一下!

能造纸,能运输,还不花钱!

这么美的事情,当然不干!

因为没利益!

白给朝廷打工,别说交趾的张溶,辽东的李杲,朝鲜王和朵颜三卫不愿意,就是张山风也不乐意!

想要狗腿子干活,就要让狗腿子吃饱!

让这些苦力去炼糖,去造水泥,去织布,去炼钢,然后卖银子,他不香吗?

合着你朱佑樘一句话,全给霍霍了嘛?

张山风只能说:不可能!

不是张山风不愿为国出力,给老百姓做事。

而是这原本就是朝廷该做的,出人出力是朝廷该干的!

他没有必要去做吃力不讨好的老好人,又没人会记得他做的好事!

八成到了最后,所有老百姓都只会歌颂陛下万岁,没有人记得出钱出力,被各路人马扎小人的张山风!

所以,张山风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不干!”

朱佑樘没有理会张山风的拒绝,暗自思索之后,眼神坚定:“此事不容拒绝!

凡所细节,哥再想想,明日早朝再议!”

他的态度很明显:具体怎么做不重要,问题是一定要做!

反正,张山风和户部,总得有人大出血。

反正,肯定不会是他朱佑樘!